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勵志青春的簡短故事

  有條件的話,我們可以找一些來看看,那麼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你只看見他們表面的光鮮

  作者:葛怡然***媒體人,專欄作家***

  這是一個現實感很強的社會,“優雅”對女性而言,只有強大到一定程度,實現了財務和遷徙等各種自由後,還得有一個不會抑鬱、抗壓能力爆棚的心境,才配談得上的詞。人們熱愛聽成功者回顧當年潦倒時的心靈雞湯,感嘆於他們終於熬出了頭,卻不願去聽一個失敗者哭訴這機會本該屬於我,可惜生不逢時的碎碎念——看客們只有功夫看結果,而不會關心過程。

  出現在大眾視野裡的柳巖,總是一臉平靜,沒有抱怨,還有點自黑,可以稱之為優雅。柳巖參加主持人選秀偶然出道,並且,當年那場比賽的冠軍是謝楠,此後兩人簽約光線傳媒。對柳巖來說,天時、地利一樣也拿不出——出道時年紀已經不佔優勢,資質也不算醒目,唯有胸器逼人,在知性主持人裡還能殺出一條名叫性感的血路,從那時到現在,關於她所有的訪談,都只有一個字:拼。關於她所有的圖片,也都只有一個字:胸。一個沒有結過婚的主持人,需要不斷將自己的事業線頻頻暴露於媒體面前,作為賣點大書特書,這豁出去的膽量,幾乎可以和當年的舒淇有一拼。斬斷後路的決絕背後,是對未來放手一搏的孤注一擲,她一定知道:在大浪淘沙的貴圈,時時刻刻都在上演著一種叫做不成功便成仁的績效考核機制。

  一個人,如果願意把自己伏得很低,日後爆發起來就能量驚人。當人們習慣了嘲笑和貶損,又或者站在某種制高點上俯視和評價,卻不知道,女主角早就已經在“萬箭穿心,習慣就好”中練就金剛不壞身,然後悄然轉身。

  同樣轉身的還有杜海濤。“杜海濤都瘦了,你還在吃嗎?”最近一段時間,杜海濤最新寫真大片被網路瘋轉,人們驚訝地發現:曾經胖到不行的杜海濤,瘦身後,顏值指數飆升,居然有幾分像似“都敏俊”。但在之前那麼長的時間裡,《快樂大本營》裡的杜海濤,是一個被忽略的胖咖,是永遠負責被調侃和搞氣氛的男三號,他就像很多人小時候身邊的“那個胖子”。

  但杜海濤瘦下來了。他和朋友一起建了一個群叫作“不跑步會死”,每晚打卡,就算到外地出差到深夜11點,也不忘記跑完當日行程。

  《小時代》裡,顧裡說過一句話:“那些潑我冷水的人,總有一天我會燒開了還給你們。”這樣的豪言壯語自然得有底氣。顧裡的扮演者郭采潔,也身體力行地實踐了這句話——當年,她只是臺灣電影界的小清新路線女演員,即使不少圈內人都認可她的演技,但是運氣與機遇是件稀罕物,你必須先夠上擁抱它們的資格。如今,她厚積薄發地在商業電影裡展示了演技,然後一路走高,她不只出演了華麗的虛無縹緲的《小時代》,還同時接拍了王維明執導、徐小明製片的劇情片《不能說的夏天》。

  除去最兩極的貧富差距,對於普通人來說,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網際網路給了人人均等的機會,也給了人人選擇自己成為什麼人的權利。從柳巖到杜海濤,從袁姍姍到郭采潔,他們的起點並不算高,也經歷過各種暗黑的不堪歲月,然而,到了最後,靠胸博取眼球的女主持成了宅男女神;被罵“滾出娛樂圈”的藝人成了“馬甲線一姐”;沒有太多存在感的胖子也開始被刮目相看。在一條條沒有人看到的逆襲之路上,到處寫滿了那句話:條條大路通羅馬,只不過,你沒有像他們那麼嘗試過拼一把!

  :失去雄心壯志和勤奮堅持才是最可怕的

  ——一個女孩子的奮鬥勵志故事

  我出生在一箇中低層家庭,家裡共育有兩個女兒,我是姐姐。父親和父輩的家庭一直反對女孩接受教育並出去工作。

  自小,我就是班級上的佼佼者,就連那些課外活動也不例外,但是,我卻一直被打壓嘲諷-------“女孩子,學習做飯煮菜,照看家庭才是最重要的。” 然而我的母親卻總是告訴我,教育和事業是能讓我擺脫這個苦海的唯一途徑。她並不是很有錢,卻在精神上給予了我很大的鼓舞。就算兜裡只剩幾分幾角錢,母親也會竭盡所能地支援我——譬如為我買一支考試用的鋼筆。

