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賢之首顏回的資料簡介

  顏回,字子淵,孔門七十二賢之一。下面是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顏回生平簡介,希望對你有幫助!

  顏回生平簡介

  顏回是孔子最出色的弟子,也是孔子手下的七十二賢之首,他是孔子最喜歡的弟子,不只是聰明好學也很有古之仁人的風範,所以受到了很多後世讀書人的敬重。如果說子路是對於孔子最忠心的“大弟子”,那麼顏回就是繼承了孔子思想精華的“真傳弟子”,顏回一直恪守著孔子仁義禮教的思想,一言一行都合乎於禮,所以常常受到孔子的稱讚。

  縱觀顏回的一生,他一生的大半時間都跟著孔子東西遊走,遊走在列國之間,他一生沒有做過官,也沒有寫過什麼著作,唯一留下的一些言語都收錄在了《論語》等書上,他基本上全盤接受了孔子的思想,被後世的人尊稱為“復聖”。遍覽諸多提到顏回的文獻,會發現顏回非常欣賞舜帝的無為而治,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孔子沒有戰爭人人仁義的理想社會。可見顏回不只是有著高尚的個人品德,也有著濟世救人的高尚情懷。

  顏回一生沒有做官,在那個禮崩樂壞、儒家思想被不被認可的年代,顏回一直安於平淡,不改變自己的志向,“一簞食,一瓢飲”就能夠讓他樂在其中,這種堅守本心,不改其志的作為深受後來人的敬重。顏回從小就聰明過人,因為對於孔子之道瞭解的更加深入所以很是讚歎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這使得他對於孔子的敬重已經超過了一般的師生之情,而是把孔子放在了和上古先賢一樣的層次上。

  顏回坐忘的故事

  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位列七十二賢之首,顏回一生都在追隨孔子,而孔子對顏回的感情也超越了一般的師徒關係,兩個人可以說是心智相通的忘年交也不為過。能夠入得了孔子的法眼,顏回可以說絕非平庸之輩,顏回的思想境界是非常高的,不僅僅可以將孔子的思想吃透,還能夠活學活用,可以說天分是非常高的。

  《莊子-大宗師》記載了關於顏回的一個小故事,一次顏回跑來對孔子說,我進步了,老師,孔子問,怎麼進步了?顏回說,我忘記仁義了。孔子說,好是好,不過還不夠。過了一段時間顏回又跑來跟孔子說,老師,我又進步了。孔子問,怎麼進步了?顏回說,我忘記禮樂了。孔子說,還不夠。又過了一段時間,顏回再次來找孔子還是說自己又進步了,孔子又問是怎麼進步了,顏回說,這次我“坐忘”了。孔子非常驚歎,問,你是怎麼樣“坐忘”的?顏回答道,整個身體感覺到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將自身的一切完全的忘卻,感覺到自己與整個世界相通,與清靜融合。我覺得這就是“坐忘”。孔子感嘆道,與道相通就不會出現任何的分別與喜好,與大道一起變化就不會出現任何的障礙,顏回你真是一個大賢啊,我也願意跟你一起“坐忘”。

  從這則小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顏回真的已經達到了一個很高的境界,已經能夠不受到任何的約束,不會受到任何的個人喜好的影響,因為其本身就是仁義,本身就是禮樂,這些東西完全已經內化成為了顏回的精神境界,所以再也感受不到其約束力,自己所表現出來的一切都是本身的需要,都是最自然地,毫無矯飾的。“坐忘”的境界我想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難以做到的,當然,尚未經過教育的兒童最接近那種境界,可是兒童總會長大,要想終生保持也是非常困難的。

  顏回小孔子多少歲

  顏回是孔子的學生,生於公元前521年,孔子是顏回的老師,生於公元前551年,可見顏回要比孔子小30歲,顏回十三歲入學,入學的時候孔子已經四十三歲,那個時候孔子已經完全的形成了自己的思想體系,可以說已經是一個成熟的思想家,也就是說顏回入學的時候孔子的教學模式已經相當的成熟了。

  正是因為孔子的思想體系已經完全的成熟,所以其思想的魅力對顏回的影響才是非常大的,顏回曾說過,老師的學問是“仰之彌高,鑽之彌堅”,可見顏回對於孔子的評價也是非常高的,對孔子的學問是非常崇拜的,正是因為如此,顏回才在其短短的一生中,對孔子亦步亦趨。

  顏回入學的時候是十三歲,歷時六年,學業已經基本完成,東漢郎凱這樣說:顏回“十八,天下歸仁”,顏回雖然完成了學業,但是一直沒有去求官,一直在追隨孔子,公元前497年,也就是顏回24歲的時候,顏回隨著孔子游歷列國,這個時候孔子已經54歲。孔子的旅程一直持續了十四年,等到再次回到魯國的時候顏回已經是38歲,孔子已經是68歲的垂垂老人。

  顏回回到魯國後,也沒有入仕,這個時候的顏回已經是一個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回家後,顏回不能再追隨孔子,自己也開堂講學,但是時間只有短短的兩年,四十歲的時候,顏回英年早逝,孔子痛哭失聲“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慨嘆再也沒有像顏回那麼好的學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