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必修二必考知識點

  高一歷史需要與初中歷史教學銜接,培養學生的知識整合能力,開發學生潛能。那麼歷史有哪些必考的知識點呢?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市的發展

  ***1***秦代:法律管理商業。

  ***2***漢代:進行集中貿易的“市”, 有專門的管理機構,相當嚴格;

  漢代:形成若干全國性商業中心。如:長安和五都——洛陽、邯鄲、臨淄、宛、成都。

  ***3***六朝:出現草市,但也實行行政管理;

  ***4***唐代:夜市繁盛 草市逐漸演進為地方商業中心;

  ***5***宋代:“市”突破時空限制,商業活動不再受官吏直接監管。夜市、曉市都很興盛,還有定期廟會集市,宋代:草市配套的飲食服務設施 也較完備;

  ***6*** 明清:都市中形成繁華的商業區。

  :古代中國主要成就

  冶煉: ①青銅器鑄造 夏商周-春秋***青銅時代***

  數量多、種類齊、工藝精、造型生動

  司母戊鼎

  ②冶煉生鐵和鋼 發明於春秋時期

  春秋-塊鍊鋼;杜詩***東漢***發明水排,提高了生產效率

  南北朝-灌鋼法

  16世紀前,世界領先;大大推動生產發展

  ③燃 料 煤 冶 鐵——世界最早,漢代開始,北宋普遍

  焦碳冶鐵——南宋末開始,明朝流行

  紡織: ①絲織-上古 學會養蠶繅絲 世界最早

  西周 絲織工藝突飛猛進,品種日益豐富,花色圖案精美

  漢代 絲綢遠銷歐洲,中國獲“絲國”稱號***絲綢之路***

  唐代 私營紡織作坊興起,官營紡織業也有相當大的規模

  明清 鼎盛時期 蘇州、杭州

  ②棉織-宋末元初 棉花向內地傳播,宋代棉花種植及棉紡織技術已經推廣到閩粵等地區

  元 代 黃道婆 發明腳踏三錠紡車

  元 明 江蘇松江成為全國棉紡織業中心

  明 後 期 棉布成為民眾的主要衣料,棉花種植面積普遍擴大,一些地區出現了具有一定規模的自由勞動力市場。

  制瓷: 新石器時代 開始燒製陶器

  商代 燒製出原始瓷器***世界最早***

  東漢晚期 燒製出成熟的青瓷

  南北朝 燒製出白瓷

  隋唐 陶瓷工藝臻於成熟,瓷窯遍佈南北,

  唐三彩***陶***

  唐代 制瓷業成為一個獨立的生產部門,瓷器成為人們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

  越窯***青瓷*** 邢窯***白瓷***

  宋代 景德鎮成為“瓷都”,出現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窯

  清代康熙年間,粉彩瓷器工藝的發明又推進了生產技術的提高,粉彩瓷器燒製技術在雍正時期達到登峰造極的水平。

  :企業改革的背景

  1.背景:長期以來,國有企業政企職責不分,企業經營權集中在政府手裡,企業沒有自主權;企業吃國家的大鍋飯,職工吃企業的大鍋飯,各方面積極性都不高,企業缺乏活力。

  2.內容:

  ① 大致經歷兩階段:一是試驗探索階段***從1978——1984年***;二是全面改革階段***從1985——現在***。

  ② 主要從三方面入手:***所有制、管理體制、分配製***

  一是把單一公有制經濟發展為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經濟並存、共同發展的格局;

  二是實行政企分開,逐步擴大企業的生產經營自主權,推行多種形式的企業承包經營責任制;

  三是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的多種分配形式並存的制度,在經濟發展中逐步改善人民生活。

  ③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後,國有企業改革步伐加快,在大中型企業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邁進。

  3.作用:通過深化改革,進一步增強了企業的競爭實力,逐漸形成了一批有實力和活力的大企業集團,使國有企業大幅度增加,有利於國民經濟的穩定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