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人生理想哲學論文

  理想作為人類特有的一種精神現象,人生理想,在古代稱為人道,哲學一詞的本義是愛智慧,通俗地說,就是要活得明白。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人生理想哲學論文篇1

  理想哲學課的幾個因素

  摘要:哲學課在許多學校是一門不受學生歡迎又讓教師頭疼的課程,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筆者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卻覺得哲學課是最能引人入勝的,每個學期都能感受到學生對哲學課的深深熱愛和熱切的期待。那麼到底是什麼因素在起作用?筆者一直以來都在做這一方面的思考和探索,也曾嘗試著把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寫成論文以供同行參考,雖然獲得很高的評價,卻沒有明顯地提高同行的教學質量和教學幸福感。本文探討了理想哲學課的教師因素、學生因素等相關內容。

  關鍵詞:理想哲學課;教師因素;學生因素

  對於哲學教學,縱觀多年來高校和中學教師的經驗探索,大家都無非是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進行分析,筆者認為,這樣的探討意義不大。因為經過一年多的課題研究,筆者對這個問題又作了進一步的調查研究和思考,自覺已經找到了這個疑惑多年的問題的答案:即哲學解決的是心的問題,所以哲學課的成功與否,主要還是取決於人的因素,也就是教師與學生雙方的心靈狀態,然後才是其他因素,反觀多年來的教學實踐,這個結論是經得起推敲的。下面就這個問題進行相關的探討。

  一、教師因素

  哲學一詞的本義是愛智慧,通俗地說,就是要活得明白。而要活得明白,就必須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世界和人生的根本問題。所以哲學在本質上講不是一種學問,而是一種體驗,或者說它是來自於體驗的一種學問。而喜歡哲學的必定是對生活有較強感受力和好奇心的人,對世界驚奇,對人生困惑。因為只有這樣的人才可能自覺地用自己的眼睛去“觀”世界“觀”人生、用自己的頭腦去悟世界、悟人生。那麼,如何“觀”如何“悟”?從哲學家都是自學成才的這一事實來看,學習哲學即學習思考世界與人生的基本問題,最好的途徑是自學、獨立思考。但對於初學者來講,入門最好有教師的指引。什麼樣的教師能夠把學生引向哲學思考?是理論功底紮實哲學原理背得滾瓜爛熟的教師?是能很機靈地應對人情世故的教師?是講故事生動有趣的教師?還是講道理頭頭是道的教師?其實這些都不對。

  哲學教師最本質的條件就是他必須是心智活潑且熱愛智慧的人。唯有這樣熱愛真理、不斷探尋規律性的東西、對生活有著深刻體驗和獨到見解的教師,才會有開放的心靈,才能在課堂上把自己如何感受生活、理解生活,如何探尋規律呈現給學生,給學生樹立榜樣,讓學生直接感受到教師的頭腦在思考什麼問題,有些什麼不同的思路,通過這樣的學習,喚醒其對心中原本就存在的類似的問題的思考,從而學會如何去領悟生活的真諦。因為只有體驗能夠喚醒體驗,唯有心靈能夠觸動心靈。這也是教育的一個小小奧祕。因此,哲學教師首先必須是自己思想的主人,並能把思想的樂趣傳遞給學生,引領他們初步領悟到哲學的魅力。他必須是一個內心豐富且有力的人,讓學生接近他就相信哲學絕對不是枯燥乏味的東西;他也必須是一個淡定獨立不隨波逐流的人,不是記誦一些現成的原理,不是拿著別人編的現成教材來給學生上課,而是有自己的教學素材,那其中必然要貫穿他自己的獨特見解和獨立思考;他的授課不一定是要讓學生接受他的見解,而是在於讓學生受到他的感染,思想始終處於探索的狀態,開始學會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和精神生活。

  那麼,什麼樣的教師不適合上哲學課?首先是太年輕的教師。因為年輕,生活還沒給他太多困惑的機會,也就沒有了太多的生活體驗,無法用自己的體驗喚醒學生的體驗,當然那些自小就會獨立思考的例外。所以,跟目前許多學科呼喚創新型的年輕教師不同,哲學教學需要的正是有一定年齡、善於體驗生活的教師;其次是太精明的人。這裡的精明人是指善於投機取巧的人。因為哲學不只是方法論,它更重要的是對於世界人生根本問題的思考。而精明人往往撇開根本問題,只是琢磨用什麼樣的方法去解決一些細枝末節的問題,所以精明人做事最終往往本末倒置,與哲學無緣,甚至背道而馳。大概還因為精明人對生活不感到困惑,只要對生活沒有困惑,哲學就無從開始。所以越精明,其實離哲學就越遠。再次,就是不會獨立思考的人。哲學不是教條,無法人云亦云。哲學上的根本問題,比如世界的本質和人生的意義,原本不存在什麼標準答案,哲學思辨的用處,是在於讓人有一個比較好的心態,而不是獲得一個最終答案。哲學本來就是要教人學會思考,而不會獨立思考的教師只能給學生一種教條式的、照本宣科的哲學教學,這恰恰培養了學生一個不愛思考的習慣。

