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成功的祕訣

  有人說是高情商和高智商,也有人說是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不過,一個教育專家的研究小組調查了很多企業高管,發現他們最關鍵的成功祕訣——既不是高智商,也不是高情商,而是“毅力”!以下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為什麼說毅力才是孩子成功的關鍵?聽聽下面中美教育專欄作家韓禕老師的一席話,您或許就能得出答案。

  :孩子進步的機會,其實在家長手中

  但是,最有機會進步的機會,其實是在家長自己手裡!初中是寶貴的糾偏機會,孩子一天一天在成型,我們需要抓住大自然給予我們的寶貴機會。如果您曾經一味地尊重孩子的所有選擇,以為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我理解您的境遇,但是我更希望您早日從那些誤區走出來。興趣和老師都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長才是!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最重要的老師。

  那麼我們該怎樣幫助孩子們培養毅力呢?先和大家分享一段我和孩子們的對話吧。我問孩子們一個問題,要求他們誠實而沒有壓力地在心裡對自己回答,不用分享答案。這個問題便是:“一個盤子裡擺滿了食品,有你喜歡的,有你討厭的,要求你最終要吃完。你是先吃喜歡的,還是討厭的?”然後我告訴他們:“先吃討厭的食品的同學,祝賀你們,因為你們天生具備成為人才的一個重要特質——‘延遲享受’。先吃喜歡的食品的同學,我也祝賀你們,你們即將有機會跟著老師學習如何延遲享受,進而有機會成為人才!”

  的確,培養毅力的一個初級練習,就是“時間管理”和“延遲享受”。家長可以開展一項活動,要求孩子每天把課餘時間進行規劃,把所有學習和玩耍的時間都規劃進去,每週釋出一些硬指標考察管理時間的成效。活動結束的時候,我們允許孩子們好好地享受一下勝利成果,獎勵一下自己。請家長和孩子們加油吧!

  如果一個教育者只是傳授知識,然後用考試來篩選他們,那不是真正的教育。如果教育者過分強調興趣,那是一種溺愛,也不是真正的教育。孩子們需要被激勵,應對挑戰,然後取得進步,建立自信,獲得正能量,再去建立更高的目標,應對更高的挑戰……周而復始,從而建立一個良性的迴圈——這叫做喚醒孩子的內心動力。這才是真正的教育!

  :興趣重要,但堅持比興趣更重要

  作為曾經的科學家,我給他們的一個最重要的建議是:興趣固然重要,但是比興趣更重要的,是“堅持”。比如大一時,突然要適應最高學府的高水平學習還有智力競爭,知識量是如此之大,難度是如此之高,曾經熱愛的學科可能也會變得不再那麼“楚楚動人”了。這完全是正常的。在真正投身科研之前,許多知識就像散落的珠子,沒有連成一串項鍊,看不出它們未來的用途,不能完全欣賞到它們的美。這個時候,學習可能不免會顯得枯燥乏味,所以“堅持”特別重要。堅持度過“山重水複疑無路”的階段,就會“柳暗花明又一村”。

  圝圝關於選專業,我的建議是這樣的——當然應該首選有興趣的、自己擅長的專業。但是萬一沒有選到自己心愛的專業,也沒有什麼可怕的。要記住一點:當你入門之後,所有的學科都是有意思的,我們人類的求知慾都會引領我們找到家。但是反過來,如果你看到表面的一點點枯燥就倒下了,不能投入進去,在門外晃,那麼所有的學科都是沒有什麼意思的。

  這樣的挑戰實際上充斥著孩子們成長的各個階段。一些同學一直在門外晃,他們看到那些真正學進去的同學,心裡既羨慕又自卑,可就是邁不動腿。我把這些學生稱為“不幸的學生”。短期的“不幸”是:每天十幾小時的學習他們無法享受,他們的內心找不到自己,成績不理想,自信建立不起來,壓力很大。長期的“不幸”在於:他們如果按照現在的軌跡不糾偏地走下去,將與人才無緣。為什麼呢?是因為我能看出他們的智力不行嗎?不是。我反覆和家長們說過,當一個孩子沒有盡力,我們根本摸不到他們的智力邊界,也就是說,我們根本不知道他們各方面的智力水平如何。我之所以斷定他們如果不脫胎換骨就與人才無緣,是因為他們的意志和紀律性是如此的薄弱,或者說沒有多少毅力。

  :不是高智商和高情商,而是毅力

  一位教育學專家的研究小組調查了很多企業高管,發現他們最關鍵的成功祕訣——既不是高智商,也不是高情商,而是“毅力”!沒有毅力,當然什麼都是空的!

  過去的幾十年,美國的教育界總體來說很少強調“毅力”,多強調的就是“興趣”二字,但是強調興趣的教育者應該意識到:如果有毅力,興趣其實是可以建立的。而沒有毅力,就算孩子開始有興趣,遇到困難後也會失掉興趣的。美國過分強調興趣的結果是什麼呢?首先,一般學生對抽象的學科,比如理工科,普遍比較懼怕。比學科落後更可怕的是某些學生的心理素質和狀態,他們應對挑戰和壓力的能力實在太低。美國高中學生患抑鬱症,甚至因抑鬱而自殺的事件現在已經多到令大家擔憂的程度。

  但是美國的主流家庭總體來說還是有些好辦法的。很多家長會給孩子們從小立下很明確的規矩,很堅持原則,不溺愛。孩子到了十幾歲,很多孩子不管家裡多麼富有,都要利用暑假的時間打工掙錢。如果他們遇到天生意志特別薄弱的孩子,他們會把最後的話語權拿出來:“你如果再不努力,我們要求你自食其力。拿現在的學歷出去找工作。”這是美國教育的精華。今天我也得負責任地把它傳遞給家長們。希望我們不要走到那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