國內電子商務成功案例

  隨著計算機網路的迅速普及和全球經濟一體化,電子商務正越來越廣泛地應用於企業的經濟貿易領域。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1:

  噹噹網:走自己的路才是對的路

  借用小瀋陽一句話來形容上市初期噹噹網與麥考林的狀況,那絕對是“一樣兒一樣兒的”。2010年剛上市的當當盈利1480萬人民幣,收益還算是不錯。但接下來的兩年卻陷入了連續的虧損狀態。

  但說到虧損的原因,噹噹與麥考林卻是截然不同。

  IPO後的當當立即開始執行轉型預案,力圖從單一的“書商”轉變成“網上超市”。但悲劇的是,轉型轉到一半,卻遭遇了一場飛來橫禍。電商的“燒錢大戰”戰火開始蔓延,噹噹深陷其中無法自拔。先是血拼電商3C大戰,後又被拖入電商圖書價格戰。圖書降價導致毛利潤率驟降,而當時噹噹的主要盈利渠道便是圖書產品。銷售品類單一,缺乏縱深防禦,沒有開放平臺支撐盈利,使噹噹步步艱難。“轉型 價格戰”的雙重壓力,讓噹噹網經歷了一段相當痛苦的轉型期。

  但好在,噹噹堅持了轉型的基調,同時走出了一條精細化經營的路子,其實說白了就是精打細算,會過日子。這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引進來”、“走出去”的戰略。“引進來”比較好理解,就是向第三方商家或平臺開放其噹噹網的流量,這是借鑑了天貓商城的作法。而“走出去”卻需要勇氣,作為B2C第五把交椅的當當網放棄尊嚴,跑到騰訊拍拍、淘寶網上開店。噹噹網這樣的做法相當於是一種變向的獲取使用者的方法,其對財務最直接貢獻應是銷售費用的減少。

  2013年,轉型的當當終於迎來曙光,自2012年Q4季度百貨營收首次超過圖書之後,2013年噹噹網圖書、服裝、母嬰“三駕馬車”都表現出強勁勢頭。產品結構更加合理,低毛利的自營百貨得到優化,轉化率升至全行業第一,自10年後首次實現了盈利。如今的當當呈現出一派大好勢頭。

  儘管如今噹噹10美元的股價大大低於16美元的發行價,市值也大幅度縮水,但噹噹轉型正在逐步深入,今日的當當規模是當年上市時的5倍,有著更強的市場地位和盈利能力。但資本市場自有它的邏輯,噹噹也有著客單價的致命傷,而我們智慧期待噹噹繼續走自己的路,拿出持續超出資本市場預期的財報資料,來證明他們判斷錯誤了!

  2:

  背景資料:

  江蘇徐州睢寧縣沙集鎮東風村在短短4年之間,由一個“破爛村”變成一個電子商務化的“淘寶村”。這一電子商務成功案例吸引了日本、德國等外媒以及中國大陸的主流媒體聚焦。一個鄉村,因為電子商務而出名,成為資訊化時代一顆耀眼的新星,其發展模式引人注目。

  東風村就在沙集鎮邊上,從睢寧縣城驅車20多分鐘便到了。鎮上,有一幅大型的廣告招牌,上書“最佳網商沃土獎”——2010年9月阿里巴巴召開“第七屆全球網商大會”時將此獎唯一授予沙集鎮。之後阿里巴巴發起召開“農村電子商務暨’沙集模式’高層研討會”,東風村迎來中國社科院資訊化研究中心、國務院研究中心、商務部、工信部、農業部、國家工商總局等“國”字號貴賓。

  一個“淘寶村”憑什麼吸引這麼多的關注?“沙集鎮走的是一種很典型的以資訊化帶動工業化、農村產業化的模式,在這裡,資訊化不是一個輔助手段,而是一個火車頭,它拉動了加工製造、服務、物流等,形成了一個產業群,形成了一種生態。” 農民在家裡創業,不用背井離鄉也能致富,有尊嚴地走向市場經濟。

  東風村的崛起,離不開孫寒、陳雷和夏凱這3位創業青年,號稱東風村“三劍客”,“帶頭大哥”是孫寒。孫寒創辦的傢俱加工廠門口掛著3塊牌子,一塊是公司招牌,一塊是“大學生村官網路創業示範基地”,另一塊是“共青團睢寧縣委青年網路示範基地”。

  而在“三劍客”帶頭經營淘寶網店銷售簡易家居前,擁有1180多戶人家的東風村,多數人家從事廢舊塑料加工,被人稱為“垃圾村”,但東風村也積累了難得的“商務經驗”。“如果沒有這個從商經歷,東風村不可能變成"淘寶村"。”目前,東風村已有網店1000多家,開網店的農戶已超過400戶,營業額超過3億元,不少店主月收入超萬元。

  孫寒畢業於南京林業大學,大專文憑。在南京,孫寒當過保安;在上海,幫親戚做生意,一個月300塊錢。孫寒還去酒吧做過服務生,帥氣的他也做過群眾演員。後來回到睢寧縣移動公司上班,月薪3000元,卻因為倒賣公司做促銷活動的手機賺差價被迫辭職。失業回家後整天擺弄電腦的孫寒一度成了父母的心病。當時為了安裝寬頻上網,孫寒天天去鎮上的電信局軟磨硬泡,請相關人員吃飯才搞定。孫寒先在網上賣手機充值卡,一個晚上就賣了30張,發現電子商務可以成為“生存手段”。

