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斬龍的故事介紹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鉅鹿郡***一說在今河北省鉅鹿縣,一說在今河北省館陶縣***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和史學家,因直言進諫,輔佐唐太宗共同建立“貞觀之治”的大業,被後人稱為“一代名相”。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

  

  魏徵斬龍

  1970年在香港上映了一部電影《魏徵斬龍》。講的是貞觀年間,連年乾旱的的長安城,金角老龍因為和鬼谷子仙師的一個賭,擅自篡改了雨薄,進而招來殺身之禍的故事。金角老龍知錯後懼怕不已,向人世間的人龍李世民求情,李世民念在金角老龍功勞的份兒上,免其死罪,並下旨召喚執行監斬的魏徵進宮陪其下棋。李世民想,這樣一來魏徵就不能執行行刑了。然而沒成想,魏徵卻在酣睡中靈魂出竅,一刀斬掉金角老龍。

  小時候看《西遊記》時也看到過類似的故事情節,那時候還看不太懂,只覺得龍王好可憐,白白丟了性命。這個頗具神話色彩的故事在民間也廣為流傳,與之有關的文學作品也有很多,戲曲,書籍,電影……主角當然是鐵面無私的魏徵。就像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的小說一樣,這雖然只是一個神話故事,但卻有意無意間透露出現實世界的影子。魏徵和李世民是真實存在的。像電影裡一樣,李世民感性,情感豐富,人情高於原則;魏徵理性,正直得有點固執,原則高於一切。哪怕是在夢裡他也要堅持原則,執行規定。這樣看來,魏徵似乎有點兒太不通人情,太過固執死板。但是靜下心來仔細想一想,如若沒有像魏徵這樣將條例和禮數置於一切之上的人堅持貫徹法律的人的存在,那世界豈不亂套了?規則也就更無從說起了。

  魏徵論隋煬帝

  魏徵論隋煬帝是一個典故,講述的是唐朝太宗貞觀二年,太宗對身邊朝臣發問,關於《隋煬帝集》的疑問,魏徵的論答。

  貞觀二年,皇上對身邊的臣子說,我看《隋煬帝集》這一辭藻淵博的書,裡面的文理條條是道,書裡闡明的立場也是肯定堯舜之立朝而非桀紂之暴虐,可是為什麼隋煬帝實際上做起來的行動卻反其道而行之呢?

  此時,身邊的魏徵回答:君主都是聖賢哲明,也應該虛心納諫,接受臣子的勸言,這樣才能讓臣子們盡心貢獻他們的才能智謀,勇敢的人忠心護主。隋煬帝雖然一統天下,仗著自己才智,自大傲嬌,固執己見,心裡並無容他人聽他人之言的善納之心,所以雖然他嘴裡頌揚著堯舜的美德,實際的行為卻和桀紂暴虐一樣,心中無百姓無臣民。他沒有深刻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因此才得到瞭如此亡國的下場。太宗聽了甚為感觸,認為應當謹記前人的教訓,時刻提醒自己。

  魏徵論隋煬帝的典故就出於此。魏徵是唐代有名的諫官,先後為太宗提出不下兩百多條諫言,太宗均採納。魏徵以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和載舟覆舟,所宜深慎的治國思想而聞名歷史,提出兼聽則明,偏聽則暗的觀點,時刻以隋亡的教訓提醒太宗勿忘本忘民。太宗的納諫從流和魏徵的直言敢諫成就了唐代盛世之治。歷史上太宗和魏徵的罕見君臣關係一直是後人津津樂道的美談。

  時至今日,魏徵論隋煬帝的典故對於我們現在的理國治國仍然有借鑑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