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賢是哪七個

  魏晉之際,在古山陽***今河南修武縣***之地的嵇公竹林裡,聚集著一群文士,他們談玄清議,吟詠唱和,縱酒昏酣,他們被稱為竹林七賢,那你知道是哪七個嗎?下面由小編為大家介紹竹林七賢人物,希望能幫到你。

  竹林七賢之嵇康

  嵇康為“七賢”之首,是一個豁達而有文采的人物。據文獻記載,稽康“博綜伎藝,於絲竹特妙”,且常“彈琴詠詩,自足於懷”。

  竹林七賢之阮籍

  阮籍是一個不拘小節的人,喜好飲酒,且“嗜酒能嘯”,就像我們今天所說的把手指放在嘴裡吹口哨一樣。在“七賢”中,有“嵇琴阮嘯”之說。

  竹林七賢之山濤

  《山濤傳》中對山濤有“飲酒至八斗方醉”的記錄,可見山濤也是一個酒鬼。,典型一個嗜酒如命的文士。

  竹林七賢之向秀

  據文獻記載,向秀“雅好老莊之學,莊周著內外數十篇……秀乃為之隱解,讀之者超然心悟,莫不自足一時也”,可見他是一個十足的道學家。

  竹林七賢之劉伶

  劉伶嗜酒如命,“止則操卮執觚,動則契盍提壺”,大杯小盅,來者不辭

  竹林七賢之王戎

  王戎為人直率,不修威儀。

  竹林七賢之阮咸

  阮咸通音律,擅彈琵琶,當然,這裡的“琵琶”與現在的琵琶不同,它是一種被稱為“阮”的彈撥樂器,相傳這種樂器就是由阮咸發明的,有人把這種樂器叫做月琴。

  竹林七賢的人生態度

  竹林七賢雖然被後人視為一個群體,而且又被陰澹貼上了“豪尚虛無,輕蔑禮法”的標籤,但仔細分析,七賢的人生態度卻不盡相同。

  陰澹曾經用“豪尚虛無,輕蔑禮法”八個字概括竹林七賢的人生態度。對於山陽之遊時的竹林七賢來說,這樣的概括大抵是不錯的。漢末以來,禮崩樂壞,人心思亂,而主張清靜無為、返璞歸真的老莊哲學則大行其道。受其影響,竹林七賢崇尚老莊,質性自然。阮籍、嵇康尤好老莊,人所共知;向秀雅好老莊,為《莊子》作注,“發眀奇趣,振起玄風”,使“讀之者超然心悟,莫不自足一時也”。

  劉伶、阮咸皈依老莊,自然淡泊。劉伶在對策之時,還盛言“無為之化”,結果竟“獨以無用罷”。至於山濤和王戎,雖然皆是西晉官場中人,官高位顯,攝居要津,但他們在和嵇康、阮籍等人共為竹林之遊時,無不以自然為尚。即使是後來高居廟堂之上,同樣也是心屬老莊。王衍曾這樣評價山濤:“此人初不肯以談自居,然不讀老莊,時聞其詠,往往與其旨合。”看來,老莊精神已經完全內化為他們自覺的思想意識。

  竹林七賢的處世方式

  任情和率性是竹林七賢的共同特徵,而最能表現這一特徵的,就是談玄和飲酒。

  人生態度是人們對人生與社會的基本觀點與看法,處世方式是人們在社會文化生活中表現出來的本質特點。人生態度不同,其處世方式也就必然會有差異。

  竹林七賢的人生態度大抵相近,處世方式也趨於一致,最恰貼的表述應是嵇康所說的“越名教而任自然”,具體表現為任情和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