  2006年,孫寒正式開了淘寶網店,經營一些小的傢俱飾品和掛件,每月淨利潤有2000多元,可以把自己養活了,但孫寒並不滿足,當時他發現淘寶上同類型網店已有1萬多家,競爭非常激烈,利潤空間很小,很難成為“主要的生存手段”,開始謀求銷售新產品。創業靈感來得很偶然,2007年的一天,孫寒隻身前往上海,發現了宜家家居超市。經過在網路上調查,孫寒發現宜家這種時尚簡約的傢俱很有市場,利潤空間也很可觀,“於是我當機立斷趕回家中,開始了對木製傢俱生產的探索”。孫寒草根創業,模仿宜家做廉價簡易傢俱,被人稱為“山寨宜家產品”。

  一開始,孫寒尋找當地木匠代工,他拿著2000塊創始資金滿村滿鎮滿縣地找木匠。接下來,村民們開始發現孫寒每天都在家裡發貨幾十單,卻從不見人上門付錢,也沒個店鋪門面的,村民們議論紛紛:這孩子是不是在搞傳銷啊?當初為了保密,孫寒開淘寶店只有另外兩個好朋友陳雷和夏凱知道,夏凱是沙集中學的美術老師。3個人便一起幹,不僅在當地找到木匠仿製出了宜家風格的傢俱,而且低價時髦,滿足了都市白領兼顧時尚和實用的需求,在淘寶上大賣特賣。

  沒有不透風的牆,知情後的村民立馬模仿“三劍客”開網店,開公司,親戚帶親戚,朋友帶朋友,電子商務迅速複製。原來經營廢塑回收的人看到網商們在網上賣傢俱,不出家門就能賺到錢也紛紛棄舊學新。2009年,更有一大批年輕人陸續返鄉開店創業,其中不少是大學畢業生。夏河山便是其中一位返鄉大學畢業生,他告訴記者,一年營業額是100多萬元,利潤率是10%,賺得比“北上廣”新工作的白領還多。

  今天,走進孫寒的傢俱加工廠,迎面就是一個大車間,十幾名工人正在操作現代化的機械製造簡易傢俱。孫寒向記者介紹,2007年他先投入10多萬元創辦了傢俱加工坊,2010年又投資100多萬元升級為擁有現代化裝置的加工廠,目前一年營業額500多萬元,以20%的毛利潤測算,孫寒已經成為“百萬富翁”了。孫寒還在建設新廠房,源源不斷的訂單需要他繼續擴大規模。孫寒的加工廠現在不僅能生產簡易傢俱,也能生產板式傢俱、實木傢俱、實木床傢俱,開始從單純仿製到自主創新,試圖從“山寨宜家村”轉型為“您身邊的傢俱定製專家”。

  3:

  唯品會:流血上市,屌絲逆襲

  短短兩年,50倍的身價增長,這不是屌絲逆襲是什麼?

  從當年的流血破發上市,到現如今市值百億,不得不說,唯品會是一家有實力並且被上天眷顧的公司。

  筆者是通過女友首次得知了唯品會這家公司,此後,更被其強大的客戶黏性以及超高的使用者重複購買率所震驚***說多了都是淚***。不得不說,這家公司定位極準。主攻二三線城市,賣的產品也是二三線的時尚品牌。二三線城市的好處就在於,眾多消費者對品牌知識瞭解不夠,有一定消費實力,但苦於沒有買時尚品牌的渠道。而二三線品牌的競爭非常劇烈,庫存壓力大,實體店促銷成本高,所以可以給出電商的折扣也多。這是唯品會立身的基礎。

  當然還有許多的企業也在銷售與唯品會類似的產品,但卻沒有唯品會專注,又不如唯品會砸的營銷費用多***2011年砸了上千萬美元***,難以在消費者面前樹立一個專業的形象。而唯品會找準了這個市場空間,所以生存了下來。

  但唯品會比某些商家聰明,沒在電視和廣告上砸錢,也沒請明星代言,那真是暴發戶和想出名的行為集大成者***說的是誰請讀者自行參考第一條***,砸來做營銷的資金數量並不總是和效果成正比。唯品會的營銷費用花在哪?在網際網路推廣上,他知道只有那些天天在電腦前發呆但悶騷的宅男宅女才是潛在客戶,所以搜尋、網址導航和關鍵詞營銷才是唯品會的重點,它的線下營銷少得可憐。

  除了精準的定位,唯品會第二件令人稱道的決策,就是挖到了關鍵的人。電商要想生存壯大,最主要的環節在物流和倉儲,所以唯品把唐倚智招來絕對是下對了棋,這位曾經在噹噹網和TESCO負責管理物流的同志,有效地幫唯品會開發了一套物流倉儲模式,下降成本的同時也有了好口碑。

  從發行時的6.5美元一股,到上市後跌破發行價,一段時間一度跌到4美元。但隨著幾季財報的釋出,唯品會的股價逆勢上揚,一直逆襲到今天接近百億的市值,這在中概股的歷史上幾乎不曾有過。今天再看唯品會,其商業模式已經並無太多的祕密,但是別人就是很難複製,複製不了唯品會的規模,也複製不了唯品會的使用者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