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櫝還珠的成語故事簡介
買櫝還珠這個成語比喻沒有眼力,取捨不當,你知道買櫝還珠的成語故事嗎?下面請欣賞小編給大家帶來的買櫝還珠相關內容,大家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買櫝還珠的意思
[釋義] 櫝:木匣;珠:珍珠。買下了盛珍珠的盒子;卻退還了匣子裡的珍珠。比喻沒有眼光;取捨不當。
[語出] 宋·程頤《與方元寀手帖》:“今之治經者亦眾矣;然而買櫝還珠之蔽;人人皆是。”
[正音] 還;不能讀作“hái”。
[辨形] 櫝;不能寫作“犢”。
[近義] 捨本逐末 本末倒置 反裘負薪
[反義] 去粗取精
買櫝還珠的成語故事
一個楚國人,他有一顆漂亮的珍珠,他打算把這顆珍珠賣出去。為了賣個好價錢,他便動腦筋要將珍珠好好包裝一下,他覺得有了高貴的包裝,那麼珍珠的“身份”就自然會高起來。
這個楚國人找來名貴的木蘭,又請來手藝高超的匠人,為珍珠做了一個盒子***即櫝***,用桂椒香料把盒子薰得香氣撲鼻。然後,在盒子的外面精雕細刻了許多好看的花紋,還鑲上漂亮的金屬花邊,看上去,閃閃發亮,實在是一件精緻美觀的工藝品。
這樣,楚人將珍珠小心翼翼地放進盒子裡,拿到市場上去賣。
到市場上不久,很多人都圍上來欣賞楚人的盒子。一個鄭國人將盒子拿在手裡半天,愛不釋手,終於出高價將楚人的盒子買了下來。鄭人交過錢後,便拿著盒子往回走。可是沒走幾步他又回來了。楚人以為鄭人後悔了要退貨,沒等楚人想完,鄭人已走到楚人跟前。只見鄭人將開啟的盒子裡的珍珠取出來交給楚人說:“先生,您將一顆珍珠忘放在盒子裡了,我特意回來還珠子的。”於是鄭人將珍珠交給了楚人,然後低著頭一邊欣賞著木盒子,一邊往回走去。
楚人拿著被退回的珍珠,十分尷尬地站在那裡。他原本以為別人會欣賞他的珍珠,可是沒想到精美的外包裝超過了包裝盒內的價值,以致於“喧賓奪主”,令楚人哭笑不得。
用買櫝還珠造句
1*** 秦子魚因為摳門,買櫝還珠,在寧凡心頭,已成了笑柄。
2*** 買櫝還珠這個成語就是從這兒來了,這叫做會賣盒子不會賣珍珠,過度的包裝是不好的。
3*** 林無敵差點笑出聲,買櫝還珠的寓言聽過,可是買瓷器送女兒的還是首次遇到。
4*** 包裝再好也只是外表,我們更看重的是商品的內在質量。你要記住,我們可千萬不要做買櫝還珠的傻事。
5*** 這仙器確實是好東西,不過跟你身邊這個叫胡元的小傢伙比起來……哎,買櫝還珠的小子,不說了,不說了,你還是自己悟吧。
6*** 一個門外兒,難以領略麒老牌富於藝術性的唱腔和做功,反而對開鑼戲的翻跟頭舞刀槍目不轉睛,頗有買櫝還珠之意。
7*** 每個人都明白,盒子只不過是包裝,可是即便如此已經讓人足夠驚豔,要知道韓非子就著有一書,上面就就說過買櫝還珠的故事。
8*** 常常覺得化了妝的女人犯了買櫝還珠的錯誤。請看我的眼睛!濃墨勾勒的眼線在說。但柵欄似的假睫毛圈住的眼波,卻暗淡猶疑。
9*** 以小致大,謂之拋磚引玉;不知所貴,謂之買櫝還珠。
10*** 買櫝還珠包含有深刻的廣告意義。
11*** 學習上我們要有主次之分,千萬不能買櫝還珠。
12*** 讀一本書必須吸取精華,千萬別幹買櫝還珠的蠢事。
13*** 你就是買櫝還珠的那個白痴,我就是那個肯賣給你櫝的傻子。
14*** 經常為了盒子買東西的典型的買櫝還珠。
15*** 任何一個有頭腦的人都不應該做出買櫝還珠的蠢事。
16*** 讀經如果不探究其中的義理,只留心章句訓詁,那就像買櫝還珠一樣,讀再多也沒用。
17*** 學習上我們要有的話矢,不能漫無目的,千萬不能買櫝還珠。
18*** 像這類買櫝還珠捨本逐末的事,他沒有少做。
19*** 這種包裝用品兒子收集得更多,真正的“買櫝還珠”!
20*** 先把採購資訊和標的掌握好,免得受買櫝還珠的譏諷。
21*** 買櫝還珠在今天要變正確了?商人眼裡只有利潤而不考慮其他。
22*** 很多附庸風雅虛有其表的收藏家,專幹買櫝還珠的蠢事。
23*** 們做事應該善於靈活應變,不能死守教條,犯買櫝還珠的錯誤。
24*** 我認為你修改這篇作文,是買櫝還珠,取捨失當,把最能說明論點的那一段刪掉了。
25*** 我們不能當那種買櫝還珠的笨蛋。
26*** 向外國學習,全學些皮毛,這無異於買櫝還珠。
27*** 先把採購資訊和標的掌握好,免得受買櫝還珠的譏諷。
28*** 讀古典詩,不顧內容,只注意平仄格律,與買櫝還珠何異?
29*** 我今天中午也準備幹一件買櫝還珠的事情。
30*** 中國古代寓言“買櫝還珠”,嘲笑不識珠寶的人,說有個人非常欣賞盛珍珠的盒子,交錢之後不要珍珠,只把盒子拿走了。其實還珠的人是個至情至性的鑑賞家。阿城
買櫝還珠故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