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必修三複習資料

  整理複習是學生在考試前必做的學習任務之一。下面是小編為您帶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

  1.能源分類

  ⑴ 可再生能源***舉例水能、風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陽能 ***; 非可再生 能源***舉例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礦物能源和核能***。

  2.山西省煤炭資源的開發條件

  ① 煤炭資源豐富,開採條件好、儲量豐富、分佈範圍廣、煤種齊全、煤質優良

  ②市場廣闊:一是 我國對能源的需求進一步增加 ;二是 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不會改變 。

  ③位置適中:輸煤輸電距離近。

  ④交通比較便利:北中南三條運煤鐵路分別是 大秦線 、 神黃線 、 焦日線 。

  3.能源基地建設:

  ⑴面臨挑戰:①人均資源量少;②人均能源消耗量低;③單位產值能耗高;④以煤炭為主能源消費結構;⑤能源安全受到威脅。

  ⑵採取措施:①擴大煤炭開採量;② 提高晉煤外運能力,以 鐵路 為主, 公路 為輔;③加強煤炭的加工轉換: 一是建設坑口電站,變輸煤為輸電;二是 發展煉焦業 。

  4.能源的綜合利用

  ⑴變革原因: 產業結構單一、經濟效益低下、生態環境問題嚴重 。

  ⑵變革模式:結合鐵礦、鋁土礦等資源優勢,構建三條產業鏈: 煤電鋁 、

  煤鐵鋼 、 煤焦化 。

  ⑶能源綜合利用的結果:①山西省產業結構由以煤炭開採業為主的單一結構轉變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為主的多元結構,②原料工業逐步超過採掘工業而佔到主體地位,③實現了產業結構的升級。

  5.環境的保護與治理

  ⑴提高煤的利用技術:推動以 潔淨煤 為代表的清潔能源產業的發展。

  ⑵調整產業結構:以 重化工業 為主的產業結構是生態環境問題根源所在,①對原有重化工業進行調整,使產品向 深加工 、 高附加值 方向發展;②大力發展 農業 、輕紡工業、 高技術產業 和旅遊業。

  ⑶ “三廢”的治理:①廢渣: 回收再利用 ;②廢氣: 消煙除塵,營造防風林帶 ;③廢水: 沉澱淨化 。

  6.流域開發的自然背景

  ⑴重要性:決定了河流的 利用方式 和流域的 開發方向 。

  ⑵河流概況:密西西比河的 二級 支流,發源阿巴拉契亞山西坡,在肯塔基市注入俄亥俄河。

  ⑶開發注意:①山地:河流的發源地,保護好植被生態 ②河谷平原:人類活動比較集中的地區,是生態環境保護的重點③河流:流域中開發利用的主要部分,注意水資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質的保護。

  ⑷田納西河流域開發的自然背景:①地形:多山,起伏大,水力資源豐富,河流航運作用十分突出;②氣候:溫暖溼潤,降水豐富,冬末春初降水多, 夏秋 降水相對較少;③水系:支流眾多,水量豐富,河流落差大,水量不穩定;④礦產: 煤鐵銅 等豐富。

  7.流域的早期開發及其後果

  ⑴ 18世紀下半葉 :農業發達,人口較少,對自然環境影響不大。

  ⑵19世紀後期 :人口急增,對資源進行掠奪式開發,帶來土地退化;植被破壞;環境汙染等生態環境與社會問題。

  ⑶ 20世紀30年代初:田納西河流域成為美國最貧困的地區之一。

  8.流域的綜合開發

  ⑴開發的核心:河流的 梯級開發 。

  ⑵開發專案: 防洪 、航運、 發電 、 旅遊 、 供水 、 養殖等 。

  ⑶成效:根治了洪災,農林牧漁業、工業、旅遊業得到迅速發展,生態環境改善,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統一。

  ⑷田納西河兩岸形成“工業走廊”的原因:大規模的 水電 和 核電 使田納西河流域成為全國最大的電力供應基地;流域內 鍊鋁、 化學 等 高耗能 工業的發展。

  9、流域開發的地理條件:從經濟、生態、社會三方面效益評價其“優勢”和“存在的問題”

  ◆自然方面:地形、氣候、水文、植被、礦產等

  ◆人文方面:人口、聚落、交通、文化、農業、工業等

  如:上中游河道特徵——河谷狹窄,比降較大,多急流,水力資源豐富

  下游河道特徵——河谷較開闊,通航便利

  10、流域開發建設的基本內容:根據“資源優勢”確定流域開發方向

  ◆資源開發:

