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必修一複習資料

  考試是檢測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考前需要做好各方面的知識儲備。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一單元 生活與消費

  第一課 神奇的貨幣

  1.商品

  ***1***含義:用於交換的勞動產品。

  ***2***兩個基本屬性:使用價值和價值。

  2.貨幣

  ***1***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

  ***2***貨幣的五種職能

  l 價值尺度:觀念上的貨幣。

  l 流通手段:現實的貨幣。

  l 貯藏手段

  l 支付手段:還“債”***地租、利息、稅款、工資等***

  l 世界貨幣

  3.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

  ***1***通貨膨脹:貨幣貶值,物價上漲。

  ***2***通貨緊縮:貨幣升值,物價下跌。

  4.人民幣升值的利弊

  人民幣升值將會使進口上升,出口下降,外向型企業失業率上升,外匯儲備下降。

  第二課 多變的價格

  1.供求影響價格

  l 買方市場:價格低。

  l 賣方市場:價格高。

  2.價值決定價格

  ***1***價格與價值的關係

  商品價值量越大,價格越高;價值量越小,價格越低。

  ***2***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價值量

  l 商品耗費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越多,價值量越大;商品耗費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越少,價值量越小。

  l 生產某商品的社會勞動生產率越高,該商品價值量越低;生產某商品的社會勞動生產率越低,該商品價值量越高。

  l 商品價值量與生產該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和個別勞動生產率無關。

  3.價值規律的內容和表現形式

  ***1***價值規律的內容: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

  ***2***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受供求關係的影響,商品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4.價格變動對人民生活需求量的影響

  ***1***價格變動對不同商品需求量的影響程度不同。價格變動對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響比較小,對高檔耐用消費品需求量的影響比較大。

  ***2***價格變動對相關商品的需求量也有影響。

  l 在替代品中,一種商品價格上升,導致另一種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一種商品價格下降,導致另一種商品的需求量減少。

  l 在互補品中,一種商品的價格上升,會使另一種商品的需求量減少;一種商品的價格下降,會引起另一種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5.價格變動對生產經營的影響

  l 調節生產規模

  l 提高勞動生產率

  l 促使企業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

  第三課 多彩的消費

  1.影響消費的因素

  ***1***影響消費的最根本因素是經濟發展水平。

  ***2***影響消費的主要因素是居民的收入和物價水平。收入是消費的前提和基礎。

  2.恩格爾係數

  恩格爾係數越大,消費水平越低。恩格爾係數越小,消費水平越高。

  3.正確的消費心理

  作為消費者,我們要摒棄從眾心理、求異心理、攀比心理,要堅持求實心理。

  4.正確的消費行為

  量入為出,適度消費;避免盲從,理性消費;保護環境,綠色消費;勤儉節約,艱苦奮鬥。

  第二單元 生產、勞動與經營

  第四課 生產與經濟制度

  1.生產與消費的關係

  ***1***生產決定消費。主要表現在:

  ①生產決定消費的物件。

  ②生產決定消費的方式。

  ③生產決定消費的質量和水平。

  ④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

  ***2***消費反作用於生產。主要表現在:

  ①消費是生產的目的。

  ②消費是生產的動力。

  ③消費調節著生產。

  ④消費為生產創造出新的勞動力。

  2.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3.我國的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國有經濟、集體經濟及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

  4.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國有經濟控制經濟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這種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在關係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國有經濟必須佔支配地位。

  5.我國目前存在的非公有制經濟主要有: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外資經濟。

  第五課 企業與勞動者

  1.如何成功地經營一家公司?

  ***1***公司要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

  ***2***公司要依靠技術進步、科學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

  ***3***公司要誠信經營,樹立良好的信譽和企業形象。

  2.就業的重要意義

  就業是民生之本,對整個社會生產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就業使得勞動力與生產資料相結合,生產出社會所需要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

  ***2***勞動者通過報酬,從而獲得生活來源,使社會勞動力能夠不斷再生產。

  ***3***有利於勞動者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豐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3.如何面對當前嚴峻的就業問題

  ***1***黨和政府: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把擴大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位置,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努力改善勞動就業和自主創業的環境。

  ***2***勞動者個人要發揚艱苦奮鬥、自強不息的精神,破除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相適應的舊思想、舊習慣,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念,即樹立自主擇業觀、競爭就業觀、職業平等觀和多種方式就業觀。

