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難賞析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這句經典的詩句是出自於《行路難》。下面就有小編來講解一下《行路難 》賞析這部分的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行路難》簡介:

  《行路難》是樂府舊題,很多詩人均用過此題,其中最著名的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創作的《行路難》三首。這三首詩抒寫了詩人李白對人生前途樂觀豪邁的氣概,充滿了積極浪漫主義的情調;詩中跌宕起伏的感情,跳躍式的思維,以及高昂的氣勢,使作品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成為後人廣為稱頌的千古名篇。

  《行路難 》的原文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饈值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行路難 》的詩文解釋

>

  金樽斟滿清酒,一杯要十千錢,玉盤裡擺滿珍美的菜餚價值萬錢。面對佳餚我放下杯子,停下筷子,不能下嚥,拔出劍來,四處看看,心中一片茫然。想渡過黃河,卻被 堅冰阻塞,想登上太行,卻被滿山的白雪阻攔。閒暇時坐在溪邊垂釣,忽然又夢見乘船從白日邊經過。行路艱難,行路艱難,岔路這麼多,今後要去哪?總會有乘風破浪的那一天,掛起高帆渡過茫茫大海。

  《行路難 》

  詞語解釋

  箸: 筷子。

  顧:望。

  安:哪裡。

  《行路難 》的詩文賞析

  這首詩是天寶三載李白離開長安時所寫。詩的開始寫朋友出於對李白的深情厚意,出於對這樣一位天才被棄置的惋惜,不惜千金,設下盛宴為之餞行。“嗜酒見天真”的李白,要是在平時,面對這樣的美酒佳餚,再加上朋友的一番盛情,肯定是會 豪飲的。可是,今天他端起酒杯,卻把酒杯推開了,拿起筷子,又把筷子撂下了。

  他離開坐席,拔出寶劍, 舉目四顧,心緒茫然。這一串動作,形象地顯示了詩人內心的苦悶抑鬱和感情的激盪變化。但是,詩人並沒有甘於消沉,而是從 呂尚和 伊尹的遭遇中得到了信心。雖然現實是那麼得艱難,道路是那麼得渺茫,但詩人的倔強自信和積極用世的強烈要求,終於使他最終擺脫了歧路彷徨的苦悶,相信終有一天會達到理想的彼岸。

  本詩利用 比興的手法描寫了人世間的坎坷,抒發了詩人的人生 追求,表現了詩人樂觀自信的人生態度。詩人不畏人生艱難,不放棄自己的理想,沒有消沉下去,是令世人學習的。

  《行路難》作者李白簡介

  李白畫像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自稱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縣***,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葉***唐時屬安西都護府,在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少年即顯露才華,吟詩作賦,博學廣覽,並好行俠。從25歲起離川,長期在各地漫遊,對社會生活多所體驗。公元742年***天寶元年***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一時,頗為唐玄宗所賞識,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視,又遭權貴讒毀,僅一年餘即離開長安。公元744年***天寶三載***,在洛陽與杜甫結交。安史之亂爆發後,他懷著平亂的志願,於公元756年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因受永王爭奪帝位失敗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中途遇赦東還。晚年漂泊東南一帶,卒於當塗***今屬安徽***。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李白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代表作:《蜀道難》《行路難》《望廬山瀑布》《夢遊天姥吟留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