  二、學生因素

  有了合適的教師,成功的哲學課堂還離不開一群喜歡學哲學又適合學哲學的學生。唯有這樣的學生的心靈,才能與教師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每個人活在世上,都需要哲學,因為生活中我們隨時都面臨選擇和決定,也會遭遇困難和挫折,也都有疑惑,這些時候最需要的是自己內在力量的支援。這種力量來自於哲學思考,即對人生根本道理的思考。哪個年齡的學生會喜歡學習哲學?我國學者用問卷法調查研究的結果表明:個體人生觀的發展過程是在少年期開始萌芽,到高中階段的青年期得以迅速發展,在大學階段達到形成的高峰,並逐步走向穩定和成熟。高中階段即高中生和中職生中的大部分人已經會經常考慮人生問題,哲學課對於他們來講是適時的精神食糧。

  那麼哪類學生群體最適合學哲學?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學習哲學的可能性。自古希臘中期始,哲學家們就一直稱人為理性動物,或者說,人在本質上是傾向於哲學的動物。正如德國哲學家康德所說:“人在本質上是愛好哲學的。”另外因為哲學源於好奇***柏拉圖曾言:哲學始於驚疑***,而好奇心是人類的幾乎與生俱來的天性。因此可以說,人類的天性中包含著哲學的潛能,人人都適合學哲學。那麼什麼年齡階段的孩子可以開始學哲學?現代兒童心理學家們發現:青少年兒童是學習哲學的黃金時期,五至十歲的孩子已經具有初步的哲學思維能力,並具有強烈的哲學探究興趣。有人對少兒的哲學探究興趣和哲學思維能力做過專門考察***如現代美利堅哲學教授馬修斯的《哲學與幼童》***,發現孩子們哲學方面的興趣和能力源於他們對萬事萬物的無時不有的和無處不在的好奇,因為他們面對一個全新的世界和人生,什麼都要問,其中許多如“我從哪裡來”、“為什麼要學習”等問題都是真正哲學性質的。

  但是,由於年齡尚小,初中及以前階段的孩子,好奇心雖然強烈,理性思維的能力畢竟還弱,不適合正式學習哲學。最適宜正式開始學習哲學的是高中和大學階段的孩子,尤其是高中階段的,因為他們的理性開始覺醒,生命的成長不斷地讓他們對人生有了新的發現,看世界有了新的視角,好奇心強烈,求知慾旺盛。於是他們困惑,也喜歡思考。也因為他們沒有那麼多的利慾和俗見遮蔽心智,不會那麼急功近利,我們就比較容易回到本質來跟他們探討世界與人生。但高中生為了應付考試任務,他們必須把哲學原理當做知識來學習和背誦,那是很枯燥的。因此很難領悟到真正的哲學,也無法從中享受思考的快樂。   這樣看來,中職生似乎成了最適合學習哲學的群體,筆者多年的教學實踐也可以印證這一點,筆者沒有把哲學課的概念原理當做知識要求學生背誦,在沒有考試壓力的情況下,學生快樂地體驗著思考和解惑的樂趣。可惜有太多的教師誤解了,認為中職生年齡小,文化基礎和理解能力都不夠領悟哲學,於是遺憾地錯過了與學生一起思考討論世界與人生真相的最佳機會,甚至挫傷了學生自發的哲學興趣。

  三、其他因素

  有了合適的教與學的主體,我們才有必要討論教學中的其他因素。首先是教學方法。現在許多教師為了追求創新,總是在教學形式的新穎、課堂氣氛的活躍上下功夫,硬是採用各種如遊戲、小品表演等跟哲學學習無關的教學方法,那是無法達到教學目的的。哲學是教人思考的,是對世界人生根本問題和基本規律的思考,思考是心的能力,那就必須排除其他活動的干擾專門訓練這顆心,即是靜思。那麼如何讓學生學會思考?激疑。就是說,無論是哲學原理本身的解釋,還是故事情節的設計,都要處處激起學生的驚疑。因為哲學始於驚疑,沒有驚疑,哲學體驗無法開始。只有在解疑的過程中,學生才能真正體驗到解惑和思考的樂趣,才真正地走向哲學。

