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學習要比安靜更重要

    在不少中小學的課堂裡,都有這樣的標語:明亮的教室要乾淨,神聖的教室要安靜。可以想見,這個標語是為了提醒學生,為自己也為別人創造一個有利於學習的空間。

  由此我想到幾年前送孩子上小學時看到的一個鏡頭:所有揹著書包的孩子一進學校都閉上了嘴,默默地排成一線,目不斜視地走向教學樓。這的確是一幅安靜的、秩序井然的畫面,但給我的感覺卻十分壓抑。活潑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固然要在成長的過程中學習自控自律,但這種“標準件”般的要求簡直就像用裹腳布把女人的腳裹小一樣,太不符合人性了。

  一個班級幾十個學生,一個學校幾百上千學生,沒有秩序,沒有紀律是不行的。但秩序和紀律都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應該是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我更願意說是創造有利於孩子成長的環境,學習僅僅是成長的一部分)。

  就學習而言,什麼才算是良好的環境呢?安靜是一個因素,特別是在自習的時候。但為什麼自習就特別需要安靜呢?因為安靜下來就比較容易投入。也就是說,讓學生能夠投入學習才是目的。對學習過程的研究表明,學習者是否投入,會直接影響到學習的效果。不過,安靜≠投入,有時學生很投入,卻不一定安靜;或者學生很安靜,但並沒有投入。好的老師很容易從學生的神態中覺察到學生是否投入,並相應地調整課程的內容和教學方法,讓學生最大程度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當學生真正投入學習時,老師也會從學生髮亮的眼睛、興奮的神情中而得到激勵,把課講得更好。不言而喻,這樣的課堂會產生最好的教學效果。這是我,一個曾經的中學教師的切身體驗。

  學生在該安靜的時候安靜不下來,原因不僅僅是缺乏自控能力。課堂中的“不安靜因素”有時與課程設計、教學組織有關,比如教學內容乏味,教學方法缺乏變化,或者教學節奏不當。這些時候學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教師對學生的看法也會影響到學生的自我定位,比如當教師總給“好學生”機會時,那些“差生 ”就會不自覺地用“搗亂”的方式吸引別人的注意,以此來肯定自己的存在。

  原因不同,解決的方法當然不一樣。即便是學生缺乏自控能力,老師善加引導,也會產生積極的結果。我在給1000多大學生進行互動式講座時,嘗試用非語言行為來調整“動”與“靜”,效果奇佳。我沒說一句話,更沒有傷害學生的自尊,整個會場卻能在最短的時間裡安靜下來。可見,要讓學生能投入學習,並在該安靜的時候能安靜下來,光提要求是不夠的,還應該有一些具體的方法。這個過程本身,也有助於學生學習如何自我控制和尊重他人。

  我不太贊成把課堂神聖化,我更希望它人性化,畢竟課堂不是教堂,不是紀念堂。而且,對課堂而言,過分地強調安靜並不科學。一個好的課堂,用美國著名教育學家梅里爾?哈明博士的話說,應該是“鼓舞人心的”。在《教學的革命》一書中,他描述了“鼓舞人心”的課堂中可以觀察到五種品質:清晰的尊嚴感 ——不管有沒有天賦,學生們都昂首挺胸,大膽地發表意見,顯得自信、無憂無慮。他們相信自己,也把自己視為有價值的、值得尊重的人;流淌著輕鬆的活力—— 學生們顯得生機勃勃、有活力、健康。所有學生都忙碌著、參與著;自主性——學生們做出恰當的選擇,主導並約束自己,持之以恆地自願學習,沒有被逼迫學習的現象;集體感——共享合作、相互依賴、親密無間。學生們彼此支援,也支援老師,沒有對抗和拒絕;覺察——學生是機靈又富於創見的,他們知道自身和周遭正發生的一切,能駕馭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也能適應周圍人群的思想與情感。毫無疑問,這樣的課堂會產生最好的教學效果。

  所以,要讓學生喜歡學習、學習得更好,我們需要做的,也許比讓學生安靜下來要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