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術運動的上馬技巧有哪些

  馬術運動是一項在馬上進行的體育專案。騎馬的好處在於愉悅身心,增強身體的協調性。馬是一種溫順的動物,且膽子小,所以我們要掌握正確的馬術技巧,不讓它受到驚嚇。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馬術運動的上馬技巧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馬術運動的上馬技巧

  1.騎手由立正姿勢向右轉身,左手將韁分開越過馬頭掛於馬頸部,右手放下馬蹬。

  2.放馬蹬時不要碰及馬體,完全放下後,輕輕鬆手垂於馬的肋側。

  3.靠近馬體與馬的前肢對正站立,面向馬的斜後方,將左右韁整理好等齊,使兩韁內面貼於馬頸,銜鐵輕介面角,左手握住韁,將無名指放入兩韁中間,並且連同馬鞭一起抓住髻甲毛,拳心向下。

  4.右手順時針轉動馬蹬,使馬蹬外側對著自己,從外側踩蹬上馬。

  5.抬起左腿,左腳掌踩入馬蹬內。

  6.右手抓住後鞍橋右側,左腳尖向下壓,使其位於肚帶下方,但不能觸及馬體。

  7.右腳蹬地,藉助右腳掌的彈力和兩臂的力量,輕輕向上跳起。

  8.當左腿伸直,身體挺起後,右手撐要在鞍的前部位,此時,右腿伸直並迅速抬起跨過馬的臀部,注意動作千萬不要太大,或者是觸及馬體。

  9.隨著右腿跨過馬體,雙手支撐體重,輕輕坐於馬鞍上。

  10.上馬後右腳輕輕踩入馬蹬內,分開左右韁,雙手持韁,上身挺直,目視前方,保持準確乘坐姿勢。

  注意:

  1.上馬時要特別注意馬的情緒和舉動是否穩定,上馬後能否操縱馬匹。

  2.上馬動作要穩要快,膽大而警惕,若馬原地轉動,抓住韁和髻甲毛,人體可隨馬體轉動。

  3.上馬後要儘快調好韁,右腳踩入馬蹬內,以便控制馬匹,如右腳尚未踩入馬蹬內,馬已快跑,可用兩推夾緊馬的腹側,待其慢行後再雙腳踩蹬。

  4.踩蹬時應從蹬的外側踩入,以防蹬革擰轉,使蹬革平展地貼著小腿。

  騎馬時防止套蹬的方法

  騎馬最大的危險就是“套蹬”,即從馬上摔下來後腳被套在馬蹬子裡。那麼,如何防止套蹬呢?

  1.不要在馬上穿衣服或脫換衣服,以免馬匹受驚。

  2.馬排便或飢餓,肚子變小,肚帶就鬆了,因此時刻檢查馬肚帶,要非常緊才行,以免馬鞍子滑落摔下馬。當馬肚帶鬆時,請馬伕或工作人員協助,或自己拉緊,如果不能完成,請牽馬。上下陡坡前,要提前下馬檢查或在馬上左右適當晃動,看看馬鞍是否已經鬆了。

  3.上馬時始終在馬的左側,因為馬不習慣人去它的右側,如果左側的地面低,那麼必須掉轉馬頭,這樣容易上馬,也避免因地面低,過分拽拉馬鞍造成馬鞍滑落,從而摔下馬去。

  4.只要您在馬上,無論何種情況,都要抓緊馬韁繩,因為馬隨時會因各種原因突然驚跑,如果你抓緊了馬韁繩,就不會摔下來。

  5.不要將腳伸入馬蹬子內太多,只用腳的前半部分,避免套蹬;鞋帶不要太緊,這要摔下馬後,鞋子脫落,避免套蹬。

  6.讓馬伕或自己調整馬蹬子的長度,感覺要恰到好處,否則會腿疼和磨腿。隨時在馬上換姿勢,不要老用一種姿勢,以免臀部疼痛。

  7.上坡時身體向前傾斜,抓緊馬鞍子前部;下坡時,身體向後傾斜,扶住馬鞍子後部;上下陡坡時,請相信馬,它有四隻蹄子,讓它自己選擇步伐。

  8.馬在鑽密林時,只顧自己的身高,因此騎在馬上的您會被樹枝掛下來,因此您必須能控制它,不讓它鑽密林,或者您必須趴下!騎乘時不要只顧低頭,這和開車一樣,視野要放的遠一些,提前選擇馬的奔跑路線,避免靠近樹林灌木溝坎這類地方。

  9.騎乘時腰背儘量保持挺直,不要習慣性駝背,否則容易造成疲勞和損傷。

  馬肢體語言的祕密

  騎馬不像開車給油就走,踩煞車就停,這就需要我們從馬的肢體語言上去了解它。總體上講,馬能夠用來表達意念的身體器官不多,能夠組合出的語言語句自然有限。

  但即使這樣,對於習慣用語言文字進行交流的現代人來講,也需要學習、觀察並實踐才能理解馬的語言,進而與馬做心理溝通。

  鼻:鼻孔張開表示興奮、恐懼;打響鼻表示不耐煩、不安、不滿。

  口:上嘴脣向上翻起,表示極度興奮;口齒空嚼表示謙卑、臣服。

  眼:眼睜大瞪圓,表示憤怒;露出眼白表示緊張恐懼,眼微閉表示倦怠。

  耳:雙耳一齊朝前豎立,表示警惕;雙耳一齊朝後抿,緊貼到脖頸上,表示要發動攻擊;雙耳前後轉動,表示一切正常。

  頸:頸向內弓起,肌肉繃緊,表示展現力量或示威;頸上下左右來回搖擺,表示無可奈何。 四肢:前肢高舉,扒踏物品或前肢輪換撞地,表示著急。

  後肢抬起:踢碰自己的肚皮,若不是驅趕蚊蟲,則提示馬患腹痛。

  尾:尾高舉表示精神振奮,精力充沛;尾夾緊表示畏縮害怕或軟弱;無蚊蟲叮咬卻頻頻甩動尾巴,表示不滿情緒。

  此外,打滾一兩次是放鬆身體,反覆多次打滾必有腹痛疾病;跳起空踢、直立表示意氣風發;馬的嘶鳴聲有長短、急緩之分,分別具有呼喚朋友、表示危險、渴求飲食、喜怒哀樂等等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