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王之亂爆發的原因是什麼
八王之亂堪稱史上最為嚴重的皇族內亂之一,導致了“五胡亂華”、西晉滅亡、以及之後的約300年***。八王之亂對社會、經濟、文化等方面都是一次嚴重的破壞。那麼八王之亂究竟為何爆發?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八王之亂爆發的原因,希望你喜歡。
八王之亂爆發的原因
一、三國曹魏後期,曹爽當政,有人指出若不委宗室諸王以重權,政權可能轉入異姓之手,曹爽不聽。之後,司馬氏家族果然奪取了曹魏政權的實權,終取而代之。因此,晉武帝認為魏朝的滅亡,是因為沒有給皇族子弟權力,使皇室孤立所致。故公元265年,西晉建國之時,晉武帝不僅分封二十七個同姓王,以郡為國。之後還不斷擴大宗室諸王的權力。諸王可自行選用國中文武官員,收取封國的租稅。他以為這樣一來,有許多親屬子弟支援皇室,司馬氏的統治就可以穩固了。但事與願違,這種做法,反而埋下了禍根。
二、中國古代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統治運轉,主要靠兩個因素:第一,中央集權制度,特別是皇帝與宰相、 地方長官、統兵大臣的關係。第二,擁有一個能夠認真實行這一制度的統治集團,尤其重要的是,擁有一個有威望、有才幹的皇帝。二者缺一不可。西晉初年,上述兩個因素基本具備。西晉剛剛統一全國,晉武帝本人有統治才幹,威望也比較高,所以能把至高無上的權力牢牢握在自己的手中,保持住政局的穩定。同時,當時土廣人稀,土地問題不嚴重;晉王朝頒佈了佔田法、戶調式,罷免了州郡兵,賦稅徭役也不十分沉重,所以整個社會生產是向前發展的。八王之亂是西晉時期,皇族內部為爭奪中央政權而引發的***。
三、晉惠帝司馬衷為晉武帝司馬炎嫡次子,但其同母兄軌早逝,故以次立。於泰始三年***267年***正月丁卯日,被立為皇太子,時年九歲。然其性魯鈍,世言更謂其為白痴。其人決不堪承帝位。元老重臣知太子非才,多有諫易儲者,武帝對太子本亦有所憂慮。然其恐身後皇位落於他系,又衷子遹幼而聰敏,似有君人之資。武帝甚愛之,為使愛孫日後得承帝位,乃不易儲。然守器非才,皇權旁落,亂源已成。
八王之亂的罪魁禍首
司馬炎屬意的皇位繼承人、兒子司馬衷則是有名的白痴。賈充、荀顗、荀勖、馮紞、楊駿等大臣堅持以太子為嗣,在《晉書》中,這些人無一例外地被視為奸佞。與他們敵對的,有張華、羊琇、任愷等人,在《晉書》中,這些人大多被視為忠臣。雙方各自結為朋黨,相互攻擊,從朝堂之上吵到宮廷之外,設陷阱、下套子,鬧得不亦樂乎!
討平吳國後,司馬炎將吳主孫皓宮中的姬妾、宮女五千餘人據為所有,致使洛陽後宮人數猛增到一萬餘人。人太多也不好,司馬炎滿眼繽紛不知所從,每天坐著羊車隨遇而安,羊車停在哪個美人房前,就在哪裡過夜。宮人們知道自己的命運寄託在那幾只拉車的羊身上,紛紛學習放羊人的本事,在房前插竹枝、灑鹽水,吸引羊群。就這麼毫無節制的地夜夜笙歌、春宵苦短,皇帝的精神與肉體一天比一天委靡。
太康三年十二月甲申,皇帝下詔,讓齊王司馬攸回封國。史書說上,甲申詔令下達之後,齊王“攸不悅”。也許,他確實只是感到傷心;也許,他確實暗藏著野心,在緘默中等待眾意逼迫皇帝就範。
齊王上書說自己病了,請求解除官職,去崇陽陵給父母守陵。皇帝不許。就在進宮後的幾天,齊王病情加重,吐血幾升,不治身亡。
隨著齊王的去世,喧囂十幾年之久的皇嗣問題塵埃落定,儲君的位置上赫然端坐白痴太子司馬衷。
三百年後,編寫《晉書》的唐朝史官充滿遺憾地假設,如果齊王不死,興許八王之亂就不會發生,隨後五胡亂華、南北長達三百年的分裂就不會到來。但也有人說,如果齊王不死,內亂將提前十年爆發,齊王的死消彌了一場分裂,其實是最好的結局。
八王之亂結果
永嘉元年***307年***,晉懷帝改元永嘉,大赦囚犯,廢除誅三族刑。太傅、東海王司馬越輔政,掌握了朝廷大權。至此,東海王司馬越在八王之亂中成為了最終的勝利者。
- 八王之亂爆發的原因是什麼
- 有什麼方法可以長個子
- 水果雕刻動物圖片
- 周公解夢夢見燒著的香是什麼意思
- 懷孕初期吃什麼能保胎
- 上海註冊外資公司代理費用
- 小雪時節怎麼保暖
- 女性減肥健康飲食有助於女性減肥食物
- 教師第一節課自我介紹_教師對新班級同學的介紹
- 致給自己孩子的一封信***2***
- 膝上型電腦不插電源卡有什麼解決方法
- 水晶珠子編織的工藝品素材
- 任何事物在接受好的時也要包容它的不好的經典語句
- 新學期育兒知識暑假
- 蟲草酒的製作方法是什麼
- 自我介紹範文交友篇
- 交通安全會議主持詞範文
- 十一國慶廣州旅遊攻略
- 火影忍者經典名言名句
- 立冬飲食養生有哪些要點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