  水能資源開發——發電、養殖、旅遊、航運、防洪等,有利於發展高耗能工業。

  水資源開發——旅遊、灌溉、養殖、航運等。

  生物資源開發——旅遊、教育等。

  土地資源開發——因地制宜,發展農、林、牧、漁等多種農業。

  礦產資源開發——建立礦產開發基地,建立相應的工業部門***利用廉價電力***。

  旅遊資源開發——做好旅遊規劃,發展交通,發展旅遊業。

  ◆生態***恢復***建設:

  礦產資源開發:

  ①礦產資源開發導致植被破壞,產生的廢石、廢渣佔用大量土地;

  ②不合理的開採引發地面沉降、滑坡、塌陷、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③礦產資源開發形成的廢渣、廢水中的有毒元素汙染環境。

  ***二***

  1.東北地區地理條件

  ⑴自然條件:①氣候條件: 溫帶季風 氣候,雨熱同期,作物一年 一熟 ,易受熱量的影響。***氣候是區域農業生產中最難以改造的自然條件。 ***

  ②地形分佈:高原*** 畜牧業 ***、平原*** 種植業 ***、山地*** 林業 ***為農業多種經營提供了條件。

  ③土壤: 黑土、黑鈣土 廣泛分佈,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高,有利於農業生產。

  ⑵社會、經濟條件:

  ①良好的 工業基礎 基礎;

  ②交通發達,對外聯絡方便,發展 外向型 農業;

  ③開發時間較晚,人口密度較低***地廣人稀***,有利於綠色農業和大農業的發展。

  2.農業佈局特點

  ⑴耕作農業區 :

  ①主要分佈在三大平原區;

  ②主要農作物:小麥 、玉米 、水稻等。

  ⑵林業和特產區:

  ①林業:主要分佈在 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區。

  ②長白山區是我國主要的 鹿茸、人蔘 等珍貴藥材產區,延邊生產蘋果梨。遼東低山丘陵和半島丘陵區是我國最大的柞蠶繭產區。遼南是重要的蘋果產區。

  ⑶畜牧業區:

  ①主要分佈在西部高原、鬆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區草地,是重要的羊、牛、馬牧畜生產基地;

  ②畜種:呼倫貝爾市三河地區:三河牛、三河馬;鬆嫩平原西部:東北紅牛。

  3.東北商品糧基地

  ⑴生產特點:① 大規模機械化生產;② 地區專業化 生產。

  ⑵其他知識:① 三江平原 商品率最高;②國營農場, 機械化程度 最高。

  4.農業發展方向

  ⑴平原區:發展適應加工需要的優質、專用品種,提高 產品質量和競爭力 ;加快發展 商品糧豆等的生產 ,促進糧食轉化,延長產業鏈條;建設 綠色食品基地。***增強抗衡國外農產品進入國內市場的能力。***

  ⑵西部草原區:大力發展 生態農業和 舍飼 畜牧業,強化人工草地建設,發展 集約化草食性 畜牧業。

  ⑶山區農業 : 森林資源保育 ,發展特色農業和特色產品,實現由原料型生產向 原料及產品加工 並舉的轉變。

  5.工業化和城市化的背景及地理條件

  ⑴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

  ①第二產業所佔比重不斷下降,第三產業所佔比重不斷上升;

  ②工業內部,勞動力和資源密集型產業所佔比重不斷下降,技術、知識密集型產業所佔比重不斷上升。

  ⑵國家的對外開放政策:最先 改革開放 的地區,給予許多優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區優先於其他地區吸引外資。

  ⑶良好的區位條件:位於我國南部沿海,毗鄰港澳,靠近東南亞;發揮勞動力豐富、地價低廉的優勢,就近接受港澳產業的擴散,利用港澳貿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

  ⑷全國最大的 僑鄉 之一。

  6.工業化城市化推進的階段

  ⑴工業化的推進:

  ①第一階段:1979—1990年,勞動密集型 產業成為這一階段的主導產業。

  ②第二階段:1990年以後, 高技術產業產業逐漸取代勞動密集型產業而成為主導產業。

  7.問題與對策

  ⑴產業升級面臨困境***與長三角相比 產業基礎、 科技實力、人才隊伍和 市場腹地都處於劣勢***——產業結構調整:重工業和機械製造業不發達,以產業基礎較好的 廣州市為基地,發展汽車、鋼鐵、石化、造船等原材料工業與裝備製造業,以此推動產業升級。

