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故事之哲理感悟

  “最好的人際關係並不是指相處的每一個人都十全十美,而是每一個人都學會欣賞別人的長處,包容別人的缺陷。”小編為大家整理,供大家參考!

  ***1***:危險的森林裡

  一個人在森林中漫遊時,突然遇見了一隻飢餓的老虎,老虎大吼一聲就撲了上來。他立刻用最快的速度逃開,但是老虎緊追不捨,他一直跑一直跑,最後被老虎逼到了斷崖邊。

  站在懸崖邊上,他想:“與其被老虎捉到,活活被咬死,還不如跳入懸崖,說不定還有一線生機。”

  他縱身跳入懸崖,非常幸運地卡在一棵樹上。那是長在斷崖邊的梅樹,樹上結滿了梅子。

  正在慶幸之時,他聽到斷崖深處傳來巨大的吼聲,往崖底望去,原來有一隻凶猛的獅子正抬頭看著他,獅子的聲音使他心顫,但轉念一想:“獅子與老虎是相同的猛獸,被什麼吃掉,都是一樣的。”

  剛一放下心,又聽見了一陣聲音,仔細一看,兩隻老鼠正用力地咬著梅樹的樹幹。他先是一陣驚慌,立刻又放心了,他想:“被老鼠咬斷樹幹跌死,總比被獅子咬死好。”

  情緒平復下來後,他看到梅子長得正好,就採了一些吃起來。他覺得一輩子從沒吃過那麼好吃的梅子,他找到一個三角形的枝丫休息,心想:“既然遲早都要死,不如在死前好好睡上一覺吧!”於是靠在樹上沉沉地睡去了。

  睡醒之後,他發現黑白老鼠不見了,老虎和獅子也不見了。他順著樹枝,小心翼翼地攀上懸崖,終於脫離了險境。原來就在他睡著的時候,飢餓的老虎按捺不住,終於大吼一聲,跳下了懸崖。

  黑白老鼠聽到老虎的吼聲,驚慌地逃走了。跳下懸崖的老虎與崖下的獅子展開激烈的打鬥,雙雙負傷逃走了。

  大道理:生命中會有許多險象叢生的時候,困難危險像死亡一樣無法避免。既然無法避免不如放下心來安享現在擁有的一切,無意中就會享受到生命的甜果。

  ***2***:勤不補拙

  一隻啄木鳥見到一群鸕鶿箭般射入水中而後噙魚而出時怡然自得的神態,他想:“我的嘴強直如鑿,連硬木都不懼,難道反不如這些傢伙?”

  “今後,我也吃吃這大魚大肉!”

  於是,他嘗試性地向水中的魚兒鑿去,誰料到,這一試,直嗆得他頭暈目眩喉難受!

  “書本,爺們兒也翻過,好歹知道‘勤能補拙’!爺們兒就要將這嘗試進行到底!”

  於是,他一次又一次地向水面撲去。

  最後,森林裡的動物們都知道啄木鳥弄得一身“恐水病”……

  在這裡,我要將這個故事翻出來晒一晒是因為它對我們好多人還有一定的教育作用。

  我們中的好多人一直被“勤能補拙”忽悠而不知,以致盲目地在自身所不擅長的領域“勤奮”!

  這樣的結果往往是:越“勤”越“拙”,越“拙”越“勤”,不信邪地向世人證明自己的“執著”。

  孰不知,他是上了中國文化中“客套”語言的大當!

  中國文化講究客套,講究謙遜,文采飛揚的文章高手在人前偏稱自己的文字為“拙文”,眼光如炬的人生聖哲在人前偏稱自己的見解為“拙見”。

  這“拙”非真“拙”,這“拙”其實是:特長、聰明、靈活!

  勤奮地發揮特長,當然能出成績!

  如果“拙”是真“拙”,即:拙劣、笨拙、死板,那麼越“勤奮”越離目標遠,誰都清楚這一點。

  大家不清楚的往往是:成功者的謙遜語言裡含著模糊視聽的毒素,只有將它們“消毒處理”後,它們才利於我們的機體有益地吸收!

  否則,我要告訴你:勤不補拙!

  ***3***:相信自己,是一種信仰

  鷹王描述自己的豐功偉績時,其他的幼鷹都聚精會神地聽著。對於這些年輕的幼鷹來說,今天是個特別的日子——它們要離開巢穴,獨立進行生命中的第一次試飛。

  “我能飛多遠呢?”一隻幼鷹問。

  “你能看多遠呢?”鷹王反問道。

  “我能飛多高呢?”幼鷹十分困惑。

  “你的翅膀能伸展多寬呢?”鷹王又一次反問。

  “我能飛多長時間?”幼鷹繼續提問。

  “你覺得地平線有多遠呢?”鷹王還是反問。

  “我到底能取得多少成績?”幼鷹一副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樣子。

  “你相信自己多少?”鷹王反問道。

  幼鷹十分不解:“為什麼不回答我的問題?”

  “我剛剛回答了呀!”

  “但是你用提問來回答問題。”

  “這是最好的方式。”

  “你是鷹王,你無所不知。如果你都回答不了這些問題,誰能?”

  “你!”鷹王肯定地說。

  “我?為什麼?”

  “沒有人可以告訴你夢想是什麼,夢想之於每隻鷹都是獨一無二的,恐怕只有上帝才知道你的潛能和力量,所以你要用自己的行動去證明。惟一限制你發揮的只有你的想像力。”

  “我該怎麼辦?”

  “眼望地平線,展翅飛翔!”

  ***4***:盲人不知燈熄

  一位盲人辭別朋友時,他的朋友給他一隻燈籠。

  他對朋友說:“我不需要燈籠,無論明暗,對我都是一樣的。”

  朋友答道:“這點我知道,但如果不帶的話,別人也許會撞到你。”

  這位盲人聽後便打著燈籠回去了。

  走著走著,突然有人撞倒了他,他生氣地說:“難道你看不見這盞燈籠?”

  路人指著燈籠說:“老兄!你的燈籠早已經熄了。”

  ***5***:刺蝟的生存之道

  這是一個史無前例的寒冬,很多動物被凍死了。

  刺蝟們認識到了情況的嚴重,它們決定聚在一起取暖,這樣它們保護了自己,但是每個刺蝟身上的刺也弄傷了它最親密的夥伴。

  過了一會兒,刺蝟決定彼此遠離,但是它們開始接二連三地在寂寞和冰凍中死去。因此它們必須做出選擇:要麼接受夥伴的刺,要麼從地球上消失。

  當然,刺蝟們明智地選擇聚在一起。它們學會了在最親密的夥伴帶來的一小點傷痛下互相取暖,以此求得生存。

  啟示:最好的人際關係並不是指相處的每一個人都十全十美,而是每一個人都學會欣賞別人的長處,包容別人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