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軍事介紹

  導讀:夏朝統治者為維護奴隸主貴族的利益,建立了一支奴隸主軍隊,於是原始形態的兵制也隨之產生。

  

  夏啟討伐有扈氏,在甘地釋出的臨戰誓詞。據《史記·夏本紀》載,禹巡視東方,死前把政權傳給益,三年後,益有讓位給禹的兒子啟,於是啟繼承了帝位。由於這種做法違背了古老的帝位禪讓傳統,諸侯有扈氏不服,起來反對。啟帶兵前往征討,開戰前為告誡將士,發表了這篇簡短誓詞。這篇誓詞包含兩層意思: 1.宣佈有扈氏“威侮五行,怠棄三正”的罪行,對其討伐是代天行罰。2.申明軍紀和賞罰。

  夏朝的軍隊,是為了維護統治而發明的專職征戰的工具。夏以前,各部落、部落聯盟之間的征戰由部落內部的青壯年男子負擔,夏建立後,中原形成了統一的部落共同體,並出現了國家機構,因此專職戰鬥的隊伍的建立是必不可少的。禹徵三苗,稱他所統領的軍隊為“濟濟有眾”,啟徵有扈氏,嚴厲告誡所屬的軍隊要嚴格聽從他的指揮。足見當時已有強大的軍隊。《甘誓》是中國古代最早的軍法。

  夏朝統治者為維護奴隸主貴族的利益,建立了一支奴隸主軍隊,於是原始形態的兵制也隨之產生。夏朝軍隊由夏王掌握。在確立啟的統治地位的甘之戰中***甘在今陝西戶縣西***,啟要求全體參戰者要嚴格執行命令,對勇敢作戰、執行命令的人給予獎勵,反之則予以懲罰。據《尚書·甘誓》記載:“用命,賞於祖;弗用命,戮於社,予則孥戮汝。”可見,夏朝的軍隊已經有嚴格的紀律。由於夏朝處在階級社會早期,生產力還不是很發達,因而夏朝的軍隊數量不多。例如,夏五世國王少康逃亡到有虞氏時,住在綸***今河南虞城東南***,只有500部屬。後來,少康聯合斟尋氏和斟灌氏兩個部落,推翻了竊據夏朝的寒浞,恢復了夏王朝的統治。夏朝軍隊以步兵為主,但車兵已開始出現。《甘誓》中“左不攻於左,汝不恭命;右不攻於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馬不正,汝不恭恭”的記載,證實了車兵的存在。左是車左,執弓主射;右為車右,執戈矛主刺殺;御者居中。一輛戰車,三個乘員,與後來商朝車兵編制一樣。另外,《司馬法》夏代戰車稱為鉤車。夏朝軍隊使用的武器,主要是木石製造的戈、矛、斧、殳和弓箭,也有少量的青銅兵器。夏朝時還沒有常備軍,只有貴族組成的平時衛隊,作為夏王的警衛。如果發生戰爭,夏王就臨時徵集奴隸主組成軍隊進行戰鬥。

  啟將要在甘進行一場大戰,於是召集了六軍的將領。夏王說: “啊!你們六軍的主將和全體將士,我要向你們宣告:有扈氏違背天意,輕視關乎民生的金木水火土這五行之說,怠慢天子任命的三卿。上天因此要斷絕他們的國運,現在我只有奉行上天對他們的懲罰。

  “戰車左邊的兵士如果不善於用箭射殺敵人,你們就是不奉行我的命令;戰車右邊的兵士如果不善於用矛刺殺敵人,你們也是不奉行我的命令;中間駕車的兵士如果不能使車馬進退得當,你們也是不奉行我的命令。服從命令的人,將在祖廟神主受到獎賞;不服從命令的人,將在社神神主前懲罰。我將把你們降為奴隸,或者殺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