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將領沈光

  沈光***591年—618年***,字總持,吳興人,隋朝將領。沈光少時驍勇敏捷,善於賽馬,為天下第一。 大業年間,應召參軍討伐高麗,因作戰勇猛,得的隋煬帝賞識,當即任命他為朝請大夫,賞賜寶刀、良馬,常把他帶在身邊,關係親密。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

  家世背景

  沈光的父親沈君道,是 陳朝吏部侍郎。 開皇九年***5******,隋朝滅亡陳朝後,沈君道移居 長安***今陝西西安***。隋文帝 楊堅的太子 楊勇引薦他擔任學士。後來沈君道擔任漢王 楊諒的府掾。 仁壽四年***604年***,因楊諒謀反失敗,沈君道受到牽連被除名為民。

  收財養父

  沈光年輕時驍勇敏捷,善於賽馬,為天下第一。沈光有書記的才能,善於言辭,常常想著建立功名,不拘小節。剛搬到長安時,沈光家中非常貧窮,他的父親和兄長都以替人抄書為業。只有沈光放蕩不羈,結交豪俠之人,為當時長安城中的浪蕩子弟所擁戴和依附。很多人都曾送給他財物,沈光因此能夠贍養父母,時常有美食和華麗的服飾,不至於窮困潦倒。

  煬帝厚待

  大業年間***605年—618年***,隋煬帝 楊廣徵召天下驍勇善戰之人討伐 高麗,沈光也報名參加。同時報名的有幾萬人,都比不上沈光。沈光要去隋煬帝所在的地方朝見,一百多人騎馬送他到 灞上。沈光灑酒於地立下誓言說:“這次出行,如果不能建立功名,我就死在高麗,不再與各位相見。”沈光跟隨隋煬帝攻打高麗時,用衝梯攻擊城池,衝梯長達十五丈,沈光爬至頂端,在城牆邊與敵人交戰,短兵相接,殺死十幾個人。敵兵將他打落城牆,還沒有掉到地上,正好碰到衝梯上垂下的繩索,沈光抓住繩索又爬了上去。隋煬帝看到後,對他的豪壯感到驚異,並召他前來朝見,見面之後對他非常喜歡。當天就任命他為 朝請大夫,賞賜寶刀、良馬,經常把他帶在身邊,關係逐漸親密。沒過多久,隋煬帝讓沈光擔任折衝郎將,封賞待遇都很厚重。隋煬帝常常把正在吃的食物和身上穿的衣服賞賜給他,同僚中沒有人能與他相比。

  復仇陣亡

  沈光認為自己得到皇恩深重,總想著竭盡臣節。 義寧二年***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 宇文化及殺害,沈光就暗中收羅義勇之士,準備為隋煬帝報仇。先前,隋煬帝寵愛官奴,把他們命名為給使,宇文化及認為沈光驍勇,準備任用他,命令他統領給使,駐紮在宮內。當時 麥孟才、 錢傑等人圖謀剷除宇文化及,便對沈光說:“我們都深受國恩,不能為社稷而死,這是古人引以為恥的。現在又低頭侍奉仇敵,受他的驅使,顏面無存,活著又有什麼意義?我們一定要殺掉他,死而無憾。

  你是義士,能跟我們一起嗎?”沈光淚溼衣襟,說:“這都寄望於。我統領給使數百人,都受先帝恩遇,如今身在宇文化及內營。以此來複仇,如同老鷹抓小雞。萬世之功,在此一舉,希望努力而行。”麥孟才擔任,統領 江淮士兵數千人,準備在軍營將要出發時,早上起來襲擊宇文化及。沈光因說漏嘴,遭到 陳謙的告發。宇文化及大驚失色地說:“麥孟才是 麥鐵杖的兒子,還有沈光,都是勇不可當的人,必須避其鋒芒。”於是連夜與腹心之人逃出營外,留下人來告訴 司馬德戡等人,派遣統領兵馬,逮捕麥孟才。沈光聽到營內喧譁,知道事情敗露,來不及披甲,就襲擊宇文化及的營帳,空無所獲。正碰上 舍人元敏,斥責之後便把他殺了。遇上司馬德戡的士兵衝入,四面圍合。沈光大喊突圍,給使一起奮力,斬首幾十人,叛軍紛紛敗逃。司馬德戡又派遣騎兵,拿著弓箭,從側面射擊。沈光身上沒有甲冑,於是陣亡。麾下幾百人都戰死,沒有一人投降。沈光死時年僅二十八歲。壯士聽說後,沒有不為他流淚的。

  趣聞軼事

  當初,興建 禪定寺時,寺中有高達十餘丈的 幡竿,正好碰上繩索斷裂,沒有能夠接上,寺中的僧人都很著急。沈光看見後,就對僧人們說:“把繩索拿來,我能接上。”僧人們感到驚喜,就把繩索拿來給他。沈光用口銜著繩索,一步步攀爬而上,直到竿頂。把繩索繫上之後,就手腳放開,騰空而下,用手掌拒地,倒行幾十步。圍觀的人都感到驚喜,對他讚歎不已,當時的人稱他為“ 肉飛仙”。

  歷史評價

  魏徵等《 隋書》:“光少驍捷,善戲馬,為天下之最。略綜書記,微有詞藻,常慕立功名,不拘小節。”

  李延壽《 北史》:“孟才、錢傑、沈光等感懷恩舊,臨難亡身,雖功無所成,其志有可稱矣。”

  葉適:“隋名將,自韓、賀、楊、史,外如崔仲方、於仲文、段文振等,亦足備驅使。及再伐遼,至於亡國殺身,而麥鐵杖、楊義臣、陳稜、沈光之流,猶有可述。葢乘分裂併吞之後,隋雖統一,而天下未嘗無變,其多將材,固應如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