  教學實踐中筆者用的比較多的激疑方法是啟發式教學法。許多教師對啟發式教學法是有誤解的,認為多提問就是啟發,其實不然。在哲學教學中,筆者一般講完概念原理之後,會設計一些跟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讓他們從剛才講過的原理受啟發,思考身邊的事情,從而走向哲學思考,教學效果很好。

  其次是教學內容。

  前面提到,教學中要設計好引起學生驚疑的故事情節,因此故事是筆者課堂教學中重要的內容,也是筆者課堂的一大特色。從某種意義上說,故事是一種理想的藝術,對真善美的不懈追求是文學故事的目的,故故事都有哲學功能,經典的故事是作者對某一現象、事件、本質的看法在思想上的結晶和昇華,它通過具體生動的情節或充滿音樂美、意境美的語言,潤物細無聲,潛移默化,清晰地向學生展示了某個哲學原理和概念,使學生在原有理解力水平的基礎上,在趣味盎然、通俗易懂的講解中,思想得以昇華,情感受到激盪,觀念得以轉化。另外,故事也給學生一種文學美的享受,給哲學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筆者常用的故事有經典寓言故事、小說、歷史故事,不僅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促進其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而且還有利於培養學生從多維視角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很自然地向學生展示了文、史、哲三者的邏輯關係,有利於學生知識的融會貫通,深化了素質教育。

  最後就是教材。

  學生開始學習哲學,教師就是活的教材,可視也可聽,如果教師能向學生展現思考的力量和魅力,那麼這種活教材會成功把學生帶進哲學之門。但無論教師這活教材合格與否,學生都必須有哲學的啟蒙書即教材,這種啟蒙書必須是某個作者的思想的直接展現,而不是轉述別人觀點的教科書。哲學家周國平說過,要真正領悟哲學是什麼,最好的辦法就是讀大哲學家的原著。他還說,哲學系學生的唯一教材就是哲學家的原著。哲學原著比較深奧,特別是高中階段的孩子,不是普遍能看懂的。

  筆者認為,中職學校的哲學教材,必須是對哲學有心得的人對概念原理及其應用做一些簡潔清晰的表達而整理成的通俗讀本,它應該能直接表現出作者本人對馬哲原理的理解並用以分析身邊的事物,以心靈觸碰心靈;它不應該侷限於哲學學科,而是打通各個精神領域,讓文、史、中西哲學、生活中的問題通通納入學生的視野,當然最終是要突出哲學的愛智慧的魅力;它必須圖文並茂,深深吸引青少年,並處處激起他們的驚疑。這樣一來,如果哲學教師合格,在課堂上學得意猶未盡的學生可以在課後繼續閱讀教材回味哲理,如果教師不合格,無法讓學生從其身上感受思考的樂趣,那麼還有得補救,那就是通過閱讀教材受到啟蒙,一樣可以慢慢地靠近哲學。

  現在許多學校的哲學課教學都偏離了哲學的本質,筆者希望能通過本文澄清大家對哲學以及哲學教學的普遍誤解,進而對哲學教學做一些必要的改革,恢復它之為“哲”的本來面目和“科學中的科學”的最高地位,讓更廣大的青年學生的人生儘早走上哲思之路。

  參考文獻:

  周國平.善良豐富高貴[M].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2013.

  人生理想哲學論文篇2

  試談中國哲學中的人生理想

  摘要:人生理想,在古代稱為人道。在《左傳》中有這樣的話:“天道遠,人道邇。”在《論語》中的“道”也專指“人道”。在人生論上,“道”有應當的意思。人生的最高準則,就是人生理想。中國哲學對於人生的理想和修養的部分,確實有很大也很獨特的貢獻。

  關鍵詞:中國哲學;人生理想論;仁

  中國哲學和其他哲學最與眾不同的地方,就是人生的“道”,每一箇中國哲學家的理論裡都有教導人們怎麼去提高自身的修養,怎麼樣去最求人生理想中的“道”。所以,中國哲學就像酒一樣,在年份越來越古老的時候,味道也最甘醇。

