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經典小故事

  在歷史故事中,主人公或許真實存在過,但是故事發生的情節並不完全按照歷史事實,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

  :畫鬼最易

  春秋時期有一個很高明的畫家,這天被請來為齊王畫像。畫像過程中,齊王問畫家:“比較起來,什麼東西最難畫呢?”

  畫家回答說:“活動的狗與馬,都是最難畫的,我也畫得不怎麼好。”

  齊王又問道:“那什麼東西最容易畫呢?”

  畫家說:“畫鬼最容易。”

  “為什麼呢?”

  “因為狗與馬這些東西人們都熟悉,經常出現在人們的眼前,只要畫錯那怕一點點,都會被人發現而指出毛病,所以難畫,特別是動態中的狗與馬難畫,因為既有形又不定形。至於鬼呢,誰也沒見過,沒有確定的形體,也沒有明確的相貌,那就可以由我隨便畫,想怎樣畫就怎樣畫,畫出來後,誰也不能證明它不像鬼,所以畫鬼是很容易的,不費什麼神。”

  畫家的高論證明:如果沒有具體的客觀標準,就會容易使人“弄虛作假”和“投機取巧”。唯心論最省力,因為它不受客觀實際檢驗,可以瞎說一氣,而唯物論則要接受客觀實際的檢驗,所以很費工夫。

  :鄭人買履

  從前,有個鄭國人,打算到集市上買雙鞋穿。他先把自己腳的長短量了一下,做了一個尺子。可是臨走時粗心大意,竟把尺子忘在家中凳子上了。

  他走到集市上,找到賣鞋的地方。正要買鞋,卻發現尺子忘在家裡了,就對賣鞋的人說:“我把鞋的尺碼忘在家裡了,等我回家把尺子拿來再買。”說完,就急急忙忙地往家裡跑。

  他匆匆忙忙地跑回家,拿了尺子,又慌慌張張地跑到集市。這時,天色已晚,集市已經散了。他白白地跑了兩趟,卻沒有買到鞋子。

  別人知道了這件事,覺得很奇怪,就問他;“你為什麼不用自己的腳去試試鞋子,而偏偏要回家去拿尺子呢?”

  這個買鞋的鄭國人卻說:“我寧願相信量好的尺子,也不相信我的腳。”

  寓意:不顧客觀實際而墨守成規的人,常常會做出?a href='//' target='_blank'>奶瓶尚Φ氖呂礎?/p>

  :愚公谷

  有一次,齊桓公在出外打獵時忽然看到一隻鹿從前面飛快地跑過,於是他策馬緊追不捨,一直追進了一個山谷裡。齊桓公正不知此山谷為何處,恰好遇一老者齊桓公就問老者:

  “這裡叫什麼谷?”

  老者回答說:“這裡叫愚公谷。”

  齊桓公又問:“為什麼叫這個名字?”

  老者說:“這是用我的名字來命名的。”

  齊桓公朝老者仔細看了看,疑惑不解地問:

  “我看你的相貌,毫無愚蠢之狀,為什麼說是用你的名字來命名的呢?”

  老者回答說:“讓我把事情的原委告訴您吧。我曾經餵養了一頭母牛,母牛下了一頭小牛。後來小牛慢慢長大了,我便賣了牛買了一匹小馬。一個年輕後生看到我牽著一匹小馬,上前便喝斥道:‘你養的是一頭牛,牛是不能生馬的,你這馬是哪來的?莫不是偷來的!’於是強行把我的馬牽走了。後來鄉鄰們知道了這件事,都說我真愚蠢。他們把我叫做愚公,而把我住的這個山谷就叫做愚公谷。”

  桓公聽後也說:“依我看,你也的確愚蠢。既然那小馬是你用辛勤餵養的牛換來的,你為什麼要讓那個年輕人把它牽走呢?”說完,齊桓公不去繼續追趕鹿,調轉馬頭回宮去了。

  第二天上朝時,齊桓公把這件事講給他的相國管仲聽了。管仲一聽,臉色變得嚴肅起來。他鄭重地整了整自己的衣襟,向齊桓公兩次下拜請罪說:

  “在君王的屬土之內竟然出現這樣的事情,應該算做我的過錯啊!假如是堯帝時候,皋陶為掌管刑獄的官員,哪裡還會有人膽敢強搶人家的馬駒子呢?即使有這樣的情況,那被欺凌的老者也決不會輕易撒手,而是要找地方跟搶馬的人評理的。如今那老者知道處理訴訟案件不公正,遇到巧取豪奪的人,惹不起、躲得起,只好把小馬給他算了。看來,這不是一個老頭愚蠢的問題,而是社會治理不力的問題。回頭讓我好好整頓一番吧。”

  齊桓公十分贊成管仲的意見,支援他放手整頓法治,懲治邪惡,伸張正義。

  這篇故事告訴我們,愚公在年輕人以強凌弱的情況下捨棄利益求得平安的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要想根本改變社會的治安狀況和樹立良好的道德風尚,關鍵還在於領導的嚴於律己、認真治理和萬眾一心的積極參與。

 

古代寓言故事及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