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水利工程原理是什麼

  公元前256年,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率眾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位於四川 成都平原西部都江堰市西側的岷江上,距成都56公里。下面小編給大家說說,供大家閱讀!

  

  首先,李冰和他的兒子二郎沿岷江兩岸進行實地考察,弄清了水情、地勢等情況,制定了治理岷江的規劃方案。鑑於玉壘山阻礙江水東流,常造成東旱西澇.李冰決定鑿穿玉山,把水引向東邊。

  於是李冰就組織了上萬民工,鑿石開山,打響了都江堰工程的頭一炮。因為山石堅硬,開始工程進度很慢。李冰聽取了民工的建議,先在岩石上開些溝槽,放上柴草,點火燃燒,使岩石爆裂,這樣就加快了開鑿進度,終於把玉壘山鑿開了一個20米寬的口子,人們稱它為“寶瓶口”。被分開的玉壘山的末端山頭形狀像大石堆,後人把它稱作“離堆”。

  為了使岷江的水能夠東流,除了開鑿寶瓶口以外,李冰還採取了在江心中構築分水堰的辦法,把江水分成兩支,逼使其中一支流進寶瓶口。

  在修築分水堰的過程中,開始採用在江心拋石築堰的辦法,但是築起的石堰接連幾次都被洪水沖垮了,沒有成功。李冰毫不灰心。他看到岷山盛產大竹,並且受到當地人用竹子蓋房子、編竹籠盛東西的啟示,於是就讓竹工編成長3丈、寬2尺的大竹籠,裝滿鵝卵石,然後一個一個地沉入江底,終於戰勝了湍急的江水,築成了分水大堤。大堤前端形狀像魚頭,因此取名叫“魚嘴”。都江堰“魚嘴”迎向岷江上游,把洶湧而來的江水分成東、西兩股。西股的叫外江,是岷江的正流;東股的叫內江,是灌溉渠系的總乾渠,渠首就是寶瓶口,流經寶瓶口再分成許多大小溝渠河道,組成一個縱橫交錯的扇形水網,灌溉成都平原的千里農田。

  分水堰兩側壘砌大卵石護堤,靠內江一側的叫內金剛堤,外江一側的叫外金剛堤,稱“金堤”。分水堰建成以後,內江灌溉的成都平原就很少有水旱災害了。為了進一步控制流入寶瓶口的水量,在魚嘴分水堤的尾部,又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飛沙堰”溢洪道。飛沙堰也是用大竹籠裝卵石堆築的,堰頂做剄高度適宜。當內江水位過高的時候,洪水就經由平水槽漫過飛沙堰流人外江,以保障內江灌溉區免遭水淹。同時,由於漫過飛沙堰流入外江的水流的漩渦作用,有效地減少了泥沙在寶瓶口前後的沉積。

  都江魚嘴的分水量有一定的比例。春耕季節,內江水量大約佔六成,外江水量大約佔四成。洪水季節,內江超過灌溉所需的水量,由飛沙堰自行溢位。

  寶瓶口是節制內江水量的大門,為了控制內江流量李冰父予製作石人立在江中,作為觀測水位的標尺,要求水位必須維持在石人的肩部以下和腳面以上,所謂“水竭不至足,水盛不沒肩。”現在寶瓶口左側有水尺,一共22畫,每畫相距約一市尺,水深處於11畫時,水量已足夠灌溉區使用,水深處於13-14畫時,表明超過需要了,水就漫過飛沙堰流入外江。

  李冰還做了石犀,埋在內江中,作為一年一度修堰時淘挖泥沙的深度標準。李冰制定的原則是“深淘灘,低築堰”。“深淘灘”是說淘挖淤積在江底的泥沙要深些,以免內江水量過小,不夠灌溉用;低築堰是說飛沙堰的堰頂不可修築太高,以免洪水季節洩洪不暢,危害成都平原。後人把這六個字刻在二王廟的石壁上,非常醒目。

  二王廟是為紀念李冰父子而建的,在內江東岸。歲修的方法是:每年水量最小的霜降時節,在都江魚嘴西側,用榪槎***就是馬紮***在外江截流,使江水全部流入內江,然後淘挖外江,以及外江各灌溉渠道淤積的泥沙。到第二年立春前後,外江已歲修完畢,這時把榪槎移到內江,讓江水流入外江,然後再淘挖內江河槽,進行平水槽和飛沙堰的歲修工程。清明節前、內江歲修完畢,撤除榪槎,開始放水灌溉。過去,每到這時候,都要舉行盛大的傳統放水儀式。成千上萬的人民群眾聚集在江邁觀看放水的盛況,歡慶征服自然的勝利,同時也表達對李冰父子修堰治水的紀念。

