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為什麼不重用董仲舒

  在漢武帝時期,有著很多傑出的人,都對於當時乃至之後的中國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比如司馬遷、張騫等等,然而這裡還有一個非常重要不容忽視的人物,那就是董仲舒。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

  

  董仲舒也是漢武帝時期有名的大儒,雖然在漢初的時候一直實行的都是黃老的無為而治,但是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這種制度已經逐漸滿足不了漢武帝的需求,於是他決定重用儒學,因此董仲舒也終於有了一展所長的機會。在竇太后死後,黃老學說徹底走向末路,儒學開始走上了復興之路,如果說竇太后的死標誌著道家的沒落,那麼董仲舒的限量對策無疑就是儒家興盛的起點。

  在前134年的時候,漢武帝選賢舉能,連問董仲舒三策,因為主要的問題是以天人之間的關係為主,所以也被稱為“天人三策”,並且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觀點,漢武帝雖然採納了董仲舒的建議,但是很不幸的董仲舒還是沒有受到重用,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這和很長時間以來的儒生中存在的光說不練的問題有著一定的關係,試想漢武帝時代,可以說是人才輩出,如果董仲舒真的有治理國家的能力,憑藉他在儒家學子中的威望,憑藉漢武帝的雄心壯志又怎麼會刻意不讓他執政呢?原因就在於他雖然說起來很好聽,但是都是一個比較空洞的東西,有著理論上的指導價值,但是讓他去做,他就做不到,所以漢武帝一直沒有重用董仲舒,雖然如此,董仲舒還是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他和漢武帝兩人直接間接的促成了中國日後主流文化的格局。

  漢武帝求賢詔的內容

  自從李斯的《諫逐客書》之後,封建王朝對於人才的觀點就發生了變化,不再從出身等方面去看待人,更多的是選賢舉能。從漢朝開始就有很多的皇帝都發布了不少的“求賢詔”來招募人才,其中又以漢武帝的求賢詔寫得最好,效果最好,漢武帝很準確的抓住了問題的關鍵,表達了自己心中對於人才的渴望並且設計制定了更加合理公正的選拔標準。

  漢武帝也是一個非常有文采的人,自然不會寫出那種大白話的詔書來,這篇詔書也是非常不錯。漢武帝這麼說:“要想建立不世的功勳,一定需要超凡的人才能成功,所以有的馬能夠日行千里,有的人承受著世俗的干擾卻能建立不朽的功名,而那些難以駕馭的寶馬,飛揚不羈的人才,只是人們不會用罷了,現在命令各個州郡的官員考察當地的傑出的人才,可以作為將相活著出使他國的人。”

  漢武帝在這篇“求賢詔”之中通過辨證類比的方式闡述了世上其實是有很多人才的,只是很多當權者不會使用罷了,所以希望那些官吏們能夠積極的發掘自己治下的賢能,成為大漢王朝的棟樑之才,正是這種唯才是舉、來者不拒的廣大心胸使得漢武帝一朝人才輩出,無數能人紛紛入朝為官幫助他建立了不朽的功業,使得漢武帝時期成為了大漢最鼎盛的時候,成就了漢武帝雄才偉略的帝王之名。

  漢武帝手下有多少大將

  一般來說農耕文明面對遊牧文明總是很難佔據上風的,因為古代打仗騎兵總是要遠遠強於步兵,而遊牧文明兵強馬壯,來去如風,農耕文明很難和他們打陣地戰,因此很難勝利,後來的蒙古、女真等都證明了這一點。但是在西漢時期,這個慣例卻被打破了,面對著兵強馬壯的匈奴,漢武帝和他手下的一干名將頑強的擊敗了匈奴,使得從此勝利的天平向著大漢傾斜。

  提到漢武帝時期的名將,最有名的就是霍去病了,霍去病少年封侯,18歲的時候就一戰成名,威震四方,後來連年征戰殺得匈奴聞風喪膽,以一種“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氣魄在邊疆上奮勇殺敵,多次大敗匈奴,但是或許就是因為實在太過耀眼了,所以才會在人生最美好的時候一瞬即逝,年僅24歲就去世了,只留下了一個不朽的傳說。

  第二個要說的就是衛青,和豪氣萬丈的霍去病不同,他從小吃過很多苦,因此在之後的日子裡都保持著恭謹溫和的態度,他可以說是一個完美的,對待皇上恭敬無怨,對待手下溫和仁善,雖然生涯的後期因為受到了武帝的猜忌不得重用,但是衛青依舊是平淡的過完了一生,也算得上是圓滿了。

  第三個將領李廣就帶上了濃重的悲劇色彩,他是一個愛兵如子的將領,但是也是一個不行的,早年的時候碰上了景帝,正是休養生息,無仗可打,好不容易等到積極出兵的漢武帝上位了,漢武帝還喜歡任用年輕的,而他已經老去,幾次帶兵打仗運氣都不太好,不由得讓後人感嘆“李廣難封。”

  三個人,三種風格,三種人生,但是都在大漢的邊疆揮灑熱血,為大漢鎮守一方,立下了汗馬功勞,也正是因為他們的奮勇作戰才有了大漢的天朝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