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中的藍采和簡介

  藍采和是道教八仙之一,唐玄宗時人,手捧花籃。花籃裡包羅永珍,神祕莫測,芳香襲人,能廣通神明,驅除邪靈。陸游在《南唐書》中說他是唐末逸士。元代雜劇《藍采和》說他姓許名堅。藍采和是他的樂名。下面給大家介紹八仙之藍采和簡介

  藍采和是道教八仙中的一位。他的原型本來是個有一些才氣的流浪漢,是一位行為怪癖、玩世不恭、以行乞為生的道士。許多神話和歷史著作中,都有關於他的記載。

  傳說他行為非常古怪,衣衫破爛,冬天在雪地裡睡覺,喝醉酒後常常在城市裡邊走邊唱,引來很多人的圍觀。他還是一位幽默家,常常能想出許多絕妙的笑話。

  還傳說他本名許堅,藍采和是他的藝名,出生於江西省的廬江。他本來在劇院裡唱戲,在他50歲過生日時不小心得罪了官府,於是被處以刑法,後來得到八仙中一位神仙漢鍾離的指導成為神仙。

  歷史記載說他還是一位詩人,在中國最著名的詩歌全集《全唐詩》中,就收了他的作品。後世一些關於他的描繪通常是一位年紀不大的年輕人。

  家鄉:藍采和,四川省,大英縣人,他是大英縣卓筒井鎮石馬村藍氏家族的祖先.《藍氏族譜》,記載了神話傳說中八仙過海神仙之一藍采和,實為唐高宗開德元年癸酉科進士,系大英縣卓筒井鎮石馬村藍氏家族的祖先。四川省博物館歷史研究部有關專家已對這部嚴重腐爛的族譜修補完畢,其鑑定工作有待進一步展開。族譜為證 藍采和子孫躬耕大英. 據遂寧市美術教育學會副理事長成朝根介紹,大英縣卓筒井鎮石馬村400多戶人全部姓藍,在獲悉該村藍氏家族族譜記載了傳說中的八仙之一藍采和的相關情況後,由大英縣中國死海旅遊區經理陳知民、大英縣招商旅遊局副局長何國華、遂寧市美術教育學會副理事長成朝根等人組成的考察團專程來到該村考察。在該村四社農民藍印文家中,考察團找到了兩本嚴重損壞的《藍氏族譜》,內有一段文字專門記載了藍采和的簡歷、妻子李氏及其子孫的祕聞。據族譜記載:“藍采和,唐高宗開德元年癸酉科進士,受諫議大夫。因杵於權臣楊國遂,後解印別妻離子,修煉百日飛昇,稱為大羅仙者,即公也。

  有歌曰:踏踏歌,藍采和,世界能幾何,何顏一椿樹,流年一拋梭……”這兩本族譜重點記載了藍氏家族從隋朝到民國時期所有家族成員的興衰歷史。藍印文為藍氏家族第21世後裔,石馬村一帶現有藍氏後裔2000餘人。破損嚴重 族譜已有400多年曆史該族譜是從明朝時候開始記錄的,推出有400多年的歷史了。族譜共有兩冊,一冊為正楷毛筆手抄16開本,據說此本為總譜;一冊破損已經較為嚴重,為正楷毛筆手抄8開本,此為分譜。這兩本族譜一大一小,紙張都已經泛黃,不少地方已經腐化,但保留得較為完整。

  成朝根說,傳說中的神話人物八仙都是從真人演變而來的,“當前從國內查到的資料來看,都能找到其中七仙真人的歷史背景,惟獨藍采和的真人背景無從考究。”所以,這兩冊藍氏族譜對研究我國道教傳說有很大參考價值,精心修補 真實性有待權威鑑定這項發現引起了當地有關部門的重視,並請四川省博物館歷史研究部的專家對該族譜做了複製和復原工作。記者與持有和儲存這部族譜的大英縣中國死海旅遊區的宋經理取得聯絡,宋經理稱族譜複製和復原工作已經完成,專家認為它確實有相當大的研究價值,但其真實性還有待於權威鑑定部門作進一步鑑定。

