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好漢中的***

  水滸傳的108大將中的十大窩囊無能之人都有誰?趕緊一起來看看下面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相關資訊,看完本文也許你的疑問就有答案了。

  :

  《水滸傳》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其中引人入勝的情節描寫,使得很多人痴迷。全書主要描寫了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位好漢梁山聚義、接受招安、四處征戰的壯志故事。

  然而,在看似勇猛、各有所長的108位好漢中,卻有一些漢子們名不副實。那麼,這些人是酒囊飯袋的庸才?還是實力沒有發揮出來?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

  NO.10 險道神鬱保四

  險道神鬱保四是青州地面強人、盜賊,兩次搶奪梁山馬匹,綽號險道神。梁山軍攻打曾頭市時,經宋江勸說,反戈曾頭市,後上梁山。坐第105把交椅,為山寨掌管監造諸事十六頭領之一,地煞七十二星之一,星號地健星。專一把捧帥字旗。

  這險道神鬱保四在書中只提到是個奪馬的強盜,除了長得高大,一直也不見有什麼武藝。上梁山後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和霍閃婆王定六一起下書,去勸降董平。結果被董平各打了二十大棍,哭告宋江去了。最後打方臘時被飛刀殺死,他到梁山來,未立寸功。

  NO.9 雲裡金剛宋萬

  宋萬是梁山泊的元老,因為高大威猛,所以人稱“雲裡金剛”。早先和王倫、杜遷佔梁山為王,武藝平常。王倫被林沖殺後,宋萬仍留在梁山,被封為步軍將校第十名,是梁山第八十二條好漢。隨盧俊義、宋江征戰遼國。隨宋江征討方臘時,宋萬在宋江智取潤州城一役中,於亂軍中被箭射死,馬踏身亡,追封為義節郎。是梁山第一位戰死的好漢。

  NO.8摸著天杜遷

  杜遷是梁山泊的元老,第一個上梁山的好漢,因為身長猿臂,人稱“摸著天”。早先同王倫、宋萬、朱貴一齊佔山為王,本事平平,武藝一般。林沖火併王倫後,杜遷在晁蓋手下擔任頭目,被封為步軍將校第十一名,排梁山第八十三條好漢。征討方臘時,杜遷於亂軍之中被亂箭射於馬下,馬踏而亡。是最後一個戰死的梁山好漢。

  NO.7 活閃婆王定六

  王定六因為走跳得快,被喚作喚做活閃婆王定六,平生只好赴水使棒,多曾投師,不得傳受,便在江邊與其父賣酒度日,上山前為揚子江邊酒店老闆。父子倆每日接待八方賓客、三教九流。後來王定六常聽人說到梁山泊宋頭領替天行道,不害良民,對梁山泊一直很嚮往。后王定六父子跟著張順上了梁山。在梁山上擔任梁山駐北山酒店迎賓使兼訊息頭領,徵方臘時戰死,死後追封義節郎。

  NO.6 小霸王周通

  周通是青州人,綽號"小霸王“,早先在桃花山落草為王,因外表酷似項羽,人稱“小霸王”,使一杆走水綠沉槍。上梁山後,周通被封為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第十六名,排梁山好漢第八十七位,星號地空星。征討方臘時,周通陣亡。

  小霸王周通不僅人品低劣,搶良家女兒,而且武功也極為不濟,曾被魯智深一頓老拳,打得聲喚不止。周通武功之不濟可見,最後竟然一招就被厲天閏殺了。

  NO.5 白日鼠白勝

  白勝是梁山一百單八將之一,綽號“白日鼠”。白勝原來只是個閒漢,後來和晁蓋等好漢一起智取生辰綱。案發後白勝被何濤、何清兄弟抓捕,熬不過苦刑,供出了晁蓋等人。後來白勝在晁蓋、吳用派出的梁山人馬配合下逃出後,上了梁山。

  白勝跟隨梁山人馬,參與了徵遼、徵田虎、徵王慶、徵方臘的戰爭。大多數時候,他在軍中的身份只是眾多偏將中的一員,但是也偶然有一些驚險的戰鬥經歷,例如在徵遼時,白勝為了報信,曾經從山頂上滾下來。雖然與樂和、時遷、段景住合稱梁山“四大密探”,但卻是四人中最不出彩的一人。

  NO. 4、3 毛頭星孔明、獨火星孔亮

  孔亮是孔明的弟弟,殺本村財主後佔據白虎山落草。兄弟倆攻打青州救叔叔,孔明被呼延灼所捉。孔亮向武松、魯智深求救,魯智深聚集三山人馬攻打青州,又讓孔亮去梁山泊求救。後上梁山入夥,宋江領兵馬一起打下青州,孔亮同哥哥一起,做了梁山守護中軍步軍驍將,是梁山第六十三條好漢。征討方臘時孔亮隨三阮打常熟, 落水而死。

