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期中考試政治模擬題

  教師們想要通過試卷的答題工作來檢測一下學生們的學習水平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以供大家閱讀。

  :

  一、單項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1.“哲學”一詞在西方語言 中出自古希臘。它是由“愛”和“智慧”組成的,意思是愛智慧。下列對哲學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人人都有

  B.哲學是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的科學概括和總結

  C.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真正統一

  D. 哲學是現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靈魂”

  2.在人類追求智慧的過程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哲學派別。下列說法中能體現哲學兩大基本派別的根本分歧的是*** ***

  A.“生死由命,富貴在天”與“物是觀念的集合”

  B.“氣者,理之依也”與“理生萬物”

  C.“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與“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

  D.“世異則事異,世異則備變”與“天不變,道亦不變”

  3.“學好辯證法,走遍天下都不怕”,這句話看似有些誇張,但卻寓意深刻。2015年1月23日,中央政治局舉行了開年以來第一次政治局集體學習,學習的主題是“辯證唯物主義”。習指出:推進中國改革開放,實現現代化,需要哲學精神指引。“需要哲學精神指引”說明*** ***

  ①哲學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指導思想 ②真正的哲學能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③真正的哲學是社會變革的先導 ④真正的哲學決定了我國社會制度的更新和變革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③④

  4. 2015年3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經國務院授權,聯合釋出《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這份願景全面闡述了“一帶一路”的主張與內涵,提出了共建“一帶一路”的方向和任務,呼籲沿線各國和衷共濟、相向而行,譜寫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新篇章,讓沿線各國人民共享“一帶一路”共建成果。由此可知*** ***

  ①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思維是對存在的正確反映

  ③思維和存在相互依賴 ④思維對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5.2015年兩會期間,國內某著名網站曾對“兩會熱點話題”開展調查,調查結果***區域性***見下表:

  網上調查 網下電話調查

  熱點話題 得票率% 排序 熱點話題 得票率% 排序

  社會保障 52.4 1 環境問題 37.6 1

  收入分配 38.1 2 食品安全 33.9 2

  醫療改革 22.1 3 物價問題 32.5 3

  注:網上調查的物件以中青年人為主,其中既有非農業戶籍人口,也有大量農業戶籍人口;網下電話調查的物件則主要是城市居民。從哲學角度看,上表所示結果存在差異的原因主要在於*** ***

  ①人類的意識對物質的反映具有目的性 ②人能夠能動的改造世界

  ③人能夠能動的認識世界 ④人類的意識對物質的反映具有選擇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6.有研究表明,“江南style”之所以受到很多人的喜歡並風靡世界,原因之一是與一種叫做耳朵蟲的大腦神經運動有關。耳朵蟲是一種認知瘙癢,“江南style”中那種不斷重複的旋律會激發人腦某個部位的非常規反應,使人不斷注意這些音樂。這表明*** ***

  A.意識對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節作用 B.意識是對客觀存在的反映

  C.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 D.意識是人腦的機能

  7.2015年,“新常態”成為中國經濟領域的熱詞。“三期疊加”***三期即增速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大背景下,中國經濟執行的矛盾與問題逐步顯現。已經高速發展33年的中國經濟開始進入新階段,這個新階段有新的發展特徵、新的發展動力、新的發展趨勢,同時也需要有新的發展思路、新的發展政策。這表明*** ***

  ①發展經濟要在遵循經濟規律的基礎上發揮主觀能動性 ②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客觀與主觀具體歷史的統一 ③不同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 ④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階段各有其特點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