  成長曆程

  據傳,藍采和十八歲就接了爺爺的班,開始行醫了。他經常進山採藥,餓了吃野果,渴了喝泉水,常吃靈芝和茯苓。一天,他手拿藥籃進入山中,走到一個荷花池畔,見一個曲眉大眼、坦臉大肚皮的老者,躺在塘邊睡覺,黑刺刺的肚臍邊一塊瘡已爛得流膿,還滴著許多黑血。藍采和心中不忍,就走到他身邊,用手擠用口吸那瘡。膿血吸盡了,藍采和就帖一張膏藥在那裡。哪曉得那老者肚子上竟流出血來,藍采和頓時傻了眼,心想,“怪哉,我的藥是百分之百有效的呀!”

  過了一會兒,那老者睜開眼睛盯著藍采和突然大聲說:“傻瓜,還不趕快用籃子去提一籃子水來,這裡還流血呢!”都說竹籃提水一場空,藍采和心裡明白,卻又無奈,就飛快地去提水。到了老者身邊,籃子是滴水全無。藍采和見老者苦笑兩聲,又聽他數落道:“真笨,用那塘裡的粘泥糊在籃子的空格上,不就行了!”說完嘆了一口氣。藍采和臉一紅,照老者的話做了。提了一籃水,可是成了渾沌湯!那老者一看發了怒:“痴貨!還不快把它倒掉,換一籃子清水來!”

  藍采和心中上了火,卻又不發作,畢竟那是個可憐的老人呀。他正在一籌莫展的時候,忽然看見一位俏麗的女人在一旁捂著嘴笑,他更加尷尬了。那女人說:“大哥,咋不想想法子呀?”藍采和望望荷塘,又看看竹籃,搜腸刮肚還是一點辦法沒有。女人老者一眼,老者也她一眼,女人就說:“你看那荷葉比泥巴那個好?”她說。

  藍采和看看清綠滴翠、寬大的荷葉,心有所悟,拍了一下腦門,就去摘了幾張荷葉,疊在籃子裡提了一籃子清澈澈的水來。老者仰倒在地,藍采和自然會意,將一籃清水潑在那一灘黑肉上。老者的肚子立時就光光的如同平常一般。藍采和奇異至極,瞪著眼,張著嘴巴,百思不得其解。“真傻!剛才下塘時身上冷不冷?這水奇得很,喝一口看看是什麼?”那老者翻身站起來,指著荷塘。藍采和於是就依老者用雙手掬了一捧水喝了下去,一股清香沁入肺腑,身子變得輕飄飄的。那女人撿起籃子,嬌聲嬌氣地說:“大哥,你成仙了。”說時遲,那時快,就見那老者拉了藍采和一把,頓時他和他手提的竹籃子就離開了地面,老者說:“我們去蓬萊島玩玩去!”藍采和騰空而起,看見膝下縈繞著蘑菇狀彩雲,追隨著老者和那手持荷花的女人而去。

  那老者和女人正是全真二祖鍾離權和荷花仙子何仙姑。

  元劇《鍾離權度藍采和》則說藍采和是藝名,真名叫許堅,在勾欄裡唱雜劇,年五十時,做壽因不知犯了什麼錯,為官府扣打,後被鍾離權度化成仙。

  《全唐詩》錄藍采和《踏歌》一首:踏歌藍采和,世界能幾何。紅顏三春樹,流年一擲梭。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紛紛來更多。朝騎鸞鳳到碧落,暮見桑田生白波。長景明暉在空際,金銀宮闕高嵯峨。

  延伸閱讀:

  在民間,“採和一手把籃挑”的形象,十分符合市井中下層老百姓的生活:藍采和手挽破竹籃,常常是破藍衫、醉踏歌,沿途說唱、叫賣,如同市井裡的小販、說唱行乞等階層民眾。因此,藍采和的角色,也是最貼近群眾、最貼近生活的神仙,他與大眾是一脈相通,也最受老百姓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