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露營如何防蜱蟲的方法

  蜱蟲就是一種危害很大的蟲子,野外露營想要防治蜱蟲也要有一定的方法。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野外露營如何防蜱蟲,希望你們喜歡。

  夏季野外露營防蜱蟲的方法

  說到野外的小生物,不得不提到一種小蟲子蜱蟲,這是一種寄生蟲,所謂的寄生蟲就是靠寄生在其他動物身上的生物,這種蜱蟲就是許多種脊椎動物體表的暫時性寄生蟲,是一些人獸共患病的傳播媒介和貯存宿主。也就是說這種寄生蟲可以感染人也可以感染其他的動物,因為它非常的小,是不易被發現的,但是它廣泛的存在於山野之間,它們會蟄伏在淺山丘陵的草叢、植物上,或寄宿於牲畜等動物皮毛間。稍不留神就會被叮咬,在叮咬之前,該蟲體是很小的,像一粒小綠豆,一旦吸血之後蟲體就會長大到黃豆粒或者指蓋大小。被叮咬以後接觸的血液都具有傳染性。

  可能大家覺得一種小蟲子而已,沒什麼可怕的。那你可就是情敵了,曾經有報道:2010年夏天,河南省的商城縣,就出現過多人被做蜱蟲咬傷,並且不治身亡,這樣的結果當時引起村民的恐慌。那是因為當地在2009年的時候,有人因為被蜱蟲叮咬以後而死亡。還有一調查報告說:截至2011年6月份,我國已有河南省、湖北省、山東省、安徽省、江蘇省等省報告“蜱蟲病”病例280多人,死亡10餘人。因此,小小的蟲子居然可以危機人的生命,難道還能小看它嗎?

  當然,我們也不怕它,野外露營的時候只要做好一些防範措施,它還是沒有辦法的。那應該怎麼做呢?

  1、野外露營最好不要選擇草比較茂盛的地方,這些地方就是蜱蟲經常出沒的地方。

  2、儘量不要到已經知道蜱蟲多的地區。如果必須去也一定要做好防護措施,穿著緊口、淺色、光滑的長袖衣服,束緊袖領及褲腳。

  3、野外露營可以先在面板上塗抹一些防蟲劑。

  一旦被叮咬,可以用酒精塗抹到蟲子的身體上,不要生拉硬拽,如果情況緊急請及時到附近醫院就診。

  野外露營必須知道的事

  野外露營選擇營地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安全。在野外,很多意外都可能發生。在低海拔地區,危險性要小得多,但仍必須遵循營地選擇的基本原則。

  在搭帳篷之前,必須仔細勘察地勢,營地上方不要有滾石、滾木以及那些風化的岩石,一旦發現附近有岩石散落的跡象,絕對不可以再搭帳篷了,尤其是靠岩石壁越近的地方越要留意,儘量要避免在凹狀的地方紮營。萬一發現滾石,應立即大聲喊叫,通知同行夥伴。

  不要在泥石流多發地建營。許多石塊有被泥土包裹的痕跡,這是識別發生泥石流的主要標誌。營地不要選在離泥石流通道太近的地方。

  雷雨天不要在山頂或空曠地上安營,以免遭到雷擊。也不要在河灘、河床、溪邊及川穀地帶建立營地,以防被突如其來的洪水沖走。許多時候,營地都會選擇在山脊上或河的兩岸,以便於欣賞風景。較為理想的露營場所,不外乎河岸的臺地或寬大的河岸。沙地平坦又幹燥,而溪谷邊有清澈的水流,也有可作為薪材的流木,氣候良好時,這裡是很不錯的宿營地。

  但是,如果下起傾盆大雨,山谷裡的水很可能會突然暴漲,使河岸沒入水中,沖走登山鞋、食品等,甚至連人一起被水流沖走。因此,雨季在野外宿營前一定要關注宿營地當地及河流上游地區的氣候、水文情況,宿營時要注意在離水面幾公尺高的高地上搭帳篷,不要選擇雨水通道,要選排水良好的地方,還要選擇危險時可逃生的路徑。當一切都安頓好,還需時常注意水源流水量及渾濁情況以及流水聲。一旦感覺異常,就要趕快逃。深夜或疲憊時都是導致災難的主要原因,千萬不要粗心或觀察不仔細。

  近水營地要選擇離水源近的地方,這樣既能保證做飯飲用的用水,又能提供洗漱用水,如果遠離水源則會給營地帶來很多不便,甚至是危險的。但是深山密林中,近靠水源會遇到野生動物,要格外小心注意。

  背風風會迅速帶走人體的熱量,給人制造寒冷,甚至引發疾病,同時大風會捲走帳篷,至少會攪得人員無法休息,點燃篝火就更困難了,做飯取暖也難以保證,所以營地一定要避風。最好是在小山丘的背風處、林間或林邊空地、山洞、山脊的側面和岩石下面等等。

