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石雕歷史
惠安石雕早期主要服務於宗教,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歡迎參考閱讀。
惠安石雕發展歷史
追溯歷史, 惠安雕藝來源於“ 青山王” 張悃***五代閩將***,率兵駐紮青山***惠安縣城東三十華里***,鎮守邊陲,其部下***大多數從 中原帶來***,把中原的先進生產技術包括石雕帶來並不斷髮展壯大。史料記載,張悃部下先是在青山一帶傳授石雕特藝,後來向 崇武惠安全境不斷擴大傳授的範圍。
惠安石雕的技藝一傳入就有相當高的水平。現存惠安境內最早的石雕作品是唐末威武 節度使王潮墓的文官、武士、虎、馬、羊等園雕和 蓮花浮雕,宋代雕就,距今已有1100多年,其工藝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宋代的 洛陽橋遺存的石、橋墩石塔的佛像雕刻、中亭的題詞 沉雕,無論 採石、石雕都說明其時的技術水平很高,而洛陽橋修建的領導者蔡襄其母親為惠安人 盧氏。洛陽橋是距青山十 五華里的一座由石條疊成橋墩用海礪作固定物長達3華里的跨海大橋,橋面有條有些長達3丈重達10噸。在當時沒有大型機械裝置的情況下,充分利用海水的潮汐,石條放在船上,漲潮時使得橋墩固定,待退潮時;船體下降,石條放置於二橋墩中,作為橋面。而石料也是在惠安境內開採的。如此巨大的工程,必需依靠惠安工匠參加。就是 泉州東西塔的石料經考證也是惠安境內開採運去的,其眾多 圓雕和 浮雕神佛像離不開惠安工匠的雕刻。
明朝時,惠安考上進士在朝廷為官的人較多,各種牌坊、墓區的 石雕產品更多。興建於明初的崇武古城是用石頭砌就的 石城,這類遺物有 張嶽墓的、馬、虎、羊,崇武城隍廟的 石獅等等,這些都標誌了當時較高的石雕工藝水平。但明代的崇武古城一度被毀,現有的石城是清時重修的。
清代是惠安石雕大發展的時期,藝術風格趨向精雕細琢,注重線條結構和形態神韻之美,形成了惠安石雕的南派風格。這一時期,是惠安石雕發展史上的承上啟下的時期,也是石雕工人開始走出惠安向外發展的時期。除本省各地外,還通過華僑和商人向 新加坡、印尼、 馬來西亞發展。從甲午戰爭後,臺灣島內 大興建築之風。吸收了不少惠安工匠到臺灣參加石雕加工生產,並有不少人在臺安居。張悃部下,帶來的石雕技藝,成為閩臺關係的重要媒介。解放以後, 惠安石雕工藝獲得了新的發展。上世紀60年代的 集美鰲園建設,北京人民大會堂建設,80年代毛主席紀念堂、南昌 八一起義紀念館、 南京雨花臺紀念館、湄洲島 媽祖雕像、廈門 鄭成功雕像都大量地傾注了惠安石雕 藝人的心血。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2000年第一屆雕刻藝術節在惠安舉辦後,惠安石雕注入了強烈的現代藝術新觀念、新標準、新創意、新視點。惠安石雕成長壯大成為全縣經濟增長的支柱產業。僅2003年,全縣雕刻產業實現產值80億元,出口創匯50億元,並被國家 文化部授予“中國雕藝之鄉”的稱號。
傳承
惠安石雕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湧現出數不清的雕匠名師,可惜大多數只口碑流傳其姓名,清代以前見諸文字的甚少,有所記載的主要是清代以後的名師。歷史上石雕名師多出自惠安崇武,又以 蔣姓居多,其後人也多繼承祖業。本世紀初在臺灣還流傳著“無蔣不成場”之說。現在各地看到的清代中期自20世紀五十年代初的石雕名作,多數由崇武五峰村峰前村蔣姓雕匠藝人主持創作的。由於惠安雕匠藝人成名後,並不固守本地,常常身懷絕技,遠赴他鄉甚至海外創業,因此,對他們的傳承譜系的研究整理上難盡其詳。
據 惠安東橋東湖村《 鑑湖張氏族譜》記載, 張仕志,鑑湖十四世,生於 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卒於元朝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泉州 清源山麓南少林寺石獅子的雕刻者,是惠安已知的歷史最早的石雕大師。
其祖輩 張仲哥***1123-1194***,鑑湖十二世,史書記載其為“泉郡名匠,善雕浮圖花卉,晉***江***南***安***同***安***宮闕泰半著手”。 其後輩張曰臣,鑑湖十五世,“力攻雕刻藝術,所活人物影象呼之欲出。如 安海龍山寺文殊普賢雕像”,是惠安目前已知的第一個 雕塑家。 其孫輩張同善***1338-1426***,鑑湖十六世,曾任湖廣辰州府經歷,封 迪功郎,“政務之餘攻習雕刻漆繪成術益精”。
