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圭復國的歷史事件介紹

  拓跋珪是北魏的開國皇帝,那麼你瞭解拓跋圭復國是在怎麼回事嗎?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拓跋圭復國的歷史簡介,希望能幫到你。

  拓跋圭復國的歷史1:建立北魏

  公元383年,苻堅於淝水之戰中戰敗,其後國中大亂,劉庫仁助秦軍對抗後燕,但於次遭慕輿文夜襲殺害,其弟劉頭眷代領其眾。公元385年,劉庫仁之子劉顯殺頭眷自立,又想要殺拓跋珪。劉顯弟劉亢埿的妻子是拓跋珪的姑姑,並將劉顯的意圖告訴賀氏。劉顯謀主樑六眷是拓跋什翼犍的甥子,也派部人穆崇、奚牧將此事密報拓跋珪。賀氏於是約劉顯飲酒,將其灌醉,讓拓跋珪與舊臣長孫犍、元他等人乘夜逃至賀蘭部。不久,劉顯部中內亂,賀氏得以到賀蘭部與拓跋珪等會合。但其時賀氏弟賀染干忌憚拓跋珪得人心,曾試圖殺害他,但都因尉古真告密及賀氏出面而失敗。而拓跋珪的堂曾祖父拓跋紇羅及拓跋建就勸賀蘭部首領賀訥推拓跋珪為主。

  公元386年2月20日***登國元年正月六日***,拓跋珪得到以賀蘭部為首的諸部支援在牛川大會諸部,召開部落大會,即位為代王,年號登國。拓跋珪任用賢能,勵精圖治,重興代國。即位不久,便移都代國原都盛樂,並推動農業,讓人民休養生息。同年四月,改稱魏王,改國號為魏,史稱北魏。

  拓跋圭復國的歷史2:北魏之初

  五月,拓跋珪車駕遊幸陵石。護佛侯部帥侯辰、乙弗部帥代題叛走。諸將前往追趕,拓跋珪說:“侯辰等世修職役,雖有小愆,宜且忍之。當今草創,人情未一,愚近者固應趑趄,不足追也。”

  北魏建立時四周有強敵環伺,北有賀蘭部、南有獨孤部、東有庫莫奚部、西邊在河套一帶有匈奴鐵弗部、陰山以北為柔然部和高車部、太行山以東為慕容垂建立的後燕及以西的慕容永統治的西燕。因為叔父拓跋窟咄為了爭位與劉顯勾結,企圖取拓跋珪而代之形成內部不穩,於桓等人意圖殺害拓跋珪以響應窟咄,莫題等人亦與窟咄通訊。拓跋珪殺死於桓等五人,赦免莫題等七姓,但都因恐懼內亂而往依賀蘭部,借陰山作屏障防守,又派人向後燕求援。

  公元386年十月,拓跋窟咄逼近,部眾惶恐不安。慕容垂之子慕容麟帶領的後燕援軍此時仍未到,於是先讓北魏使者安同先回去,讓魏人知燕軍已在附近,穩定人心。拓跋珪於是領兵會合後燕援軍,在高柳大敗拓跋窟咄。窟咄帶領殘兵敗將西逃,依附鐵弗部,被鐵弗部首領劉衛辰殺死,拓跋珪接收其部眾。十二月,後燕任命拓跋珪為西單于,封上谷王,但拓跋珪不受。

  公元387年,拓跋珪與後燕聯手擊敗劉顯,逼劉顯出奔西燕。六月,拓跋珪又於弱落水大敗庫莫奚部;八月在馬邑南親征劉顯,追至彌澤,大敗其軍,顯向南投奔慕容永。秋八月,拓跋珪再次親征劉顯。 公元388年***登國四年***,拓跋珪大破高車諸部。公元3******登國五年***,拓跋珪又西征高車袁紇部,並在鹿渾海大敗對方,俘獲人口及牲畜共計二十多萬。不久更聯同慕容麟所率的後燕軍進攻賀蘭部、紇突鄰部及紇奚部,後兩者向北魏請降。七月,賀蘭部遭鐵弗部攻擊,賀訥於是向北魏投降求援,拓跋珪於是領兵去救援,擊退鐵弗,並將賀訥等人遷至東界。

  拓跋珪進擊高車諸部,唯獨柔然不肯降魏,遂於登國七年***391年***進攻柔然。柔然當時率眾退避,拓跋珪追擊,軍糧用盡後以備乘戰馬作軍糧,終在南床山追及,並俘獲其一半部眾。接著拓跋珪繼續派兵追擊餘部,逼令首領縕紇提投降。同年,拓跋珪進攻鐵弗,直攻代來城,擒獲直力鞮,衛辰被部下殺害。拓跋珪更盡誅劉衛辰宗族共五千多人,將屍體丟在黃河中。 此戰後,黃河以南諸部都向北魏投降。北魏至此亦已擊敗大部份強鄰,國力亦大增。

  拓跋圭的早年經歷

  拓跋珪是昭成帝拓跋什翼犍的嫡孫,獻明帝拓跋寔之子,母獻明皇后賀氏。公元376年,前秦滅代國,拓跋珪將要被強遷至秦都長安,但代王左長史燕鳳以拓跋珪年幼,力勸前秦天王苻堅讓拓跋珪留在部中,稱待拓跋珪長大後為首領,會念及苻堅施恩給代國。苻堅同意,拓跋珪得以留下。當時,代國舊部由劉庫仁及劉衛辰分掌,拓跋珪母賀氏帶拓跋珪、拓跋儀及拓跋觚從賀蘭部遷至獨孤部,與南部大人長孫嵩等人同屬劉庫仁統領。劉庫仁本也為南部大人,拓跋珪等人到後仍盡忠侍奉他們,並沒有因代國滅亡、自己改受前秦官位而變節,又招撫接納離散的部人,甚有恩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