  在孔亮與武松的廝打中,比西門慶被打的還要慘。再看看這二人拜的師父,卻是宋江,宋江還點撥他兩個的槍棒,兩人的水平可想而知。

  NO.2 金眼彪施恩

  施恩本是富家子弟,父親是老管營,自小錦衣玉食,吃喝享受慣了,哪裡有半分真實本事。讓蔣門神一頓拳腳,打得包了頭,吊著胳膊,兩個月不得起床。本領之低微,自不必多言。徵方臘時,方才兩軍惡戰,施恩就率先掛了。人說“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兩軍陣中,本領高低自然體現。

  NO.1 鐵扇子宋清

  宋清是梁山泊頭領宋江的弟弟。上梁山聚義後,排名76位,綽號鐵扇子,星號地俊星。掌管排設筵席之事。

  全書中並沒有見過宋清有一場廝打,半句計謀,只是整日負責安排酒席,整個一司務長的頭銜,可謂酒囊飯袋,能入天罡地煞之列,無非靠宋江的關係罷了。這廝得宋江照顧,從不上陣殺敵,徵方臘時,一百零八將死傷大半,他倒是可以全身歸來。

  《水滸傳》中誰最厲害:

  施耐庵筆下的“水滸群雄”,武藝可謂各有千秋,人物塑造也各有不同,像天生神力的花和尚魯智深倒拔垂楊柳,像武松景陽岡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等等,充分體現了他們的高超武藝,也塑造了一個精彩炫目的“功夫世界”,相比“金庸群俠”的神化與虛幻,《水滸傳》可謂較為真實地展示了中國功夫***傳統武術***的魅力,不少人感嘆:“梁山功夫,可比少林!”

  說到這裡,那麼誰才是“水滸群雄”中的第一武王?筆者認為“玉麒麟”盧俊義當屬其首。盧俊義是我國著名古典小說《水滸傳》中的經典人物形象之一,因為相貌豐偉、武藝高超而得到“玉麒麟”的雅號,祖居北京大名府,原來是河北大名府富商,後來成為梁山第二首領。有句話叫藝高人膽大,盧俊義就是這句話的典型代表,他這種性格既讓他成為一名驍勇的戰將,又多次由於盲目自信而使自己陷入危險的境地。

  首先說他這種性格的好處,在戰鬥中,不管身處何種危險的境地,盧員外幾乎沒有低頭的時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戰大遼的時候,一次盧員外中了敵人的計,使得他的部隊被從中間斷開,他本人也被包圍在了敵軍之中,大遼四員大將一起來取盧俊義的人頭,我看到這的時候很為盧員外擔心,沒想到盧俊義真的是無比強悍,抖擻精神秒殺一員大將,其他三員大將也被盧俊義的武藝驚呆了,落荒而逃。

  但他過於迷信自己的武藝不可戰勝,當初在被勸上梁山落草為寇時,他立刻顯示出一絲輕蔑,以為梁山的那幫垃圾能把我盧俊義怎麼樣,結果吃了大虧。後來也有一次出兵之前燕青曾提醒盧俊義不要親自出馬,很危險,但盧俊義依仗個人武藝超群,只當耳旁風,要不是小乙哥智勇雙全,盧大員外的這條命就沒了。盧俊義的這種驕傲不像李逵之流那麼張狂,但的確是發自內心的而且是超強的自信***李逵那種人看起來天不怕地不怕,其實一旦被人家焦挺摔了兩跤馬上沒脾氣了***,從武將的角度來講,這是一種很優秀穩定的心理素質,有利於武力的發揮,但從統帥的角度來講,又是一種隱患。

  盧俊義雖身不入官籍,僅是一個在野的“員外”,卻“位卑未敢忘憂國”,以天下為己任,練就一身武藝,為的是“殫赤心報國,建立功勳”。然而,盧俊義是不幸的,儘管他名震京師,宋王朝卻偏偏不用他。在一個充斥著貪官汙吏的朝廷裡,是斷斷容不得有真才實學的剛直之士的。盧俊義中了吳用的計謀後被逼上梁山,誓死不願落草,他說:“生為大宋人,死為大宋鬼!”可見他的正統思想還是很重的,雖然“大宋”並沒把他看在眼裡,他卻對“大宋”一往情深。

  盧俊義被梁山好漢救上山後,坐了第二把交椅,在後來的幾次大戰役中,盧俊義獨當一面,成了宋江的得力助手。所以,後來蔡京、童貫、高俅、楊戩四個奸佞認為:“先對付了盧俊義,便是絕了宋江一隻臂膊。這人十分英勇,若先對付了宋江,他若得知,必變了事,倒惹出一場不好。”可憐玉麒麟,終為奸賊所害。而他依然天真地想著會得到封妻廕子、青史留名,可惜落得了一箇中毒落船溺水而死的悲慘結局。雖然這樣,也並沒有掩蓋他的絕世武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