  ⑵城市建設相對落後***城市規劃建設管理落後,缺少 分工合作 ***——構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構建以廣州、 深圳、 香港 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⑶生態環境問題日趨嚴重***酸雨、水質型缺水、噪聲等***——加強規劃與管理。

  ⑷ “城中村” :城市郊區出現的已經轉變為以從事工商業為主的村落。

  8.資源跨區域調配的必要性

  ⑴自然原因:

  ① 區域分佈不均勻;

  ②自然資源一般 不具流動性 。

  ⑵經濟原因:區域間經濟發展不平衡,各區域資源供求不匹配。

  西氣東輸:以新疆天然氣資源為基礎,以長江三角洲作為天然氣的目標市場,建設從塔里木盆地至上海的輸氣管道。

  9.實施西氣東輸的原因

  ⑴我國能源資源生產和消費的地區差異大:

  ①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對能源 需求量大 ,但是能源相對 短缺 ,經濟優勢得不到充分發揮;

  ②西部地區經濟相對落後,能源資源 蘊藏豐富 ,需求量 小 ,能源優勢難以發揮。

  ⑵調整能源消費結構:

  ①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以 煤為主,易引發 酸雨 等環境問題;

  ②北煤南運對我國 南北向鐵路運輸 帶來很大壓力。

  ⑶我國油氣資源開發的戰略重點在西部:

  ①天然氣分佈西多東少、北多南少;

  ②四大氣區是新疆***塔里木、準噶爾***、青海***柴達木***、川渝***四川盆地***、陝甘寧***鄂爾多斯***;

  ③ 東部油氣開發已到中後期,西部是 戰略接替區 ,發展戰略是 穩定東部,發展西部 。

  10.西氣東輸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⑴對中西部經濟發展***輸出地***的影響:

  ① 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促進經濟發展;

  ② 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增加就業機會;

  ③有利於西部地區能源氣化,緩解因植被破壞對環境的壓力 。

  ⑵對東部經濟發展***輸入地***的影響:

  ①緩解東部地區能源緊缺狀況,促進經濟發展 ;

  ②有利於改善東部地區能源結構;

  ③有利於淨化大氣環境

  ④ 促進東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 。

  ***三***

  1、可再生能源:水能、風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陽能……

  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礦物能源

  2、山西省煤炭資源的開發條件:①煤炭資源豐富,開採條件好:儲量豐富、分佈範圍廣、煤種齊全、煤質優良;②市場廣闊;③位置適中,交通便利。

  3、山西能源基地建設策略:①擴大煤炭開採量;②提高晉煤外運能力;③加強煤炭加工轉換,建設坑口電站;發展煉焦業。

  4、加強能源綜合利用: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提高能源的綜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①加強三條產業鏈:煤-電-鋁、煤-焦-化、煤-鐵-鋼;②山西省產業結構由以煤炭開採業為主的單一結構轉變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為主的多元結構,原料工業逐步超過採掘工業而佔到主體地位,實現了產業結構的升級。

  5、山西省環境的保護與治理:

  ①提高煤的利用技術;②調整產業結構;③工業三廢的治理。

  6、流域:又稱供水區,是指供給河流地表水源的地面集水區和地下水源的地下集水區的總稱。水系:指河流乾流、支流和流域內的湖泊、沼澤或地下暗河彼此連線組成的龐大系統,又稱河系。

  7、河流水系由幹流和一系列支流組成,一般將流入幹流的支流,叫一級支流,流入一級支流的叫二級支流,依次類推。相鄰流域間的山嶺或河間高地,稱為分水嶺。分水嶺最高點的連線,稱為分水線***分水界***。

  8、田納西河位於美國東南部,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條流程最長、水量最大的分支,發源於阿巴拉契亞山脈的西坡,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

  9、工業化與城市化是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是兩股相互促進的力量,區域工業化必然帶來城市化,城市化反過來又會促進工業化。一般發展中國家通過優惠政策,鼓勵少數有條件的區域率先推進工業化與城市化,以帶動相鄰區域以至全國其他地區工業化與城市化。

  10、珠江三角洲工業化和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條件:

  ①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

  ②國家的對外開放政策;

  ③良好的區位條件;

  ④全國最大的僑鄉之一。

  ***四***

  1.產業轉移是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發達區域的部分企業順應區域比較優勢的變化,通過跨區域直接投資,把部分產業的生產轉移到發展中區域進行,從而在產業的空間分佈上表現出該產業由發達區域向發展中區域轉移的現象。