  都江堰水利工程構成

  都江堰渠首樞紐主要由魚嘴、飛沙堰、寶瓶口三大主體工程構成。三者有機配合,相互制約,協調執行,引水灌田,分洪減災,具有“分四六,平潦旱”的功效。

  魚嘴分水堤

  “魚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魚嘴而得名,位於岷江江心,把岷江分成內外二江。西邊叫外江,俗稱“金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於排洪;東邊沿山腳的叫內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於灌溉。

  飛沙堰

  “洩洪道”具有洩洪排沙的顯著功能,故又叫它“飛沙堰”。 飛沙堰是都江堰三大組成部分之一,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實它的功用非常之大,可以說是確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災的關鍵要害。 飛沙堰的作用主要是當內江的水量超過寶瓶口流量上限時,多餘的水便從飛沙堰自行溢位;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況,它還會自行潰堤,讓大量江水迴歸岷江正流。另一作用是“飛沙”,岷江從萬 山叢中急馳而來,挾著大量泥沙,石塊,如果讓它們順內江而下,就會淤塞寶瓶口和灌區。 古時飛沙堰,是用竹籠卵石堆砌的臨時工程;如今已改用混凝土澆鑄,以保一勞永逸的功效。自動洩洪,使多餘的內江的水排入外江正流使內江不受洪災。

  寶瓶口

  寶瓶口起“節制閘”作用,是前山***今名灌口山、玉壘山***伸向岷江的長脊上鑿開的一個口子,是人工鑿成控制內江進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持,故名寶瓶口。留在寶瓶口右邊的山丘,因與其山體相離,故名離堆。離堆在開鑿寶瓶口以前,是湔山虎頭巖的一部分。由於寶瓶口自然景觀瑰麗,有“離堆鎖峽”之稱,屬歷史上著名的“灌陽十景”之一。

  自行調控的節制閘,是自流灌溉渠系的總開關岷江是長江上游的一條較大的支流,發源於四川北部高山地區。每當春夏山洪暴發之時,江水奔騰而下,從灌縣進入成都平原,由於河道狹窄,古時常常引起洪災,洪水一退,又是沙石千里。灌縣岷江東岸的玉壘山又阻礙江水東流,造成東旱西澇。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李冰任蜀郡太守***太守相當於專員,或大於專員,小於***,他為民造福,排除洪災之患,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的主體工程是將岷江水流分成兩條,其中一條水流引入成都平原,這樣既可以分洪減災,又達到了引水灌田、變害為利。為此,李冰在其子二郎的協助下,邀集有治水經驗的農民,對岷水東流的地形和水。

  經過實地勘察,李冰決心鑿穿玉壘山引水。在無火藥***火藥發明於東漢時期,即公元25年至220年間***不能爆破的情況下,他以火燒石,使岩石爆裂***熱脹冷縮的原理***,大大加快了工程進度,終於在玉壘山鑿出了一個寬20公尺,高40公尺,長80公尺的山口。***低水位每秒流速3公尺,高水位每秒流速6公尺***因形狀酷似瓶口,故取名“寶瓶口”,把開鑿玉壘山分離的石堆叫“離堆”。

  寶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後,雖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東地勢較高,江水難以流入寶瓶口,李冰父子率眾又在離玉壘山不遠的岷江上游和江心築分水堰,用裝滿卵石的大竹籠放在江心堆成一個狹長的小島,形如魚嘴,岷江流經魚嘴,被分為內外兩江。外江仍循原流,內江經人工造渠,通過寶瓶口流入成都平原。

  為了進一步起到分洪和減災的作用,在分水堰與離堆之間,又修建了一條長200公尺的溢洪道流入外江,以保證內江無災害,溢洪道前修有彎道,江水形成環流,江水超過堰頂時洪水中夾帶的泥石便流入到外江,這樣便不會淤塞內江和寶瓶口水道,故取名“飛沙堰”。飛沙堰的設計運用了迴旋流的理論。

  為了觀測和控制內江水量,又雕刻了三個石樁人像,放於水中,讓人們知道“枯水***低水位***不淹足,洪水***高水位***不過肩”。還鑿制石馬置於江心,以此作為每年最小水量時淘灘的標準。

  都江堰截流

  2002年11月13日上午11時25分,備受矚目的都江堰內江古法截流成功。都江堰內江段首次“整容大手術”正式拉開序幕。

  都江堰此次截流仍採用了已有千年歷史的傳統工藝,以榪槎、竹籠、碗兒兜等為工具。榪槎的構造為一木三足架,以許多三足架連線成排列,上邊滿裝上卵石泥土,在魚嘴構成一完美的擋水壩。碗兒兜為裝滿卵石德竹筐。這種古老的截流方式可就地取材、使用靈活、功效頗高,而費用僅為現代化拋石圍堰截流的1/3。都江堰灌區內江段已經10年未斷流,內江總幹道河段存在一定的淤積,沿岸大量渠道及供水設施陳舊,已影響到寶瓶口引水,需要清淤維修。
 

都江堰水利工程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