李周,俗名“甕仔周”,崇武人氏,生活 於清康熙到乾隆年間***1662—1722***。
李周曆來被閩南的石雕藝匠尊為 宗師,福建的工藝美術界則稱他是福建青石雕技藝發展史上承上啟下的關鍵性人物。後代不詳。世人傳說他曾經看到“天開門”並得“月華”仙女授予他“不求人”的智慧,從此獲得了“神骸仙魂”之靈,雕作生動如真。在一次師傅雕石獅不慎敲斷舌頭時,他又大膽承擔把傳統的正面直前的獅頭改轉方向,既補救了失誤又使獅子顯得喜氣洋洋,表現出超逸的特色,這也是“南獅”的由來,從此聲名大震。
李周留下的作品,現在可以考證的有:福州于山法雨堂前一對龍柱;福州西湖 開化寺一對石獅, 福州脫胎漆器廠曾脫胎一對送北京人民大會堂置於宴會廳;福州萬壽橋的18只拳頭獅。此外還有福州泉漳會館前門前和廈門吳滄石坊下的石獅;廈門 海滄白礁保生大帝廟前的一對石龍柱等。
在藝術形式上,李周還發明瞭“針黑白”,利用黑白成像原理創造了一種嶄新的藝術表現形式,這就是成熟於現代的影雕藝術。李周不但以自己的作品名揚一時,而且培養了一大批學徒,使惠安石雕在整個清代大大繁榮起來。
蔣馨又名龜音, 五峰村峰前村人,生於清同治十二年***1873***。
出身石雕世家,自小學藝。清末曾得佔踞臺灣的日本當局同意,前往 臺灣鹿港開設石店。後又在廈門開設“泉興”石廠,曾為 南京中山陵加工石碑石材。1927年,蔣馨攜帶子女前往臺灣,主持 彰化南瑤宮的石雕工藝品加工,之後又參加數座 大廟重修工程。蔣馨在臺灣培養了一大批學徒,其女兒 蔣寶在臺灣招贅 張金山成家,也承繼家業,仍為石雕匠師。
蔣馨於1933年在臺灣病逝。他和徒弟們在臺留下不少傑作,如 臺南天后宮前殿的石垛,西螺 媽祖廟、岡山超峰寺、南鯤身代天府、彰化南瑤宮、 鹿港天后宮等眾多石雕品,還有臺灣有名士紳 辜顯榮及陳中和二座大墓的墓料。蔣馨的石雕作品,構圖嚴謹,雕線犀利,造型生動,人物雕刻四肢關節處理細緻,姿態明顯受戲劇動作的影響,表現準確,令人稱絕。
蔣仁文俗名文子,五峰村峰前村人,生於清光緒二年***1876***。
他的祖父蔣山斗和父親蔣尚姑,都是名揚一時的石雕師傅。相繼在福州開設石店,業務十分興旺。蔣仁文從小隨先輩學習,精心鑽研,石雕技藝造詣頗深。清代末年,慈禧太后在 北京興建頤和園,曾舉辦一次全國性的工藝品競賽。年輕的蔣仁文精心雕作了一套鏤花石鼓椅和石圓桌參加,其精湛的雕刻技藝一時轟動全國工藝界,被譽為“青石雕刻之冠”。蔣仁文的成就使惠安石雕首次走出福建推向全國。
1924年,國民政府決定在南京修建 中山陵,這是一個當年引起全國注目的、規模龐大、質量要求又極嚴格的石結構工程。由於國民政府福建省主席 林森的推薦,蔣仁文受聘主持石料和石雕件的加工和安裝。他率領30多名藝匠到南京,圓滿完成任務。惠安石雕工藝的精巧由此獲得更加廣泛的讚賞。蔣仁文及參加的藝匠都受到國民政府的褒揚和重獎。 蔣仁文於1953年病逝。他留下的較有名的作品還有, 廣州黃花崗烈士陵園前的石龍柱,福州西湖的鐵柺李石雕像等。
王神賜又名成賜,溪底村人,生於清光緒二年***1876***。
與蔣仁文同時揚名的石雕藝匠,不同的是他的活動主要在閩南一帶。 仙遊楓亭鎮受縣級保護的文物 保和堂的眾多石雕工藝品,是他的傑作。民國初年,他應晉江池店一位姓楊華僑的聘請,為其新建殿堂住宅加工石雕裝飾品,門廊壁堵都用青石雕刻精美的書畫和戲文浮雕,兩廂磚牆上安裝三尺見方的一對彩燈造型的青石窗;上雕立體的珍禽異獸,不但形像奇特生動,而且雕工細膩精巧。這一工程他花了13年才完成。王神賜不幸於1932年英年病逝。
王神賜的兒子王清金,生於1925年。童年時父母雙亡,他即隨族中藝匠學藝,很快掌握石雕技巧,繼承父業在閩南一帶揚名。他擅長雕作古裝戲劇故事場面,觀看戲劇演出時都認真觀察臉譜、服裝及動作形態,吸收了戲劇的誇張手法,因此在小件人物 雕刻方面有突出成就。1953年他應聘參加集美鰲園建設,後又主持集美鰲園石雕工藝品的修補。他發揮自己的技藝,在資料散失的情況下,從殘存的畫面中判斷構思,塑出泥坯,經反覆修改後再雕石補上,卻能天衣無縫,深受讚揚。
王清金於***病逝。其兒子 王文生,1951年生,繼承父業且加以發揚,
從小學藝,精心鑽研,深得先輩的真傳,在石雕技藝上有較深的造詣,他承建的湄洲媽祖像獲全國城雕優秀獎。他還刻意學習泥塑技藝,能用石膏模型計算放大10倍進行石料雕刻,在大型雕件工藝方面有了新突破。他是惠安第一位高階工藝美術師,並榮獲“福建工藝美術大師”稱號。王文生還十分重視對後代的培養。他的兩個兒子都進藝術院校深造,其長子 王伯昌也取得工藝美術師職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