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才能孩子愛上學習

  孩子的主要任務是學習,但是現在的孩子面對的誘惑很多,所以不愛學習的孩子也很多,面對孩子不愛學習應該怎麼辦呢?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幫助孩子愛上學習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幫助孩子愛上學習的方法

  一、留給孩子放鬆的時間

  放學回家,先不要催著孩子去學習,學習了1天,大腦累了,肚子也餓了。先讓孩子邊吃水果邊休息。孩子大腦工作了一下午,他身體的葡萄糖消耗的差不多了,要及時補充。孩子休息15~20鍾,大腦有了能量,然後就可以做作業了。

  二、多鼓勵和表揚孩子

  學習興趣的培養首先要觀察孩子的興趣是什麼,從他感興趣的事入手,然後把興趣變成他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對於那些不知道自己興趣在哪兒的孩子,可以先嚐試不同的事情直到他們發現自己的興趣所在。這一路嘗試他們也會一直在學習,一旦發現他們的興趣所在,他們就會加速前進。

  鼓勵學習的話不能太空洞,很多家長喜歡告訴“孩子,你要努力”、“你做得真棒”之類的話,如果更具體點效果會更好,比如鼓勵孩子努力的方向,讚揚孩子表現好的具體表現在哪裡。

  承認差異,發現孩子的潛力所在,第一名不必強求;孩子的重心不止是學習,遵循孩子成長規律,他還有很多其他的事情要去經歷;家長說話不能不算數;鼓勵的同時,也要給孩子定規矩;別讓虛榮心作祟,讓孩子慢慢成長。

  三:幫孩子樹立信心

  第一:設立一個極為簡單的目標,讓孩子先體會成就感;

  第二:難度稍提,繼續設定小目標,加強這種成就感,若再次達成,孩子才會真的對自己有點信心了。家長,要做的就是極有耐心。不要煩躁,千萬別溝通的時候,突然吵起來了。;

  第三:設定難度,提高挑戰性,確保這個目標是孩子跳一跳能碰到的,否則就會讓孩子失去信心。

  四、在好事前做作業

  每個孩子都有他最喜歡的一項業餘活動。或看動畫片、或遊戲、或體育活動。比如,你的孩子最喜歡看動畫片,可以看,但必須做完作業以後看。如果以前沒有這樣的習慣,家長可以和孩子重新達成協議。假設動畫片是在6點播,孩子就要在5點開始做作業。達成協議後,寫在紙上,母子簽上字,貼在門上。孩子每天遵守協議雷打不動。

  五、少加或不加作業

  有時我們家長看到孩子很快就做完作業,於是怕孩子浪費時間,又給孩子加作業。這是我們家長急功近利的表現。你不知道你這樣做,會把孩子做作業的感覺破壞了,最後孩子就不喜歡作業了,也就不喜歡學習了。

  當然,有的孩子主動提出要多做作業,家長可以考慮。但最聰明的家長此時限制他的這個多做作業的慾望才是上上策,就像好東西不要讓他吃太多一樣。你要知道,孩子學習是一生的事情,是一輩子的事情,你急什麼?如果孩子有大量的閒暇時間,可以讓孩子閱讀他感興趣的、帶有彩色圖片的故事書,或根據孩子的閱讀能力安排他看其他種類的書。

  幫助孩子愛上學習的建議

  一、父母自己先對學習感興趣

  父母要經常讀書、讀雜誌、學習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向孩子表現出對學習的熱愛;經常談論令你感興趣的事情,告訴孩子你所學到的各種新鮮有趣的知識……經常詢問孩子在學校裡學到哪些新知識。讓孩子感覺到你對學習的興趣,他自己就會被感染。

  二、鼓勵孩子嘗試不同的事,直到發現興趣所在

  學習興趣的培養首先要觀察孩子的興趣是什麼,從他感興趣的事入手,然後把興趣變成他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對於那些不知道自己興趣在哪兒的孩子,可以先嚐試不同的事情直到他們發現自己的興趣所在。這一路嘗試他們也會一直在學習,一旦發現他們的興趣所在,他們就會加速前進。

  三、引導孩子主動體會學習的快樂

  只有孩子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才有可能養成愛學習的好習慣。可以這樣問:“感覺怎麼樣,背完這首詩你是不是很快樂。”這樣主動引導他,讓他主動地感受到學習的快樂。他學會了一首詩,讓他體會到那種成就感,價值感。

  引導孩子體會學習快樂,關鍵是讓他主動體會,這樣他才會感覺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最後,即使你不去引導了,他自己也形成了這樣主動體會學習快樂的思維模式,那麼他學習上的進步,就會不斷地凸現出來。