  防獸建營地時要仔細觀察營地周圍是否有野獸的足跡、糞便和巢穴,不要建在多蛇多鼠地帶,以防傷人或損壞裝備設施。要有驅蚊、蟲、蠍藥品和防護措施。在營地周圍遍撒些草木灰,會非常有效地防止蛇、蠍、毒蟲的侵擾。

  夏季野外露營的注意事項

  1、出遊注意防晒

  夏日陽光強烈,紫外線輻射對人體面板有很大的傷害,出遊注意一定要合理安排時間,儘可能避免午時外出,儘量穿淺色、質薄、寬鬆、吸汗透氣的長袖衫為好,還有出遊注意的是在身體裸露部分應塗上防晒霜,過多的暴露在陽光下,會加快面板的老化,久而久之會使面板變得粗糙、鬆弛,出現血絲,容易患上面板癌。

  2、出遊注意防暑

  夏季出遊注意多穿白色、淺色的或素色衣服,吸熱慢、散熱快、穿著涼爽,不易中暑。戴隔熱草帽,編織草帽的原料多為空心的,有隔熱作用。另外,草帽對陽光還有一定的遮擋作用。夏季出遊注意高溫的暴晒,出汗過多,體內鹽分減少,多喝些開水或鹽茶水,可以補充體內失掉的鹽分,從而防暑。總而言之,夏季出遊注意避免又悶又熱的天氣,很易中暑,應隨身帶些防暑藥物。

  3、出遊注意飲食安全

  夏季出遊注意家人的飲食衛生,防止病從口入。例如瓜果一定要洗淨或去皮吃,吃飯要選著乾淨衛生的店面。出遊注意在車船或飛機上要節制飲食。由於沒有運動條件,食物的消化過程延長、速度減慢,如果不節制飲食,必然增加胃腸的負擔,引起腸胃不適。

  4、出遊注意勤換衣物

  夏季天氣炎熱,大人和寶寶的身上都是汗漬要及時清洗,所以出遊注意多準備幾套換洗衣物。但是寶寶的面板敏感,不能和大人用同樣的洗滌劑,但出遊外出準備兩種洗衣液增加了媽媽的負擔。汰漬全效除菌洗衣液解決媽媽的困擾,專門針對日常常見的汙漬所設計,特別是小朋友身上的汙漬、油漬,務求讓媽媽洗衣過程更輕鬆,衣服潔淨更全面,做到全效潔淨,內含舒膚佳成分,具有除菌的功效,全家都可以放心使用,減輕媽媽出遊的負擔。

  5、著裝:

  外出旅遊穿著上首先要“舒服”,比如說鞋最好不要穿過硬的皮鞋,特別是新鞋,以防磨出血泡影響行程。衣服以寬鬆、休閒裝為佳。外出時最好戴一頂遮陽帽或使用防晒傘,因為夏天陽光強烈,紫外線的長波對人的面板傷害很大,長時間陽光直晒會讓人感到頭暈,面板會晒裂,嚴重者會引起各種皮炎。

  6、飲食:

  遊客要注意飲食安全,講究飲食衛生,防止“病從口入”及不科學的飲食習慣造成的身體不適或疾病。尤其是在海濱城市食用海鮮產品時,一定要挑乾淨新鮮的食用,防止發生食物中毒。吃海鮮時和剛剛吃了海鮮後,不要飲用冰啤、冰水、冷水,不要吃過涼的食物,以防發生腹瀉等疾病。外出旅遊因水分消耗大,所以多食湯食及清淡食品為佳,最好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可適當配些瘦肉,儘量少食油炸、油膩食品,以防引起消化不良。許多人在爬山時看到泉水覺得清涼,又加上乾渴,於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痛痛快快地飲一頓。其實這是不好的習慣。因為有些泉水有害礦物質超標,有的地方汙染很嚴重,飲用後對健康不利。

  7、住宿:

  應選擇通風透光的旅店,有條件的選擇有星級的賓館,睡覺前最好洗個熱水澡、泡泡腳,如果走路過多還應搓搓腳心和按摩一下小腿以加強血液迴圈,睡覺時最好不要整夜開著空調,以免受涼,第二天會渾身無力。

  8、其他:

  夏日外出旅遊都少不了游泳這一專案,首先要選擇水質,有的水質不乾淨,這不僅對面板損傷嚴重,還會誘發一些疾病。到海濱地區參加游泳活動時,在與旅行社約定的區域內或景區限定的區域內游泳,最好結伴而行,加強自我保護意識,攜帶必要的保護救生用品,不私自下水,以防溺水事故發生。陽光強烈時最好不在露天游泳,防晒品採用防水的較好。最後提個醒,外出時別忘了帶上點防暑及治腹瀉的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