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信子種子的養殖方法有哪些

  風信子花的花色多樣、容易栽培,深受花友們的喜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風信子種子的養殖方法,供大家參考。

  風信子種子的養殖方法

  1、消毒:建議大家首先對球根消毒殺菌,防止腐爛。方法:將種球乾枯的表皮及老根除去,泡在高錳酸鉀溶液裡***濃度以淡淡紫紅為準***一刻鐘,進行侵泡消毒。

  2、陰乾:消毒後,將種球裡的水甩幹,自然陰乾一天。

  3、種植:因種球的花芽已經分化形成,在種植過程中可以不用底肥。把種球種植到盆土中,土壤高度以蓋住種球最高點2公分為準,沒有球根種植經驗的話,建議以種球頂端最高點露出土壤半公分為宜***主要防止澆水過多造成腐莖病,建議大家用後者***,種植完成後澆透盆水。

  4、前期養護:種植後可放在不高於10度左右的環境裡催根發芽,整個催根發芽期大約在20-30天***視環境溫度可有不同***。在澆水的環節上,做到乾透澆透,切記不要隨意澆水,可以用掂量花盆重量的方法來判斷乾溼程度。

  5、後期養護:出芽後可以適當提高生長環境的溫度來縮短開花需要的時間,生長溫度控制在在15-20度左右為宜。低於10度,生長相對緩慢,但對生長沒有太大影響;高於25度則容易產生盲花現象***花芽生長不好無法開花***。平時可以加長日照時間,日照多,則植株相對較矮,株型優美。正常養護下,從出芽到開花大約需要30天左右,環境溫度高,則開花比較早。

  6、花期養護:花期大約為10-15天,環境溫度低,則花期相對較長。開花後,可移入室內觀賞,每日適當給一定的光照,防止葉片、花莖陡長。

  7、花後處理:等花謝後,可以除去殘花養球。在日常管理中可以2周左右施一次氮肥***餅肥***,促進土壤中的球莖發育,養球的好壞直接影響來年的再次開花。在夏天來臨後,葉片慢慢會自然枯黃,澆水量可逐步減小,等球莖進入休眠後完全禁水,放置陰涼處***低於30度為宜,溫度過高對形成花芽不利***。

  風信子開花後怎麼養

  風信子原產歐洲南部。耐寒,喜排水好而肥沃的壤土和充足陽光。秋季生根,早春萌發新芽,3月下旬至4月上旬開花,6月上旬植株枯萎休眠。

  風信子在開花後如不擬收種子,應將花莖剪去,以促進球根發育,剪除位置應儘量在花莖的最上部。6月上旬即可將球根挖出,攤開、分級貯藏於冷庫內,夏季溫度不宜超過28C。

  盆栽 用壤土、腐葉土、細沙等混合作營養土,一般10釐米口徑盆栽一球,15釐米口徑盆栽2~3球,然後將盆埋入土中,其上覆土10釐米~15釐米,經7~8周,芽長到10釐米以上時,去其覆土使陽光照射,一般10~11月栽植,3月開花。

  栽培 選擇排水好的疏鬆土壤,施足基肥。栽植深度5-8釐米,栽後要保持土壤溼潤。開花前、後各施肥1次。6月植株枯萎後挖出鱗莖,晾乾後貯藏於溫度不超過28℃的室內。

  繁殖 以分球繁殖為主。母球栽植1年後分生1-2個子球,可用於分球繁殖,子球繁殖需3年開花。種子繁殖,秋播,翌年2月才發芽,實生苗培養4-5年後開花。

  風信子和葡萄風信子的比較

  秋天是球根花卉的種植季節,每年一到這個時候,各大花卉網站及論壇都會有各種各樣的球根團購貼,其中風信子和葡萄風信子是必不可少的球根花卉。此兩者雖然都是多年生球根花卉,且在形態和習性方面有著很多的相似之處,但事實上它們是兩種不同的物種,在種植和觀賞價值上有著極大地差異。

  風信子也叫洋水仙或五彩水仙。喜冬季溫暖溼潤、夏季涼爽稍乾燥、陽光充足或半陰的環境。喜肥,宜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忌過溼或粘重的土壤。風信子鱗莖有夏季休眠習性,秋冬生根,早春萌發新芽,3月開花,6月上旬植株枯萎。風信子在生長過程中,鱗莖在2~6℃低溫時根系生長最好。芽萌動適溫為5~10℃,葉片生長適溫為5~12℃,現蕾開花期以15~18℃最有利。鱗莖的貯藏溫度為20~28℃,最適為25℃,對花芽分化最為理想。可耐受短時霜凍。

  葡萄風信子又名藍壺花、葡萄百合,葡萄麝香蘭,藍瓶花,葡萄水仙 ,是從歐洲引進的優良觀花地被,為百合科藍壺花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小鱗莖卵圓形,葉絨狀披針形,叢生,植株矮小。花莛高15至20釐米,頂端簇生10至20朵小壇狀花,整個花序猶如藍紫色的葡萄串,秀麗高雅。花期4至5月。花色:藍紫,白,粉紅。葡萄風信子原產歐洲中部的法國、德國及波蘭南部。性喜溫暖、涼爽氣候,喜光亦耐陰,適生溫度15℃至30℃,宜於在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上生長。

  兩者比較而言,都是比較容易種植的,但風信子要比葡萄風信子的球大,花也大很多。風信子花大且香,而葡萄風的花卻像一團團的小鈴鐺。風信子種球種植過後,第二年退化嚴重,再次種植很難再開出之前的狀態。葡萄風小球生長迅速,隔年就能開花,且復花更好看。所以越來越多的花友願意選擇葡萄風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