  四、走出去,刺激孩子的好奇心

  從多方面、多渠道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使學習過程變成更有情趣、更豐富多彩的過程。如有意帶孩子參觀博物館、圖書館,帶孩子走入大自然去郊遊、旅遊,引起他認識事物、研究事物的興趣,讓他對周圍事物和現象產生興趣和熱愛,渴望獲得知識。同時,採用多種形式如講故事、做遊戲、猜謎語、閱讀課外書等,幫助孩子掌握和積累知識。

  五、把日常生活與學習結合起來

  讓孩子制定家庭旅行計劃也許會使他愛上地理;讓孩子學會剪報也許會使他留意政治、新聞;領孩子去參觀博物館;全家人至少每天有一段在一起學習的時間;留意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平時散步、購物、訪友時拐進書店,瀏覽群書……

  六、適度給孩子自由

  我覺得現在的教育制度已經給孩子們很多的壓力了,家長不應該再給了,可以要求孩子把學校的作業無折扣的完成,其餘時間自由安排,讓他快樂成長!

  如何培養孩子愛學習的好習慣

  專時專用、講效益的習慣

  不少孩子,學習“磨”得很,看書、做作業,心不在焉,時間耗得很多,效益不好。其原因就是沒有形成專時專用、講求效益的習慣。

  孩子學習,應該速度、質量並重,在一事實上時間內,按要求完成一定數量的任務。這既要講清道理,更需要認真訓練。

  由於孩子年齡不同、個性不一,每次能夠集中腦力的時間長短不一樣。要從實際出發提出要求。比如小學一二年級的孩子,每次學習時間以20分鐘左右為宜,以後逐漸延長。開始,孩子往往不會掌握時間,家長要指導他,該學時學,該玩兒時玩兒。可以教孩子上好鬧鐘,按定好的時間作息。最重要的是教孩子給自己提出學習內容的數量和質量要求,一旦坐到書桌前,就進入適度緊張的學習狀態。每次學習之後,要評價自己做得如何,家長及時給以鼓勵。堅持下去,就能形成專時專用的習慣。

  有些家長,只要求學習,恨不得能讓孩子老坐在書桌前看書、做作業,沒有休息與放鬆的時間。這樣,反而容易形成磨磨蹭蹭、不講效率的毛病。

  獨立鑽研、務求甚解的習慣

  學習,最忌諱一知半解、淺嘗輒止。要想學習好,必須養成獨立鑽研、務求甚解的習慣。怎樣培養這方面的習慣呢?

  方法之一:鼓勵孩子刨根問底的積極性。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對許多事總愛刨根問底,這是好奇、求知的表現,說明孩子愛動腦子。家長切不可嫌孩子嘴貧,冷漠對待。最好跟孩子一塊兒刨根問底,能解決的自己解決,不能解決的請教他人或者閱資料。

  方法之二:指導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多問自己幾個“為什麼”。由於學習任務多,孩子往往滿足於知識是什麼就過去了,很少多問幾個“為什麼”。家長不妨教給孩子每天學習之後,給自己提一個、兩個“為什麼”的問題,動腦筋去思考,想出合理的答案。

  方法之三:孩子考家長,家長考孩子。安排一個時間,全家人坐下來,就某一方面的問題孩子和家長互相考一考。內容應事先定好,大家有所準備,誰提出問題,自己必須有準確答案。

  方法之四:鼓勵孩子一題多解。老師留的作業,常常不止一種答案,一種解法。孩子在完成作業時,只寫一種。家長可以引導孩子想一想,還有沒有別的答案,別的方法。時間允許,可以寫在另外的紙上或本上。

  查閱工具書和資料的習慣

  工具書和資料是不會說話的老師,在學習中,會使用工具書和資料好處很多。除了一般的字典、詞典之外,各門學科都有專門的工具書。家長要指導孩子多利用工具書。家長自己應給孩子做榜樣,遇到生字、生詞,請教不會說話的老師。還可以跟孩子進行查字典、詞典比賽。

  有條件的家庭,可以帶孩子一起去選購幾本工具書***包括資料性的***放在書架上,經常查閱。買學科工具書,應聽聽任課教師的意見。這方面習慣養成了,終生受益。

1.家長如何讓初中生愛上學習

2.父母應該如何讓女兒愛上學習

3.怎樣教育孩子愛學習

4.《怎樣讓每個孩子都愛上學習》觀後感5篇

5.《怎樣讓每個孩子愛上學習》家長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