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中經典故事

  《史記》是史學史上的一部鴻篇巨著,世界大文豪魯迅稱它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那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調任長沙

  賈誼認為從西漢建立到漢文帝時已有二十多年了,天下太平,與漢初的形勢天差地別,正是應該改正曆法、變易服色、訂立制度、決定官名、振興禮樂的時候,認為自己為國家效力、建功立業的時候到了。為此賈誼幹勁兒十足,立即提出了對朝廷各項制度的改革方案。這個方案涉及面非常廣,包括朝服、律法、官制、樂理等各個方面。

  當時正是漢文帝剛剛上臺,天下並不穩定,一切對規章制度的信心都在重新建立的過程中,而賈誼幫助漢文帝治理國家井井有條,展現了過人的治國能力。漢文帝非常欣賞這個年輕人。但是,賈誼畢竟年輕,忽視了在朝為官最為重要的一個方面——人際關係。或許,賈誼的內政能力能夠和蕭何這樣的名家相提並論,但是在待人接物方面,二十多歲的賈誼實在是太差了。當時漢文帝就和大臣們商議,想提拔賈誼擔任公卿之職。但是,賈誼的才華遭到了絳侯周勃、灌嬰、東陽侯、馮敬等人的嫉妒,而且他的政治主張和治國方略都與他們相左,老臣們就決定要扳倒賈誼這個小孩。他們在文帝面前誹謗賈誼說:“這個洛陽人,年紀輕而學識淺,只想獨攬大權,把政事弄得一團糟。”漢文帝於是疏遠了賈誼,不再採納他的意見,改任他為長沙王太傅。

  賈誼向文帝告辭之後,前往長沙赴任,賈誼一生太順利了,受到這樣的挫折難免有些舉止失措,他聽說長沙地勢低窪,天氣潮溼,自認為壽命不會很長,又是因為是被貶到這裡的,心中非常不愉快。在渡過湘水的時候,他寫下一篇辭賦來憑弔屈原,在賦文中他借憑弔屈原抒發了自己的抑鬱之情。

  轉眼之間,賈誼在擔任長沙王太傅已有三年。一天,有一隻鴞鳥飛進他的住宅,停在了座位旁邊。楚國人把鴞叫做“服”,是不祥之物。賈誼原來就是因被貶來到長沙,又十分不適應長沙的氣候,看到這個情景,更加悲痛傷感自覺去日無多,於是就寫下了一篇賦文來自我安慰。這兩篇文章文采斐然,但是或多或少地都有些那麼牢騷的意思,傳到漢文帝那裡,劉恆在感嘆賈誼的文采之餘,也時常懷念那個很有才氣的小夥子。

  :姻緣巧合

  司馬相如到臨邛時,有車馬跟隨,而他的儀表又雍容嫻雅,十分瀟灑,全城的人都想一睹他的俊秀容貌。很多人都是衝著他來的,司馬相如入座後,果然滿席的客人都被他的風采所傾倒。宴會進行到酒酣興起的時候,王吉給司馬相如奉上了一把琴,對他說:“我私下裡聽說,長卿喜歡彈琴,希望您彈上一曲為大家助助興!”司馬相如盛情難卻,就彈奏了幾曲。當時,卓王孫有個女兒叫卓文君,她剛剛守寡,十分喜歡音樂。所以,司馬相如便和王吉你一曲我一曲地交相彈奏,用琴聲來慰撫卓文君受傷的心靈。

  卓文君也久聞他的大名,待到他此次在卓家赴宴,彈琴奏曲,卓文君便偷偷地從門縫中看他,她的心一下子像被抓住了一樣,對司馬相如一見鍾情。而司馬相如也很巧合地看見了卓文君,並且愛上了這個美麗的女子。兩個人都擔心不能與對方成雙配對。於是,在宴會結束以後,司馬相如派人送給卓文君的侍從很重的大禮,讓她把自己懇切深厚的情意傳達給卓文君。在看到對方的真情流露後,激動之餘的卓文君極為大膽地連夜逃出家門,跑到司馬相如那裡,兩人急忙地私奔到了成都。

  而此時,司馬相如在成都的家早已經敗落,家裡窮得空無一物,唯有一座破舊不堪的房子。卓王孫得知女兒與司馬相如私奔以後,十分生氣地說:“女兒太沒有出息,敗壞我的門風,雖然我不忍心殺死她,但是也不會分給她一個錢。”有人勸說卓王孫,不要如此的絕情,可是他卻始終不聽從。不短的一段時間以後,卓文君嘗試到了生活的艱辛有些受不了了,她對司馬相如說:“長卿,如果咱們倆人一起回臨邛,向我的兄弟們借貸也是足夠能維持生活的,何苦在成都過這樣的苦日子呢?”於是,兩個人便一起回到了臨邛,賣掉了他們的全部車馬,買了一家酒店來賣酒。司馬相如讓卓文君主持酒店的買賣,而自己卻穿著下賤的衣服,和僱工們一起在街市裡做洗滌酒器的工作。

  :子路遇難

  當初,衛靈公有個愛姬叫南子。衛靈公的太子蕢聵得罪過南子,因為害怕被殺就逃到國外去避難。衛靈公去世後,夫人想讓公子郢繼位。公子郢不肯從命,說:“逃亡太子的兒子輒還在國內,按照祖宗傳下來的規矩,長幼有序,他應當即位。”於是衛國立輒為國君,這就是衛出公。衛出公繼位十二年,由於不想讓位,他的父親蕢聵始終居住在國外,不能回國。子路當時擔任衛國大夫孔悝管理封土的長官。蕢聵和孔悝密謀推翻衛出公,他設計進入孔悝家裡,跟孔悝收買的黨徒發動叛亂襲擊衛出公。衛出公沒有平息叛亂,只好逃往魯國避難,蕢聵於是就登上了王位,這就是衛莊公。當孔悝發動叛亂的時侯,子路正在外面巡視,聽到這個訊息後急忙趕回來。他碰上子羔正從衛國的城門出來,子羔對他說:“衛出公出走了,城門也已關閉,您還是回去吧,不要白白地惹禍上身。”子路說:“吃人家的飯,就不能在人家受難時袖手旁觀,逃避災難。”子羔還是離開了。恰好有個使者這時要進城,城門打開了,子路便隨之入城。他來到蕢聵處,正好蕢聵和孔悝都在臺上。子路說:“大王怎能任用孔悝這樣卑鄙無恥的人?請准許我將他處死。”蕢聵不答應。子路便要放火燒臺,蕢聵害怕,就讓隨從下來阻擊子路,他們砍斷了子路的帽帶。子路說:“君子死也不能脫掉帽子。”於是繫好帽帶才死去。

  孔子聽說衛國發生內亂,說:“唉呀,仲由死了!”不久,仲由果然死了。因此,孔子說:“自從我有了仲由,就沒有聽到過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