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扶蘇的歷史評價

  扶蘇***?-公元前210年***,本名趙扶蘇,別稱公子扶蘇,秦始皇長子。扶蘇認為天下未定,百姓未安,反對實行焚書坑儒、重法繩之臣等嚴峻政策,因而觸怒秦始皇,將其派到上郡監督蒙恬軍隊,協助蒙恬修築長城、抵禦匈奴。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

  

  司馬遷《史記》:“扶蘇為人仁。”

  王夫之《讀通鑑論》:“商始興而太甲放,周始興而成王危,秦並天下而扶蘇自殺,漢有天下而惠帝弗嗣,唐則建成死於刃,宋則德昭不令其終,汔乎建文之變而憯尤烈。”

  扶蘇怎麼死的

  “秦始皇長子,是秦朝統治者中具有政治遠見的人物。他認為天下未定,百姓未安,反對實行「焚書坑儒」、「重法繩之臣」等政策,因而被秦始皇貶到上郡監蒙恬軍。秦始皇死後,趙高等人害怕扶蘇即位執政,便偽造詔書,指責扶蘇在邊疆和蒙恬屯兵期間,「為人不孝」、「士卒多耗,無尺寸之功」、「上書直言誹謗」,逼其自殺。”故,公子扶蘇應該是在公元前210年死於蒙恬戍邊的地方。

  扶蘇墓

  扶蘇墓位於陝西省綏德縣城內疏屬山頂。疏屬山為無定河畔的一獨立山頭,南眺二郎山,北望五乳峰,東瀕無定河,西隔大理河與馬鞍山相對。地理座標為東經110°15′40″,北緯37°30′15″。墓區為純黃色土壤,內植鬆、柏、槐等林木。扶蘇墓圍牆外四周被居民包圍。扶蘇墓呈長方形,長約30米,寬6米,高約8米,墓旁有扶蘇祠,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