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家關漢卿的號是什麼

  關漢卿是元末明初的戲曲創作的大家,被尊為“元曲四大家”之首,那麼關漢卿號什麼?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關漢卿號什麼,希望對你有幫助!

  關漢卿號什麼

  關漢卿是金末元初的戲曲大家,歷史上有“曲聖”之稱,號“已齋”,對於關漢卿的號歷史上有很多說法,有人認為“已齋”是“一齋”的筆誤,也有人說其實關漢卿號是“已齋叟”。關於這個問題至今沒有一個準確的說法。

  王國維認為關漢卿可能不是真正的名字,應該是字漢卿,“關漢卿,不知其為名或字也。”1957年有學者發現《析津志》裡記載:“關一齋,字漢卿”,由此認為可能關漢卿的漢卿是字,而並非是名字,而且史書記載在元代的時候大多數的戲曲家都在作品中以字作為署名,所以關漢卿可能只是作者的字,而不是真正的名字。更多的學者認為漢卿只是作者的字,之所以取這樣的字可能是為了顯示自己的民族氣節。古人已去矣,對於其到底是什麼名字,什麼字,以及號為何,只能是通過存世著作的點滴記載去考究,但是史書記載是否準確又是一個值得商榷的問題。

  關漢卿號已齋,對於已齋這個號,目前記載的有五種說法:乙齋、一齋、已齋、己齋、巳齋。後兩種可能是筆誤才出現的。《錄鬼簿》收錄了大量的關漢卿的作品,在其中稱關漢卿為“已齋叟”,而《析津志》又稱關漢卿為“一齋”,所謂很多人認為也許漢卿有兩個號。也有人認為兩本書記載的不是一個人,一個是戲劇家關氏名漢卿,一個是號一齋的另一個人,屬於金代名宦。

  關漢卿的代表作

  關漢卿作為“元曲四大家”之首,流傳至今的作品非常多,其中代表作當屬現在還在傳唱,甚至可以說是人盡皆知的《竇娥冤》,如果一定要說關漢卿的代表作的話,那麼《竇娥冤》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代表作之首。另外其他現在仍在傳唱的有《救風塵》、《望江亭》、《拜月亭》、《魯齋郎》、《單刀會》、《調風月》等。

  《竇娥冤》講述了竇娥被無賴張驢兒設計陷害,被貪官不分青紅皁白冤枉致死的故事。“斬竇娥”一折是全劇的高潮部分,至今仍然被群眾廣泛的傳唱,“斬竇娥”一折採取了浪漫主義的寫法,竇娥發下三重誓願,要讓血濺白綾,六月飄雪,大旱三年來證明竇娥冤。結果三樁誓願樁樁實現。後來竇娥沉冤得雪讓人稱快。

  《救風塵》講述了機智勇敢的趙盼兒如何從無賴周舍那裡救出結義姐妹宋引章的故事,體現了強烈的呼喚英豪出現的心願,體現了底層人民對統治階層的反抗。

  《望江亭》講述了才貌雙全的譚記兒如何在望江亭設計對付權貴楊衙內的故事,體現了譚記兒的智勇雙全,同時也體現了人民呼喚英雄出現,反抗統治階級的強烈願望。

  關漢卿的作品體現了人民的美好願望與對邪惡勢力的鬥爭,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所以才能夠得到廣大人民的喜愛,獲得廣泛的流傳。其代表作更是體現了這一點,傳唱至今。

  關漢卿詩詞介紹

  風飄飄,雨瀟瀟,便做陳摶睡不著。懊惱傷懷抱,撲簌簌淚點拋。秋蟬兒噪罷寒蛩兒叫,淅零零細雨打芭蕉。——《大德歌·秋》這是關漢卿在元成宗大德年間寫成的小令,大德歌總共有十首,可以說都是非常好的寫景寓情的作品。這首小令從景開始講到情,又從情轉為景,情景交融,形象細膩的刻畫了盼人未歸,心中懊惱,思緒煩亂的情境,“風飄飄,雨瀟瀟”這種景讓人容易引起思念之情,而思念之情,悲傷之情又因為“秋蟬兒噪罷寒蛩兒叫,淅零零細雨打芭蕉”這樣的情境更加的深刻。可以說是一首非常精妙的詞。其中的“淅零零細雨打芭蕉”更是被很多文人屢次延伸運用,形成了現在的“雨打芭蕉”。

  雪粉華,舞梨花,再不見煙村四五家。密灑堪圖畫,看疏林噪晚鴉。黃蘆掩映清江下,斜纜著釣魚艖。——《大德歌·冬景》在這首描寫冬天景色的小令裡,簡單的幾句就在我們眼前呈現出一副冬雪紛飛的冬景,其中的“煙村四五家”更是流傳甚廣,“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就是從這首小令借用而來。可見關漢卿詩詞對後人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

  關漢卿堪稱一代文豪,其作品的文學、藝術和社會價值已經得到了全世界的認可,越是深入的瞭解關漢卿,就越是感覺到他的才華橫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