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稱對史記的評價是什麼

  《史記》原名《太史公書》,後世通稱《史記》,是中國西漢時期的歷史學家司馬遷編寫的一本歷史著作。今日《史記》的版本,與司馬遷的原稿差別很大。東漢明帝、魏明帝曹睿等君主都曾痛批司馬遷誹謗漢武帝。例如班固在他的著作《典引》稱,永平十七年某日,漢明帝曾在雲龍門召見他、傅毅、賈逵、杜矩、展隆及郗萌等人,派個宦官拿了篇司馬遷的《秦始皇本紀》,詢問他們是否覺得司馬遷的史論有不對的地方,班固指司馬遷引述賈誼《過秦論》:“假設子嬰有中人之才,秦的社稷還可以保住”,這番話相當有問題。

  魯迅對它讚譽有加,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魯迅大概是從它的歷史價值和文學價值兩個方面來評價的。“史家之絕唱”是指其歷史價值,“無韻之離騷”乃指《史記》的文學價值。

  《史記》是一部傳記文學名著,有著很高成就的文學優勢。它繼承了《詩經》、《離騷》以來的現實主義精神,繼承了先秦散文語言生動準確、敘事簡練明達的優秀傳統,奠定了史傳文學的堅實基礎,在散文發展史上樹立了新的里程碑。司馬遷具有高度的駕馭語言的本領,尤其善於刻畫人物的性格,塑造形形色色具有典型意義的歷史人物形象。這些人物形象,上自皇帝,下至平民百姓,人各一面,既有共性,又有個性,血肉豐滿,使讀者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從而也使當時的歷史得以生動地再現。司馬遷還十分講究文章的結構,使一幅幅廣闊的社會生活圖卷有層次地展開,引人入勝,有著高度的藝術魅力。這時,從《史記》中選出的人物及其故事,按原著的次第排列。這些章節,固然是《史記》的精華所在,但遠不是它全部精華。

  而且,司馬遷不囿於聖人是非,十分尊重歷史事實,所以在評價人物、論斷史事方面比較高明,為其他封建史家所不及。比如,他充分肯定了我國第一次大規模農民起義的領袖陳勝、吳廣,把陳勝寫入世家。又如項羽,雖然他最終兵敗身亡,並沒有建國稱帝,但是在秦、漢之際約有四五年的時間裡,“政由羽出”,他的實際地位相當於皇帝。司馬遷不以成敗論英雄,而是從歷史實際出發,專為他列了《項羽本紀》。至於社會的其他階層中,那些在國家危險時挺身而出的人物,那些不畏強暴、為維護國家尊嚴而視死如歸的人物,雖然他們社會地位很低,司馬遷照樣為他們立傳。司馬遷不對一些統治者的昏庸暴虐,大膽圓心揭露和鞭撻學習《史記》不僅讓懂得歷史,明白事理;而且橫溢的文才足以讓你終身受用。

  這一切的一切成就了這部史家絕唱,無韻離騷!所以魯迅這一句話,司馬遷的《史記》也是當之無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