  一、中國哲學中的孔子人生理想論

  人生理想論,是中國哲學的核心部分。關於人生的最高準則,中國哲學裡是最為豐富淵博的。

  1、孔子的“仁”的人生理想論。

  在中國哲學中,第一個提出完整的人生理想的人是孔子,孔子的人生理想就是“仁”,孔子講“仁”,他說過:“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去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①在孔子的理論中,仁就是“博施於民而能濟眾”,這是最神聖的境界,甚至比“仁”的境界還要高。“立”就是可以獨立生活而不是依靠別人。“達”就是在一方面能有所精通,可以展示給大家,幫助到別人。一個人自己追求獨立,也要使身邊的人去獨立,自己去追求騰達,也要幫助別人慢慢好起來。“能近去譬”,就是說我們要從自己身邊入手,從我做起,由己推人。已之所欲,亦為人謀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是愛人的,這一點是肯定的。只是孔子說的愛人,他心中所認為的愛,是要愛那些有值得我們去愛的人,也就是有實益於人的人。仁者本來就是愛人的,他們愛惜的是品德高尚的、自己能夠自強不息,也能夠幫助別人渡過難過的君子。“仁”是成己成人的,並不是姑息的愛,這樣的愛只能是耽誤了。

  “克己復禮”,在孔子的思想中,要立己立人,必須遵循禮。孔子說過:“不知禮,無以立也。”

  ②,實行仁德,還要遵循禮的要求,也必須自己約束好自己。”“克己復禮”的首要要求就是自覺自願,自覺自願的用禮來約束自己,“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③孔子的仁,是立人達人的,所以,要做到或者說要追求“仁”必須的是要真心實意的、實實在在的去親力親為的,只有自己身體力行,才能為人。不是有勇無謀,也不是剛毅木訥,更不是巧言令色。而是一個“濟眾”,人人都有幫助別人的能力,這個能力不論大小,只論是否真誠以待,更多的時候,不是我們對於幫助別人是力不從心,而是我們有力卻捨不得去出力。

  只要能利天下,就是犧牲自己也在所不惜。“為彼,猶為己也。”

  二、人生理想不遙遠,哲學不在冷落生活

  思想的發展過程,有的時候就是將分散的集合在一起,由肯定的理論變為否定的理論。就是這樣分分合合,變之無窮。

  我一直在思考這樣的問題,哲學是“愛智慧”,是幫助人們提高解決困難的能力的學問。但是,在生活中,哲學沒有融入生活,或者說我們這些學習哲學的人,大部分並沒有好好的去運用哲學到我們的生活中。沒有學習哲學的人看待學習哲學的人,眼中帶著神祕和羨慕,又覺得深不可測。單純的從這一點來說,哲學在眾多人的心中,還是位於金字塔的塔尖。可望而不可即。可是,我們是普通的凡人,我們置身於社會之中,我們的生活也是依賴著社會,我們要怎麼去運用我們的知識,讓哲學不在冷落生活?

  在我看來,中國哲學最大的魅力,就是告訴世人,人生活在世都應該有一個最高準則,雖然這個準則以不同的面貌出現在不同時間段裡,但是都是要求每一個人首先自身要有很高修養,要接受教育,提高自己的覺悟。修身、立志、為學、重行、改過、自省、慎獨。單從自身修養來說,不過也是紙上談兵,還不是仁,不是兼愛。也只是獨善其身。生活的魅力在於未知,我們置身於生活之中,每一時刻都是直播,我們無法預料下一秒我們面臨的是什麼。而生活的樂趣就是當我們面對這一秒發生的事情,我們要怎麼去很好的解決。難題也就自然的出現了,我們要怎麼去將哲學揉進生活之中呢?真正的哲學家不應該去埋怨時代忽視了哲學的存在,哲學的批判精神和特有的前瞻能力是可以成為引導力量的。

  有人說中國哲學在現在是最沒有用的,沿用著歷史的做的舞臺,一直上演著古老陳舊的研究戲碼。不是孔子到朱熹,就是從老子到莊子,是最沒有前途的。這個觀點是我聽到最犀利的指責,我也不能認同。中國哲學不是乘著“文、史、哲不分家”的東風成長起來的,中國哲學家們自古以來就已經看的透徹,人生一世,活著不是隻為自己,我們自身的力量的有時候大到我們自己都驚訝,古人早已智慧的總結了人的一生怎樣過的有意義,就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大學》開篇就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就是說發揚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賦的光明道德,發揚了善性之後,即從事治民。治民要親愛人民。“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在中國哲學裡,所有的人所追求的都是憂國憂民、將家國天下裝在心裡,這樣的心胸只有在慢慢的領悟中才能體會到。現在的生活中哲學看似好像身在天堂,孰不知,它一直都蔓延在我們的生活中,生根發芽。

