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治之亂的影響有哪些

  平治之亂是發生在保元之亂之後的一場叛亂,那麼你瞭解平治之亂嗎?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平治之亂的影響,讓我們一起來了解。

  平治之亂的影響

  在保元之亂後,日本武士階層已經開始參與到皇室糾紛中,雖然平治之亂在表面上看是平清盛和源義朝的矛盾,但是究其根本還是武士階層的矛盾和各自的利益衝突。

  在平治之亂中,白河院和公家的權利都受到衝擊,但是最主要的是天皇和上皇的權利都被大大削減,這也是平治之亂最主要的影響。因為皇室權利的削弱,武士階層的地位開始越來越高,平氏家族就是這樣的一個武士階層。雖然平氏家族地位越來越高,但是平氏家族暫時還沒有要拋棄公家自己建立政權的意思。不是平氏家族不想建立政權,而是還需要一次大的革命來催化一下,縱觀朝廷,唯一能和平氏家族抗衡的就是源氏。

  源氏和平氏之間還有一些舊仇,源賴朝的哥哥和父親就是死在平氏家族手中,所以源氏和平氏註定要有一場大戰,而平治之亂就為他們提供了一個絕妙的機會。所以從一定角度來說,平治之亂其實也可以算作是拉開了源平合戰的序幕,平治之亂後,平氏就光明正大開始霸權,這也就代表武士階層的地位又有了一個質的飛越。

  平治之亂的簡介

  平治之亂簡介中提到平治之亂是發生在保元之亂之後的一場叛亂,平治之亂髮生於公元1159年,參戰的主要是平氏家族和在保元之亂中立下大功的源氏家族的首領源義朝。

  保元之亂後,平清盛得到後白河天皇的重用,仕途之路暢通無阻,而同樣在保元之亂中立下功勞的源義朝卻沒有得到重用,於是源義朝心中十分惱火,看到平清盛的官位逐漸比自己高,源義朝忍不住了,於是便開始計劃叛變。而且白河天皇后來漸漸開始退居上皇,並開啟後白河院政,在後白河政院中得到重用的依然不是源義朝,而是在保元之亂中打敗過崇德上皇的信西,平清盛和信西在不知不覺中就成為了擁護後白河上皇的院政派。這就讓源義朝心中的怒火又竄升了一大截。在公元1159年十二月,平清盛離開京都去參拜神社,這時候源義朝抓住機會,聯合藤原賴長等人舉兵造反,首先便是將後白河院控制住,上皇和天皇都被拘禁,隨後便直接殺死後白河院中的眾多大臣,包括一些天皇的親信,連藤原信西都被殺害了。

  在途中的平清盛聽說源義朝發生叛亂之後,立馬趕回京都召集軍隊,準備奪回上皇。後來平清盛成功擊敗源義朝,並殺死藤原信賴,而源義朝在逃跑的時候被自己的部下殺死,源氏家族剩下的人不是被流放就是被寄養在寺廟。平治之亂後,平氏家族就開始獨攬政權,因為這場叛亂髮生在後白河天皇平治元年,所以被稱為平治之亂。

  平治之亂的人物簡介

  第78代天皇:二條天皇

  二條天皇是後白河天皇的長子。他9歲時跟隨叔父覺性法親王習佛,4年後被立為皇太子。

  後白河天皇自己退居上皇地位,開後白河院政。後白河上皇重用曾協助他的“保元之亂”中挫敗崇德上皇的藤原信西,此舉引起院廳輔臣藤原信賴的嫉恨,他與二條天皇的外戚藤原經宗、藤原惟方結為反院政集團。在平定保元之亂中立有大功的武士源義朝因未受重用也參加到其中。受到後白河上皇重用的武士平清盛和藤原信西則形成擁護後白河上皇的院政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