  產業轉移一般包括對外直接投資、設立營銷網路、建廠、設立研發機構等形式,其中設立研發機構是產業轉移的高階形式。跨國公司在國外設立研發機構有利於實現生產與開發一體化,縮短新產品生產週期。

  2.影響產業轉移的因素:勞動力因素、內部交易成本、市場因素、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國家政策的調整、環境因素、資源問題等。

  相關案例:

  ***1***二戰後,發達國家勞動密集型產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而從發展中國家進口產品,其主要因素是發展中國家擁有大量廉價勞動力。

  ***2***第三次工業革命以來,美國東北部地區的產業向西部、南部轉移,其主要因素是因為東北部地區的環境、資源問題。該產業轉移有利於東北部地區環境的改善,但若不注意發展其它產業,也可能造成就業問題和經濟衰退。

  ***3***近年,臺灣大量機電、IT企業向大陸轉移,其主要因素是尋找新的市場。

  ***4***近年來,廣東珠三角地區部分勞動密集型、資源密集型產業向山區和兩翼轉移,其主要因素是為了實現區域內部產業佈局的均衡發展,實現區域協調發展***當然其中也有山區和兩翼地區的比較區位優勢***。

  3.國際三次產業轉移及其對我國的影響

  一是20世紀50年代美國將鋼鐵、紡織等傳統產業向日本、西德等國轉移,集中力量發展半導體、通訊、電子計算機等新興技術密集型產業;

  二是20世紀60-80年代,日本、西德等國將附加值較低的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產業轉移到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如亞洲“四小龍”等***,重點發展積體電路、精密機械、精細化工、家用電器、汽車等附加價值較高的技術密集型產業;

  三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歐美和日本等發達國家和亞洲“四小龍”等新興工業化國家或地區將自身不具有競爭優勢的產業向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轉移,重點發展自身具有競爭優勢的產業。

  20世紀80年代我國抓住了以輕紡產品為代表的國際勞動密集型產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的歷史機遇,完成了輕重工業結構的合理調整。

  20世紀90年代我國承接了大量製造業的國際轉移,進入了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快速發展階段,使機電產品成為我國出口主導產品。

  新世紀以來,我國積極承接以IT為主導的國際產業轉移,使我國成為外商直接投資的首選地之一,還促進了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迅速發展,成為全球IT製造基地。同時,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比重迅速提高,並已高於國際平均水平。

  4.當前,中國在承接國際產業轉移方面的三大特點:

  第一,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行業越來越多。製造業仍然是我國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主要行業,在製造業中,高耗能產業成為我國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重要方面。近年來,一些發達國家為減小本國的環境壓力,從能耗、環保、稅收等方面對高耗能專案進行限制,加上《京都議定書》生效後,這些國家為完成減排溫室效應氣體的任務,越來越多地將此類產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高新技術產業成為我國承接國際產業轉移越來越重要的行業,服務業是我國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新重點。

  第二、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區域越來越多。東部地區因其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一直在承接國際產業轉移方面佔據優勢地位。但西部地區所擁有的資源優勢、環境優勢和要素低成本優勢等,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國內外企業到西部進行投資。東部地區外商到西部地區再投資,也已成為西部地區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主要方式。

  第三、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方式越來越多。如制定吸引外資的優惠政策、設立各種形式的開發園區、開展產業鏈招商引資、技術引進和消化提升和開展國際經濟合作等。

  跨國公司是國際產業轉移的主體,但中小企業的作用也日益顯著。

  5.國內產業轉移

  一方面,東部沿海地區區位優勢的衰退,另一方面,隨著西部大開發的實施和促進中部崛起的實施,一些產業由東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區轉移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大趨勢。中西部地區幅員遼闊,資源和區位優勢明顯,如果中西部地區努力完善體制機制,優化投資環境,推動本地區成為有競爭力的製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能源和重要原材料基地、勞動力資源開發和輸出基地,那麼中西部地區將成為最佳的產業轉移承接地。

  6.珠三角地區的產業轉移與升級

  改革開放以來,珠三角地區出現了兩次大規模的產業轉移,第一次始於改革開放初期,香港傳統制造業***服裝、紡織、電子元件等***大量向珠三角地區轉移,這次產業轉移一方面加快了珠三角地區的城市化和工業化程序,另一方面也使珠三角地區環境汙染加重。第二次產業轉移始於20世紀90年代,大量勞動密集型產業、資源密集型產業向廣東欠發達地區、甚至“泛珠三角”地區轉移,而珠三角地區則通過大力引進計算機、資訊科技、生物工程等高新技術產業,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