  每個人都通過學習知識來分辨是非。在進入哲學殿堂的這些日子裡,我也有所反思,是我們自身將“得”與“失”牽絆的太緊,從而我們自身就被這些紛擾所緊緊束縛。談論哲學的關懷,這個話題確實太大太空。那麼,就從我們自己的自身修養開始,痛苦的時候變的堅強起來,把苦難當成是人生的財富,在心中裝著“博施於民而能濟眾”的願望。認真做事、真誠待人,把自己生存的每一天都踏實負責任的對待。不要傷害別人,愛護自己,關心別人。在當下的生活中,我們求“仁”的方式可能和古人不同,但是我們可以這樣去約束好自己的行為,從而感染到我們周邊的人。

  我記得趙玲玲的書《一生至少一次哲學浴》中表達了這樣的意思:從誕生之日起,人類就無法擺脫困惑與煩惱,也必須直面生死,而周圍世界彷彿是濃霧鎖重關,常常讓我們陷入人生的沼澤。哲學就是給你一雙慧眼,就是給你一盞指路明燈,讓你看清楚自己,看清楚世界。它讓我們明白,幸福原來就在自己手中。***作者單位:西北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註解

  ①《論語·雍也》

  ②《論語·堯也》

  ③《論語·顏淵》

  參考文獻:

  [1]《中國哲學史大綱》 張岱年 北京崑崙出版社 2010

  [2]《中國哲學史新編》 馮友蘭 人民出版社 2002

  [3]《孔孟論人的兩個視域及其內在困難》張美巨集

  [4]《<易傳>中“命”對“生”和“性”的統攝》 張美巨集

  [5]《仁義禮智聖五行的思想淵源》 李銳

  [6]《中國哲學之與“兩個世界”》 金春峰

  [7]《試析仁義內外之辨》 龐樸

  [8]《從“哲學在中國”到“中國的哲學”——中國哲學發展歷程的回顧與展望》 李翔海

  人生理想哲學論文篇3

  摘 要 當前師生關係之間存在著師生之間不平等,師生關係疏遠和重知識傳授,輕情感交流的理由。而生命哲學視角下的師生關係要求師生之間要尊重生命的平等性,尊重生命的獨特性和生命的完整性。這就要求我們做到以人為本,師生共同發展;換位深思,師生之間彼此理解;因材施教,彰顯生命個性;尊重生命,營造民主課堂。

  關鍵詞 生命哲學 師生關係 構建

  1當前師生關係之間存在的理由

  1.1師生之間不平等,師生關係疏遠

  受我國幾千年的教育思想影響,一些傳統的師生觀念如“一日為師終生為父”仍根深蒂固。教師是知識的權威,總是喜歡板著面孔,不苟言笑,讓學生敬而遠之來凸顯自身的師道尊嚴。學生眾多,教育任務翻倍,於是對於有些教師來說教育的目標僅僅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不是關注學生的成長。教學上的機械灌輸,管理上的缺乏彈性,導致師生關係長期處於管理方式跟不上當代學生的特點,很難做到因時制宜,其結果就是造成學生對學校管理的牴觸情緒,進而導致與教師之間關係的緊張。很多教師習慣以“過來人”的身份去看待現在的學生,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學生有一種心理上的牴觸,逐漸形成師生之間的相互冷漠。

  1.2重知識傳授,輕情感交流

  古往今來師生之間強調的是一種師道尊嚴。教師是知識的權威,學生是知識的容器,兩者之間的關係因知識的傳授而存在。在應試教育環境下,學生和教師緊緊圍繞高考轉,強調的是知識的接受,根本不考慮學生的興趣,更不把學生看做是一個自我實現的人。2001年我國實行了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強調素質教育,強調學生的積極參與,關注學生的興趣,而效果並不明顯。多數教師害怕情感目標的達成會影響知識目標的達成度,認為情感目標會衝擊知識目標的地位。教師和學生之間強調的還是知識的傳授,忽視情感的交流,師生之間是一種不和諧的關係。教育中,師生關係一度異化為知識傳承的手段,人性被淹沒。

