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畫家張擇端的畫如何
張擇端,北宋時期著名畫家,出生於琅琊東武,那麼張擇端的畫怎樣?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張擇端的畫怎樣,希望對你有幫助!
張擇端的畫怎樣
張擇端此生平並未在史籍資料中有明確記載,唯一對其身世有註解的就是金人張著為《清明上河圖》作題跋,提及張擇端為北宋翰林,並對其身份做了簡要的介紹。
可以這麼說張擇端花費其畢生心血,成就了《清明上河圖》,而《清明上河圖》也成為了其身份的標識,跨越了千百年的歷史,另當代人得以一見其驚世容顏,讚歎其作者絕美的工筆。
《清明上河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北宋風俗畫作品,寬24.8釐米,長528.7釐米,絹本設色,是北宋畫家張擇端存世的僅見的一幅精品,屬一級國寶。清明上河圖生動地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城市生活的面貌,這在我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
當然《清明上河圖》可謂中國最著名的繪畫作品,家喻戶曉。而《金明池爭標圖》是張擇端的另一傳世佳作。北宋張擇端《金明池爭標圖》頁,收藏於天津博物館,縱28.5釐米、橫28.6釐米,工筆設色繪於絹本之上。
《金明池爭標圖》較高地還原了歷史真實樣貌,畫中所描繪的景物、活動與宋孟元老所撰寫的《東京夢華錄》中關於金明池的記載基本吻合,《金明池爭標圖》為其中《三月一日開金明池瓊林苑》、《駕幸臨水殿觀爭標賜宴》中文字描寫提供最為直觀的畫面資料,極具歷史文獻價值。
張擇端生平簡介
張擇端,北宋時期著名畫家,字正道,東武人,生卒年不詳。幼好讀書,早年遊學於京師,後習繪畫,任職為宮廷翰林圖畫院待詔。
明朝王夢端《書畫傳習錄》評價其為“性習繪事,工於界畫,尤嗜於舟車、市橋、郭徑,別成家數也”。傳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圖》卷,絹本,設色,縱24.8匣米,橫528.7釐米,是我國古代城市風俗畫中具有重要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之不朽傑作,在美術史上具有劃時代重要意義。
張擇端本人的歷史資料甚少,大多數人都是通過其作品《清明上河圖》才得以認識他,可見張擇端與《清明上河圖》是一個作品大於作者的典型範例。
《清明上河圖》所繪人物達500餘人,貴賤勞逸,形形色色,顯得生動傳神;店鋪作坊,茶房酒肆,行商攤販,一派生意興隆景象;長虹臥波,舟楫競流,車騎爭道,再現北宋盛景;寒食祭祖,攜籃挑擔,踏青插柳,把清明時節北宋都城汴梁社會各階層之生活情景和繁華盡收畫卷之中。全圖規模巨集大,場面壯觀,結構嚴整謹密,筆法細緻古雅,卷後有金代張著、張公藥,元代楊準,明代吳寬、李東陽、馮保等13家題跋,曾經北宋內府、元代內府、明代朱文徵、清代內府鑑藏。1925年溥儀將該畫攜出故宮,後流落於東北長春一帶,現藏故宮博物院。
張擇端是哪裡的人
張擇端,北宋畫家,出生於琅琊東武,今山東省範圍內,長期居住於北宋東京,即北宋都城汴京,今為河南開封。
張擇端因長期居住在汴京,因為對其社會面貌,人文風情,街道排布都極為熟悉,在加之其細膩專注的觀察力,在他眼中所看到的汴京景象更是妙趣橫生,錯綜複雜。《清明上河圖》用現實主義手法,全景式構圖,生動細緻地描繪了北宋王都開封汴京時的舟船往復,飛虹臥波,店鋪林立,人煙稠密的繁華景象和豐富的社會生活習俗風情。全圖規模巨集大,結構嚴密,構圖起伏有序,其筆墨技巧,兼工帶寫,活潑簡練,人物生動傳神,牲畜形態,房舍、舟車、城郭、樹木橋樑,、河流、無一不至臻至妙,稱得上妙筆神工。
北宋滅亡後,張擇端肩負起救國圖強的使命,以畫曲諫,向此時在杭州建立南宋政權的宋高宗傳達收回大好河山的迫切請求,《清明上河圖》表面上描繪了北宋汴京承平時期的繁榮景象,但卻暗含玄機,在畫面中埋藏著一條令人心悸的暗線,另這幅盛世巨集圖變成了一幅帶有憂患意識的“盛世危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