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趙雲之死
趙雲品性忠良,直言敢諫,曾力勸劉備將本打算賞賜功臣的土地還與百姓。下面小編整理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趙雲是怎麼死的
關羽之死,留下“大意失荊州”的警言。諸葛亮之死,留下“死諸葛走活司馬”之傳奇。而趙雲之死,卻只以其兒子對諸葛亮報喪的幾句話,一筆帶過。就象死了一個山野村夫。那麼,趙雲是究竟是如何死得呢?
趙雲與文丑大戰幾十回合,不分勝負。而關雲長使拖刀計,立斬文丑與馬下。這樣一比,似乎趙雲的武藝不如關羽。其實這只是個錯覺。在整個三國時代,武藝最高強的乃是常山趙子龍也。他身經百戰,從未失過手。有“打遍天下無敵手”之美稱。關羽厲害?對啊,是有點厲害,可是他中過箭傷。而趙雲在其征戰生涯裡,卻從未受過一點傷,流過一滴血。而這一點,竟成了他的死因。
某日,趙雲正在家裡洗澡,他老婆就幫他搓背,發現他年紀雖大,面板卻白嫩光潔。全身上下,竟沒有一點疤痕。他老婆很奇怪>,便問道:“老公,你征戰那麼多年,竟然從來沒負過傷嗎?”趙雲傲然答道:“當然,我身經百戰,殺敵無數,可至今還未曾遇見任何人有這個本事讓我受一點點傷,流一點點血。“
他老婆聽了,心中童心頓起,偷偷地到外屋拿了一根繡花針,又悄悄地掩回趙雲的身邊,調皮地說:“老公,我就有這個本領讓你受點小傷,流點小血。”說完,就在趙雲的手臂上輕輕地刺了一下。趙雲吃了一痛,驀見一滴鮮血從手臂上流出,頓時驚恐萬狀,臉上肌肉僵硬,呼吸困難。不多久,就被活活地嚇死了。
其實趙雲死於繡花針不過是野史的胡亂捏造,得知趙雲本身歸屬劉備之前,就是公孫瓚手下名將,跟劉備時,就年級不小了。
趙雲自追隨劉備後,直到劉備當了漢中王,可說是馬不停蹄,無役不予。阿斗確是他在長阪坡救出的,史書雖沒《三國演義》寫得那麼玄,但趙雲救阿斗不是虛構的。進軍西川,是趙雲第一次沒隨劉備行動而留守荊州。可就是這次留守,他又幹出了另一件大事,即“截江奪鬥”,也是史有明文的壯舉。兩次三番救了後主劉禪的小命,趙雲對蜀漢的汗馬功勞還小麼?可劉備得了西川后,對趙雲就再沒重用了。劉備為什麼不重用趙雲的原因也解釋了這個原因,到了諸葛亮北伐,趙雲是碩果僅存的老將了。趙雲上了年紀,還鞍馬征伐,在帶隊伍完整回來後,得病自然死亡的。
公元230年,趙雲於成都病故,享年76歲,追諡為順平侯。
趙雲簡介
趙雲***?-229年***,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長八尺,姿顏雄偉,三國時期蜀漢名將。
漢末軍閥混戰,趙雲受本郡推舉,率領義從加入白馬公孫瓚。期間結識了漢室皇親劉備,但不久之後,趙雲因為兄長去世而離開。趙雲離開公孫瓚大約七年左右的時間,在鄴城與劉備相見,從此追隨劉備。
趙雲跟隨劉備將近三十年,先後參加過博望坡之戰、長阪坡之戰、江南平定戰,獨自指揮過入川之戰、漢水之戰、箕谷之戰,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戰果。除了四處征戰,趙雲還先後以偏任桂陽太守,以留營司馬留守公安,以翊軍督江州。
除此,趙雲於平定益州時引霍去病故事勸諫劉備將田宅歸還百姓,又於關羽張飛被害之後勸諫劉備不要伐吳,被後世贊為有大臣局量的儒將。於建興七年壽終正寢。景耀四年,劉禪下令追諡趙雲,姜維與眾臣商議後建議劉禪追諡趙雲為順平侯。
趙雲軼事典故
單騎救主
單騎救主是指趙雲單槍匹馬救出劉備的兒子劉禪的事情。歷史上一共發生了兩次,一次是長阪坡之戰,一次是截江救阿斗,分別發生在建安十三年與建安十六年。趙雲的單騎救主的情節常被藝術加工出現在小說、評書、戲曲等文藝作品裡。
其實截江救阿斗是趙雲和張飛共同完成的,並且二人有帶領兵馬,所以嚴格來講不是單騎救主,但是受《三國演義》的影響,民間還是習慣性的將此行為也稱為單騎救主。
五虎
五虎,是指蜀漢名將里名聲最響、地位最高、能力最強的五位,即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但是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卻在百家講壇欄目裡提出了四虎將之說。
陳壽在撰寫《三國志》的時候,將關張馬黃趙合為一傳,而且僅排在諸葛亮傳之後,列於蜀漢各文臣武將之首。而五位又有虎將之名,關羽、張飛被稱為“熊虎之將”,趙雲被稱為“虎威”,馬超“與翼德並驅爭先”,黃忠“勇毅冠三軍”,可以看出,稱這五位為蜀漢五虎,都是有史可據的。而陳壽在寫《三國志》的時候,又先後將五位評為蜀漢的“爪牙”,也就是說,關張馬黃趙就是正史所承認的蜀漢“五爪牙”。
而五虎的稱謂也並非是先出自《三國演義》,《三國演義》之前的《三國志平話》稱其為“五虎”,再往前推,元曲中就已經將這五位稱為“五”或“五兄弟”。不管是“五虎”還是“五虎”,其實都只是一個稱謂,一個統稱而已,關張馬黃趙這五人在蜀漢也絕對稱得上虎將的,非要計較是出自演義還是正史,是沒有意義的。
除此之外,五虎將也是見於民間史料記載中的,包括《山堂肆考》、《歷代名臣錄》,而《四庫全書》的收錄則以清代官方的身份對其做了全面的肯定,也就是說從明清以來,史家是認可五虎將一說的。
蜀主八劍
據《古今刀劍錄》記載,章武元年,劉備在金牛山採得鐵礦,鑄造八柄寶劍,一把劉備自己佩戴,其餘七把分別賜予劉禪、劉永、劉理、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每把劍都取了好聽的名字,並讓諸葛亮在劍上銘字,但劍名卻難考。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