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故事及哲理
那些都是很值得我們找來看看的,那麼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勇於冒險
有一天,龍蝦與寄居蟹在深海中相遇,寄居蟹看見龍蝦正把自己的硬殼脫掉,只露出嬌嫩的身軀、寄居蟹非常緊張地說:"龍蝦,你怎可以把唯一保護自己身軀的硬殼也放棄呢?難道你不怕有大魚一口把你吃掉嗎?以你現在的情況來看,連急流也會把你衝到岩石去,到時你不死才怪呢?"
龍蝦氣定神閒地回答:"謝謝你的關心,但是你不瞭解,我們龍蝦每次成長,都必須先脫掉舊殼,才能生長出更堅固的外殼,現在面對的危險,只是為了將來發展得更好而作出準備、"
寄居蟹細心思量一下,自己整天只找可以避居的地方,而沒有想過如何令自己成長得更強壯,整天只活在別人的護蔭之下,難怪永遠都限制自己的發展。
哲理感悟:
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安全區,你想跨越自己目前的成就,請不要劃地自限,勇於接受挑戰充實自我,你一定會發展得比想像中更好。對於那些害怕危險的人,危險無處不在。
:漁夫的誓言
古時候有一漁夫,是出海打魚的好手。他有一個習慣,每次打魚的時候都要立下誓言。有一年春天,聽說市場上的墨魚價格最高,於是立下誓言,這次出海只捕撈墨魚,好好賺它一筆。但是這次魚訊所遇到的全都是螃蟹,他非常懊惱地空手而歸。等他上了岸才得知市場上螃蟹的價格比墨魚還要貴。他後悔不已,發誓下一次出海一定要打撈螃蟹。
第二次出海,他把注意力全放在螃蟹上,可這一次遇到的全是墨魚,不用說他又只能是空手而歸。他懊悔地發誓,下次出海不管遇到的是螃蟹還是墨魚全都打。
第三次出海,漁夫嚴格遵守自己的誓言,不幸的是,他一隻螃蟹和墨魚都沒有遇到,見到的只是一些馬鮫魚。於是,漁夫再一次空手而歸......
漁夫沒有趕上第四次出海,他在飢寒交迫中死去。
哲理感悟:
一個人在確立自己的人生目標、人生理想的時候,不僅僅要符合自身實際,也要符合社會需要的實際。而社會需要的實際總是在不斷地變化發展著,因此我們要根據不斷變化發展的社會實際,調整自己的理想,這樣才可能由理想變為現實。否則,即使自身條件再好,理想也只能是空想、幻想。
:樂觀者與悲觀者
父親欲對一對孿生兄弟作"性格改造",因為其中一個過分樂觀,而另一個則過分悲觀、一天,他買了許多色澤鮮豔的新玩具給悲觀孩子,又把樂觀孩子送進了一間堆滿馬糞的車房裡。
第二天清晨,父親看到悲觀孩子正泣不成聲,便問:"為什麼不玩那些玩具呢?"
"玩了就會壞的。"孩子仍在哭泣。
父親嘆了口氣,走進車房,卻發現那樂觀孩子正興高采烈地在馬糞裡掏著什麼。
"告訴你,爸爸。"那孩子得意洋洋地向父親宣稱,"我想馬糞堆裡一定還藏著一匹小馬呢!"
哲理感悟:
樂觀者與悲觀者之間,其差別是很有趣的,樂觀者看到的是油炸圈餅,悲觀者看到的是一個窟窿。樂觀者在每次危難中都看到了機會,而悲觀的人在每個機會中都看到了危難。
:貧窮的另一種定義
什麼貧窮,什麼富有,什麼才是真正的貧窮,什麼才是真正的富有?我想只有真正覺悟的人,才能用他們智慧的思維,給出最準確的答案。
從前,有一位智慧長者,他有一個世間最稀有、最寶貴的檀香木做的盒子。長者對人宣佈說:“我要把這最寶貴的東西,贈送給世間最貧窮的人。”
於是很多貧窮的人就來向長者要這個檀木盒子。但是每一個人來要,長者都說:“你不是世間上最貧窮的人!”大家就想不明白了:“你是不是真心要把這個檀木盒子送人呢?”
長者說:“我這個寶貴盒子是要送給世間最貧窮的人,誰是最貧窮的人呢?”見大家都回答不上來,長者就說:“我告訴你們,不是別人,他就是我們的國王,他才是世間最貧窮的人。”
大家一篇唏噓和詫異:“國王是最貧窮的人?”
這個訊息很快地傳播開來,傳到了國王那裡去,國王非常生氣:“哼!我是一國之君,怎麼可以說我是世間最貧窮的人呢?去!去把那個老傢伙給我找來!”
長者被帶來見國王。
國王把長者帶到收藏珍寶的庫房裡,問長者:“你知道這是什麼地方嗎?”
“這是收藏黃金的金庫。”長者回答。
“那是什麼地方呢?”國王指著另一邊問。
“那是收藏銀子的銀庫。”長者答。
“那又是什麼地方呢?”國王再問。
“那是珍藏珠寶的寶庫。”長者答。
國王大聲責問道:“你都看到了,這些都是屬於我的,你怎麼說我是最窮的人呢?”
“陛下,您雖然有錢,但不會照顧國土裡的子民們,不知道做一些利益大眾的事業。雖然有錢卻不會用,這不就是世間最貧窮的人嗎?”
國王大悟。
哲理感悟:
利用自己的財富,力所能及地為大家做些利益大眾的事,那麼這些財富就真的是財富,也為佈施者帶來千萬倍的福報。有了福報,才會有更多的財富,這樣的人越來越富有。如果只是守著這些財富,不肯為大眾佈施一點,那麼就等於你沒有擁有這些財富;如果全部用這些錢滿足自己的需要和慾望,這些財富總會在私慾享受中減少殆盡,而半分的福報也收不到。眾生是福田,官以民為天!真正的富貴不是人們擁有多少,而是為人們奉獻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