  2生命哲學視角下師生關係的基本內涵

  2.1師生之間生命的平等性

  教師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權威,而是與學生處於平等的地位,是一種“我與你”的關係,我並不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把你當作物來對待,而是把你當作一個完整的人,一個平等的夥伴來對待。教師擁有知識,但在網際網路時代,學生也可以通過多種渠道學習到各種知識,學生在某些方面也可以是教師。教師和學生只有在生命平等的基礎上進行交流,才能達到真正的對話,這是在沒有話語權沒有制約權,雙方在一個平等的平臺進行交流。交流的過程是一種生命與生命之間的對話,彼此敞開胸懷,雙方自由交流,對話的雙方都是主體,雙方探索真理,而不是去信奉某一個真理。

  2.2師生之間生命的獨特性

  每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世界因每個生命的存在而精彩。對每一個人來說,生命就在他的活動、他的態度、他對人與事的認識、他與周圍環境的關係中表現出的他的獨具的特徵。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的教學方式、教學風格、管理方式,這正是他們獨具魅力的所在。每個學生由於生長環境不同,所受教育不同,具有不同的學習方式,各方面展現出自己的特點,在人生道路的成長中會出現不同的理由。作為教師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優點,用學生的優點和興趣愛好來帶動學生其他方面的發展,而不是緊緊揪住學生的缺點不放。學生作為獨特的個體,教師應該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特長和優勢,從而實現生命的公平發展。

  2.3師生之間生命的完整性

  教師和學生之間除了進行知識上的交流,還進行情感方面的交流,而且還有性格、氣質、興趣的彼此容納和遷移。以往師生之間重視的是知識之間的交流,輕視情感之間的交流,造成了一系列理由。師生之間為了形成一個良好的關係,就要彼此尊重生命的完整性,使師生之間在知情意行各方面達到充分的交流,使師生之間產生心靈的溝通,達到一種默契的交流。在遇到一些理由需要解決時,只需要一個眼神,一個手勢,雙方就能夠明白,理由就可以迎刃而解。

  3生命哲學視角下師生關係的建構

  3.1以人為本,師生共同發展

  沒有教師和學生的存在,師生關係就不復存在,所以這裡的人不僅指學生,也指教師。首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承認學生是一個完整的人,除了認知能力之外,還具有興趣、個性和主體性,因此教師要信任學生,尊重學生,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相信學生具有自我實現的能力;另外要發揮自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教學強調的是引導,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學習, 而不要強硬地灌輸造成學生的反感。教學中教師要把握生命活動的某一個瞬間或偶然,用心、用情和用經驗感悟生命,惟其如此,才是對學生本質上的尊重和呵護,才能達到對生命的滋養與提升。只有這樣教師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都得到了發揮,教師教得快樂,學生學得快樂,師生之間形成一種良好的關係,彼此推動,共同發展,生命的尊嚴得到彰顯。

  3.2換位深思,師生彼此理解

  無論師生之間,生生之間,良好的師生關係的建立都要靠理解去實現。我們都聽說過三毛和席慕容的故事,三毛是不幸的,她遇到的是一位只重成績而忽視人格的具有強權意識的老師。他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給三毛致命的打擊,讓她走不出 人生的陰影;而席慕容是幸運的,她的老師沒有因為她在數學方面的不足而全盤否定她,在不動聲色中放了她一馬,讓她在別的領域振翅高飛。人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就是渴望得到別人的欣賞。欣賞應成為為人師者的一種美德。要設身處地地為學生著想,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考慮理由。學生也要從教師的角度考慮他們的做法,體會他們的良苦用心,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只有這樣才能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生命的個性才能得到發揮,生命的潛能才能得到開發。

  3.3因材施教,彰顯生命個性

  教學不能事先設定某種目的,不能按某種固定的方式進行,因為心理的成長具有許多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是教師事先無法預知的,因此也無法做出準確安排。每一個個體都是獨一無二的,教育過程不是灌輸的過程,而是彰顯生命個性的過程。每一生命體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表現出不同的特點,教師要做的就是要尊重學生的差異,做到因材施教,使學生的潛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教師要為每個學生的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平臺,成為學生個性的發現者,而不是個性的壓抑者,使學生在教師的賞識下獲得健康的發展。同時教師的教學風格也可以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得到彰顯,凸顯自己的教學特色。在教學過程中,彰顯的不僅是學生的個性,也是教師的個性,達到一種學生熱愛學習,教師熱愛教學的效果。使教學過程中成為一個彰顯生命,彰顯個性的過程,使彼此體驗到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