  珠三角經過20多年的長足發展,在承接國際產業轉移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成為全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目前,珠三角在承接國際產業轉移過程中也面臨著許多困境,突出表現在政策支援的削弱,長江三角洲經濟區的壓力,珠三角經濟體本身存在的缺陷***地理空間有限、資源約束越來越嚴重***、可持續發展後勁不足等。因此珠三角地區必須調整並優化承接國際產業的結構,全面提高產業整體素質,著力優化提高第二產業,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拓寬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空間,有步驟地向東西兩翼和山區進行產業轉移。

  今年3月,廣東省政府出臺《關於我省山區及東西兩翼與珠江三角洲聯手推進產業轉移的意見***試行***》,“產業轉移”迅速成為各級政府、各地企業廣泛關注的熱點。《意見》重點提出了扶持產業轉移園區建設的措施:一是給予用地政策支援。二是給予園區外部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支援。三是確保園區電力供應。四是加強園區企業用工培訓。通過教育扶貧或委託培養、培訓等方式,由省屬和珠三角地區有關技工學校、職業技術院校為山區及東西兩翼培養緊缺專業的技能人才。五是加大對產業轉移的政策支援。

  7.產業轉移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促進區域產業結構調整:對於轉移地有利於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對於承接地可以加快本國或本地區的經濟結構調整,縮短產業升級的時間,從而加快工業化的程序。

  ***2***促進區域產業分工與合作:產業轉移可經使各地區根據自己的優勢條件發展相應的產業,從而促進產業的分工和合作,推動區域經濟的一體化。

  ***3***改變了區域地理環境:一方面,產業轉移改變了區域地理景觀,產業轉移的承接地往往由鄉村地區變為高度工業化地區;另一方面,產業轉移也往往伴隨著環境汙染的轉移和擴散。

  ***4***改變勞動力就業的空間分佈:產業轉移地往往會出現就業機會減少,出現失業人口增加的現象;而對於產業承接地則可增加就業機會,緩解就業壓力。

  8.資源的跨區域調配背景:自然資源的區域分佈是不均勻的,存在明顯的資源富集區和資源貧乏區。另一方面,區域間的經濟發展水平也不平衡,各區域對自然資源的需求與該區域所賦存的自然資源往往不匹配,因此,為了適應區域發展與自然資源供給的平衡,就必須進行資源的跨區域調配。

  結論:資源的區域分佈不均和供需矛盾是導致資源跨區域調配的根本原因。

  9.資源的跨區域調配方案:主要是工程建設方面的相關問題,如各種工程方案的優、缺點比較,結合區域地理考查相關內容,影響工程建設的區位因素等。這一部分內容一般不屬課標要求考查的重點。

  10.資源的跨區域調配影響:這一部分內容是課標要求的核心問題,側重考查學生探討、評價現實中的地理問題的能力。總體來說,資源跨區域調配有利於資源的合理配置,是縮小區域間經濟發展差距,實現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具體來說,要結合不同的資源型別、區域特徵,從社會、經濟、環境等各個方面來分析對資源輸出地和資源輸入地產生的積極和不利影響。

  資源跨區域調配,不僅要關注對資源輸出地和輸入地地理環境的影響,而且還要注意對資源調配所涉及的有關區域***工程建設沿線地區***的影響,如西氣東輸工程沿途經過甘肅、寧夏、陝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蘇等省區,對於沿線地區同樣可以起到拉動經濟增長、改善大氣環境質量、增加就業機會、解決沿線農村生活能源問題等積極影響,工程建設也可能產生破壞生態環境、影響居民日常生活等相關負面影響。又如,北煤南運對於沿線地區會加大交通運輸***尤其是鐵路運輸***的壓力、運輸過程中造成環境汙染等問題。

  歸納:資源跨區域調配問題的一般解題思路:

  結合世界、中國各類能源、資源分佈圖,要求學生關注各類能源、資源的分佈、運輸線路、沿線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特徵,其中重點是該類資源的特徵、分佈;輸出、輸入、沿線各地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徵;線路的走向及影響選線的主要因素;沿線地區該種資源的補給需求狀況;調配後的社會、經濟、生態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