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目混珠成語典故

  魚目混珠的意思是形容以假亂真;以次充好。你們知道魚目混珠的典故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閱讀!

  魚目混珠成語解析

  [釋義] 魚目:魚眼睛;混:混同;冒充。用魚眼來假冒珍珠。形容以假亂真;以次充好。

  [語出] 晉·盧諶《贈劉琨》:“夜光報於魚目。”李善注引《雒書》鄭玄注:“魚目亂真珠”。

  [正音] 混;不能讀作“hǔn”。

  [辨形] 珠;不能寫作“朱”或“株”;混;不能寫作“渾”。

  [近義] 以假亂真 冒名頂替 濫竽充數

  [反義] 黑白分明 涇渭分明 是非分明

  [用法] 用作貶義。用來比喻以假亂真。一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結構] 主謂式。

  [辨析] ~和“濫竽充數”;都可以表示以假的冒充真的。但“濫竽充數”除表示以假亂真外還有以次充好的意思;~表示的以假亂真的程度更高些。

  

  從前,在街市上,住著一個名叫滿意的人。 有一次,他到一個很遠的地方辦事,那地方在未經開發的荒蠻的南方。在一家絕不起眼的鋪子裡,他用身上所有的錢和帶著的所有值錢的物品,買到一顆徑長一寸的聞所未聞的大珍珠。 回到家,滿意用最好的材料做了一個盒子,上面鑲嵌了金銀和其它寶物,然後把那大珍珠放在裡面,嚴密地收藏著。只在大的年節,他才拿出來給二三知己看。成語查詢

  滿意有個鄰居名叫壽量,也聽到滿意獲得一顆大珍珠的事,看到別人談論時臉上那種企慕之色,也很想擁有大珍珠。有一次壽量在路上發現一顆很大的魚眼睛,便誤以為是珍珠就撿回家,然後到外面大肆宣揚。

  事有湊巧,不久兩人都得了一種奇怪的病,臥床不起。 四處問卜求醫,古怪稀奇的東西吃了若干,只是病不見有任何起色。兩家人家上上下下的人都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但還是一籌莫展。 一日街上走來一個遊方郎中,說能醫治各種疑難雜症。也是病急亂投醫,請到家裡,郎中看病人,說這種病需要珍珠粉來合藥。才能藥到病除,匆勿寫了一個方子,就走了出去。 可是滿意說什麼也不肯殘損那顆稀世之珍,所以就只吃了方子上的藥;壽星則忍痛吃了用家傳珍珠粉合的藥。 幾天以後,遊方郎中來到滿意家問病況如何,滿意如實以告,郎中說,“我能否看看你的珍寶?”滿意開啟盒子。“果然是不世之珍!”郎中道:“你為什麼不拿著它到外面更大的世界去展示她的風采呢?”

  壽量告訴郎中,吃了藥卻沒什麼作用。“那麼你把所用的珍珠給我看。”郎中說。不得已,壽量掙扎著拿了出來。郎中一看,大笑著 說:”這哪是什麼珍珠。這是海洋中一種大魚的眼睛。真是魚目混珠。 哪能治好你的病啊!”

  魚目混珠成語造句

  1. 不法商販常常魚目混珠,坑騙消費者。

  2. 他鑑別古代的圖書版本有豐富的經驗,要想魚目混珠,那比登天還難。

  3. 這裡賣的魚翅真偽充斥,魚目混珠的贗品不少。

  4. 我這是金字招牌的祖傳救命金丹,豈容他人魚目混珠?

  5. 這些魚目混珠的野山人蔘鬚,是用蘿蔔鬚根製成的。

  6. 不少商人想拿仿冒品來魚目混珠,欺騙不知情的顧客。

  7. 商品魚目混珠之事甚多,驗貨物應小心,否則會招來重大損失。

  8. 收藏古董要先培養鑑定能力,以免買到魚目混珠的假貨。

  9. 這批衣服有魚目混珠之嫌。

  10. 收藏古董要先培養監定能力,以免買到魚目混珠的假貨。

  11. 這些魚目混珠的野山人蔘須,是用蘿蔔鬚根製成的。

  12. 這地攤貨很多魚目混珠,你得小心免得上當吃虧。

  13. 不肖商人想拿仿冒品來魚目混珠,欺騙不知情的顧客。

  14. 我們要抵制仿冒品,絕不允許魚目混珠,侵犯智慧財產權。

  15. 這家公司為打擊對手,故意推出包裝相似的產品來魚目混珠,低價促銷。

  16. 不法商販,常常幹出魚目混珠的事情,坑害顧客。

  17. 最近市場上有人魚目混珠,企圖用假冒產品替代名優商品,消費者可要擦亮眼睛,防止上當受騙。

  18. 有些奸商慣用移花接木的手段,把一些假冒偽劣產品加工後以次充好魚目混珠在市場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