  第六課 投資理財的選擇

  1.商業銀行的基本業務:存款業務***基礎業務***,貸款業務***主體業務,是營利主要來源***,結算業務***如:手續費***。

  2.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出具的股份憑證***代表股東對公司的所有權***。

  3.債券是一種債務證書,即籌資者給投資者的債務憑證,承諾在一定時期支付約定利息,併到期償還本金。在政府債券、金融債券和公司債券中,政府債券風險最小。

  第三單元 收入與分配

  第七課 個人收入的分配

  1.按勞分配

  ***1***含義:按勞分配是指在公有制經濟中,在對社會總產品作了各項必要的扣除之後,以勞動者向社會提供的勞動***包括勞動數量和質量***為尺度分配個人消費品,多勞多得,少勞少得。它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中個人消費品分配的基本原則。它在所有分配方式中佔居主體地位。

  ***2***實行按勞分配是由我國現實的經濟條件決定的。

  l 生產資料公有制是實行按勞分配的前提

  l 社會主義公有制條件下生產力發展水平是實行按勞分配的物質基礎

  l 社會主義條件下人們勞動的性質和特點,是實行按勞分配的直接原因

  2.其他主要分配方式

  ***1***按個體勞動者勞動成果分配

  ***2***按生產要素分配

  l 按資本要素分配***儲蓄所得利息、股票所得股息和分紅、債券所得利息、私營企業主的稅後利潤等***

  l 按土地要素分配***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轉讓金***

  l 按勞動要素分配***私營企業和外資企業中的職工的工資、獎金、津貼***;

  l 按技術要素分配***技術入股、專利使用、技術轉讓的收入***

  l 按管理要素分配***管理者通過股權激勵方式獲得的股份分紅***。

  3.怎樣才能實現收入分配的公平?

  ***1***生產決定分配。大力發展生產力,努力提高國民經濟發展水平是實現公平分配的根本途徑。

  ***2***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為我國實現社會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證。

  ***3***保證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佔合理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佔合理比重是實現社會公平的重要舉措。

  ***4***再分配更加註重公平是實現社會公平的另一重要舉措。

  第八課 財政與稅收

  1.國家財政收入

  ***1***含義:國家通過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籌集起來的資金,就是財政收入。

  ***2***來源:稅收收入***主要來源***,利潤收入,債務收入,其他收入。

  2.國家財政的作用

  l 國家財政是促進社會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質保障。

  l 國家財政具有促進資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l 國家財政具有促進國民經濟平穩執行的作用

  3.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固定性三個基本特徵。

  4.違反稅法的行為

  l 偷稅

  l 欠稅***超過納稅期限***

  l 騙稅***稅收優惠政策,集中在出口退稅***

  l 抗稅***用暴力或威脅***

  第四單元 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第九課 走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1.市場經濟是指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經濟。

  2.市場調節的固有弊端

  l 自發性:為了眼前利益***排汙、製假售假***或為了不正當利益。

  l 盲目性:生產經營者 “一鬨而下***上***”。

  l 滯後性:市場調節是一種事後調節,從價格形成、價格訊號傳遞到商品生產的調整有時間差,必然導致經濟波動和資源浪費。

  3.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

  l 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標誌。

  l 最終實現共同富裕,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根本目標。

  l 能夠實行強有力的巨集觀調控。

  4.我國巨集觀調控的手段

  第一,經濟手段是國家運用經濟政策和計劃,通過對經濟利益的調整來影響和調節經濟活動的措施。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是國家在巨集觀調控中最常用的經濟手段。

  第二,法律手段是國家通過制定和運用經濟法規來調節經濟活動的手段。

  第三,行政手段是國家通過行政機構,採取帶強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規定等措施,來調節和管理經濟的手段。

  第十課 科學發展觀和小康社會的經濟建設

  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第十一課 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

  1.經濟全球化表現為: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資本全球化。

  2.經濟全球化的利弊有哪些?它的實質是什麼?

  l 利:它是生產力發展的產物,它又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它促進了生產要素在全球範圍內的流動、國際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國際貿易的迅速發展,從而推動了世界範圍內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國生產力的發展,為各國經濟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l 弊:它擴大了世界各國的貧富差距;它會導致風險全球化,加大了全球經濟的不穩定性;威脅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安全。

  l 實質是: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主導的。

  3.我國實行對外開放、發展對外經濟關係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是獨立自主,自力更生。

看過" "的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