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滅六國肥之戰簡介

  肥之戰是秦王政十四年***公元前233年***,在秦滅六國的戰爭中,名將李牧率趙軍在肥***今河北晉州西***大敗秦軍的截擊戰。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秦王政十四年初,秦將桓齮率秦軍進逼邯鄲,趙王 遷急命北部邊防名將李牧為,率所部南下,指揮全部趙軍抗擊秦軍。李牧率邊防軍主力與邯鄲派出的趙軍會合後,在宜安附近與秦軍對峙。李牧先是採取築壘固守,伺機反攻的方針,乘機一舉襲佔秦軍大營,俘獲全部留守秦軍及輜重。又部署一部兵力由正面阻擊撤回的秦軍。經激烈戰鬥,大敗秦軍。桓齮僅率少量親兵衝出重圍,畏罪逃奔燕國。

  秦滅六國肥之戰戰役經過

  秦王政十三年,秦軍在平陽大敗趙軍。秦 王政十四年初,秦將桓齮又率軍東出上黨,越太行山深入趙國後方,大破趙軍,斬首十萬,殺趙將扈輒,攻佔了赤麗、宜安***今河北葶城西南***。秦軍進逼邯鄲,趙王遷急命北部邊防名將李牧為,率所部南下,指揮全部趙軍抗擊秦軍。李牧率邊防軍主力與邯鄲派出的趙軍會合後,在宜安附近與秦軍對峙。他認為秦軍連續獲勝,士氣甚高,如倉促迎戰,勢難取勝。遂採取築壘固守,避免決戰,俟敵疲憊,伺機反攻的方針,拒不出戰。面對趙軍堅壘,桓齮認為,秦軍遠出,不利持久。他率主力進攻肥下,企圖誘使趙軍往援,等趙軍脫離營壘後,將其擊殲於運動之中。洞悉敵情,不為所動。當趙將趙蔥建議救援肥下時,他說“敵攻而我救,是致於人”,乃“兵家所忌”。秦軍主力去肥後,營中留守兵力薄弱;又由於多日來趙軍採取守勢,拒不出戰,秦軍習以為常,疏於戒備。李牧遂乘機一舉襲佔秦軍大營,俘獲全部留守秦軍及輜重。李牧判斷桓齮必將回救,遂部署一部兵力由正面阻擊敵人,將主力配置於兩翼。當正面趙軍與撤回秦軍接觸時,立即指揮兩翼趙軍實施鉗攻。經激烈戰鬥,大敗秦軍。桓齮僅率少量親兵衝出重圍,畏罪逃奔燕國。

  秦滅六國肥之戰歷史意義

  肥之戰,秦軍挾大勝之威而來,李牧則可謂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面對號稱野戰天下無敵的秦軍,李牧在戰略上採取避其精銳、擊其惰歸之策。當敵軍識其意圖,企圖圍點打援誘時,李牧將計就計,用圍魏救趙,釜底抽薪之策,攻其必救。在交戰時,又採取正面阻敵,兩翼包抄的戰術,全殲秦軍。整個戰爭程序中,李牧牢牢掌握戰場主動權,揚長避短,最終大獲全勝。這是圍魏救趙的典型戰役。憑藉此戰,李牧獲封武安君。

  秦滅六國肥之戰評價

  是圍殲戰的範例。此戰,李牧在戰略上採取避其精銳、擊其惰歸之策。當得知敵軍識其意圖,誘其出戰,全殲於野時,遂將計就計,用圍魏救趙之策,攻其必救。在交戰時,又採取正面阻敵,兩翼包抄的戰術,全殲秦軍。這是一個圍魏救趙的典型戰

  秦滅六國肥之戰相關人物

  李牧,***前?—前229***不戰則已,一戰必勝。戰國末年趙國的良將。

  李牧曾經久居趙國北邊代、雁 門,防備匈奴。他有自行置吏的方便,稅收都歸幕府,為士卒的費用。每天殺幾頭牛饗戰士,練習騎馬射箭。他制訂約束說:“匈奴入邊來劫掠,趕快將畜產收入堡壘,有敢於捕虜匈奴的人斬首!”匈奴每次入侵,皆防守嚴密,而不敢戰。這樣連續幾年,趙王責備李牧,他還是照舊。趙王惱怒,使別將來代替他領兵。結果,屢次出戰皆不利,傷亡很多,邊地不得耕種、畜牧。趙王復請李牧出任邊將。李牧稱說有病,閉門不出。一再懇求,才勉強答應說:“大王一定要任命我,必須仍用我的老辦法。”趙王只得答應了。

  李牧至邊地,重申舊約。匈奴幾年入邊,無所得,但終究以李牧為怯懦。邊地士兵屢得賞賜而不用,皆願一戰。於是李牧從全軍中選車得千三百乘,選騎得萬三千匹,射手十萬人,皆勒令演習戰鬥。當匈奴小股入邊時,佯敗不勝,丟棄數千人,恣其殺掠。單于聽到這一情況,統率大軍侵入趙國邊境。李牧多布令人莫測的陣勢,開展左右翼的攻擊,大破匈奴軍,殺十餘萬騎,破東胡,降林胡,單于逃跑。此後十多年,匈奴不敢接近趙國邊境。

  李牧不戰則已,一戰必勝。

  公元前243年,廉頗已離趙去魏,趙王以李牧為將而攻燕,取武遂、方城。

  公元前235年***趙王遷二年***,秦進攻趙。趙以李牧為大率兵反攻,大破秦軍於肥。李牧因功被封為武安君。公元前229年***趙王遷七年***,秦大舉攻趙,王翦率領上黨郡兵卒直下井陘,楊端和率領河內兵卒進圍趙都邯鄲。趙派李牧、司馬尚帶領大軍抵禦。趙王寵臣郭開受了秦國賄賂,造謠說李牧、司馬尚謀反。趙王因此改用趙蔥和顏聚代替李牧、司馬尚。李牧不受命,趙王使人隱微捕得,並殺了李牧,廢司馬尚。李牧臨死,哀嘆:“趙將亡!”李牧死後的第二年,王翦大破趙軍,俘虜趙王遷。趙滅亡。

  司馬遷對李牧的冤死,感嘆憤慨,他說,趙王“遷素無行,信讒,故誅其良將李牧,用郭開。豈不謬哉!”李牧、廉頗、白起、王翦為戰國四大名將,大都沒有好結局,李牧一死,趙國再也沒有可用的大將了。漢文帝后來感嘆得不到廉頗、李牧那樣的大將,以解除匈奴的憂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