崤之戰是怎樣引起的

  戰國時期,群雄並起,戰火不斷,崤之戰就是當時一場非常轟動的戰役。那你知道崤之戰的起因嗎?下面是有崤之戰的起因,歡迎參閱。

  崤之戰的起因

  在當時,西方的秦國已經比較強大,想要東進參與到中原的爭霸之中,為了能夠達成這一目的,秦穆公積極的交好晉國,幫助晉文公登基,晉國在晉文公的治理之下逐漸變得繁榮,但是也是因此雙方之間有了矛盾,因為晉國是秦國東進的第一道障礙,本來秦穆公是打算交好晉國,然後藉助晉國插手中原的,但是隨著晉國的強大,晉國對於秦國的防範也越來越多。後來更是出現了著名的燭之武退秦師,使得雙方的結盟出現了裂痕。

  後來鄭文公和晉文公都去世了,而當年留在鄭國的杞子、逢孫、楊孫等士大夫也頗受重用,因此他們發來訊息稱可以趁著這個時機攻打鄭國,裡應外合之下,鄭國必滅,但是當時秦國和鄭國千里之遙,途中很容易就暴露了,鄭國因此做好了準備,而得之這個訊息的晉國就在秦軍回國的必經之路崤山一帶設下埋伏,等到秦軍無功而返的時候出手,全殲了秦軍。同時俘虜了三個。

  之後在晉文公夫人的幫助下,這三個秦將最後回到了秦國,秦穆公沒有責怪他們,反倒是繼續任用他們。之後秦國和晉國交惡,先是有秦國大將孟明伐晉失敗,後來秦穆公親自領兵出征,過河而焚舟,結果一路打到了晉國的王官,晉人不敢出來,秦軍就轉頭去了崤山,祭奠當年戰死的將士們。

  秦晉崤之戰簡介

  秦晉之間的崤之戰是春秋時期一場非常重要的戰役,當時是齊桓公已經去世,齊國稱霸的時代過去,而晉國在晉文公的帶領之下趁機崛起,成為了中原霸主,而這個時候南方的楚國依舊強大,西方的秦國也蠢蠢欲動,所以晉國和秦國一直交好,以避免南抗楚國,西對秦國的艱難處境,而崤之戰就改變了這一格局。

  早在前630年的時候,秦晉就約好一起攻打鄭國,因為鄭國和秦國不接壤,所以約好打下鄭國之後,晉國把自己的焦瑕之地給秦國,這正好符合秦國東進入中原的戰略目的,所以秦國同意了。但是碰上燭之武,他像秦穆公痛陳利弊,認為鄭國滅亡只會便宜了晉國,而秦晉相接,一旦晉國強大起來,危險的就是秦國,於是秦穆公留下了幾個士大夫,自己就回去了。雖然晉文公覺得自己深受秦國大恩還未報所以沒有和秦國交戰,但是這件事也讓雙方的結盟變得不再牢固。

  後來鄭文公、晉文公相繼去世,秦穆公覺得這是攻打鄭國的大好時機,詢問大夫蹇叔是否可以出兵,大夫蹇叔認為這樣長途跋涉很難有所收穫,是不會成功的,但是利益的誘惑太大,即使成功率很低秦穆公也願意為之冒險,當時秦國首都在雍,要奔襲1500多裡地,途徑多個雄關險地才能達到,可以說是非常冒險,果然不出蹇叔所料,秦軍到了滑國的時候,正好被在當地做生意的鄭國商人碰上了,於是他一面假扮滑國國君的使者穩住秦軍,一面通知國內,結果鄭國做好了防守準備,秦軍難以攻克只能回去。

  班師回秦的途中經過崤山,結果被得知了情報的晉國大軍埋伏,前後夾擊,最後全軍覆沒,也讓秦晉之好從此成為了過去式。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