  每件事情都讓我舉步維艱----哪怕是買一本作業本。我還記得我曾經把那些廢棄的、只有單面列印過的***另一面是空白的***紙張收集起來,裝訂成一本筆記本。兜裡從來沒有零花錢。每次看到可口的點心,美味的食物,我只能默默地咽口水。

  就連拿到了一個學習工程學的名額,也被我的父親一口回絕。因為他覺得,拿錢出來供養女兒讀書並不是一件值得投資的事情。在他看來,女兒終究有一天會嫁給別人------資助女兒讀書並不會給他帶來任何回報。

  就這樣,憑著獎學金,我完成了我的大學理學士學位。那個時候***90年代末***在我所居住的城鎮,有很多教C和C++程式語言的機構。但是我付不起學費,我還記得跟一個後來轉入工程專業的好朋友借了一本《面向物件設計》的教材。

  我自學了OOAD***面向物件分析與設計***的概念---事實上對我來說,理解它們並應用到現例項子當中很簡單。我去學生中心尋求一份計算機導師的工作***沒有薪水***。作為交換,他們允許我在他們的機構學習計算機課程,並要求我教授一些示例類的課程,通過從書裡學到的理論,我完成得很好。

  他們很開心的給了我一份晚上的兼職工作***每天早上我仍然要去學校,但是我常常會在午餐和吃零食的休息間隙以及搭公交車的時候來預習夜校課程***。我習慣呆到深夜來練習著程式設計技巧,直到電腦室關門。

  到了19歲的時候,一家大型的IT公司過來做了一次能力測驗,隨後進行小組討論和麵試。我一路披荊斬棘旗,旗開得勝,順利的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份IT工作,並在一家頗具名望的教育機構讀夜校,攻讀碩士學位。

  時光飛逝,轉眼間,這已經是我呆在在美國的第十個年頭,並在最近參加了谷歌公司的面試。

  我掏錢為父母買了一套精裝修的別墅,並帶他們遊遍了美國大大小小的地方。他們對於此番的奢華之旅十分激動和開心----這顯然遠遠超出了一個普通女兒應該做的職權範圍。

  經濟上的貧窮並沒有什麼大不了——它只是暫時的。人窮志不短,絕不要在信心,雄心,恆心以及勤奮上表現“貧窮”。相比經濟上的貧窮,失去雄心壯志和勤奮堅持才是最可怕的。

  :兄弟義

  從前在一個很窮的山溝裡,有四位結拜的弟兄,他們決定有難同當,有福同享,出來後他們分別到不同的大城市各自闖蕩,幾兄弟都很努力,也很能吃苦,很快他們都找到了工作,後來老大,老二,老三生活都比較過的去了,只有老四生活還很困難,於是老大和老二,每年都會把節省下來的錢救濟老四,只有老三沒多少表示,覺得老三私心太重了,只顧自己,完全違背了當初的誓言,太不夠兄弟了,但礙於情面,都只是私下裡說老三的壞話。後來,幾兄弟分別都成家了,有了自己的孩子,老大老二老四分別教育自己的孩子要記恩,所以自己家庭都省下了給兄弟家補貼,而且為了面子還大操大辦,情願自己家裡勒緊褲腰帶也要去幫兄弟一把。可是老三沒有這麼做,他把省下來的錢和兄弟們接濟給他的錢去買了個門面,然後出租。後來幾兄弟的孩子上學了,開銷也很大,幾兄弟靠著僅有的工資過的緊巴巴的,依然互相扶持,而老三有工資不說,還把門面費漲了起來,成了幾兄弟裡生活算好些的了,可是他為兄弟們接濟得依然很少,每次一說到錢,老三就藉口說老婆管著了,自己拿不出來多少。於是幾兄弟背後就指責老三,笑話他,簡直不像個男人,以後要被他老婆折磨死。可是老三根本裝著沒聽見,只管自己存錢,拉人脈,提高自己家裡的生活質量。

  多年後孩子們畢業了,到處找工作,可是就業壓力真的很大,老大的兒子在銀行實習完後本來表現的很優秀,卻被上邊一個電話說某人領導的女兒把他那名額給佔了,老二的孩子當了個公務員在鄉下工作,老四的孩子工作還沒找到,而老三通過塞錢和自己的人脈把孩子搞到了外企,年薪至少十萬,而老三現在早已買房買車,門面也買了幾個,都是旺鋪,一年的租金就是四十多萬,已經成了百萬富翁。知道老大兒子的事,託關係給老大兒子找了個工作,逢年過節給老二家送很多昂貴的禮品,不斷接濟和慰問幾兄弟的家屬和老人,而且又給老四找到了工作。於是所有的兄弟及其家屬都對老三刮目相看稱他才是男人,教育自己的孩子一定要記住老三家的恩情。

  如今隨著物價的上漲,工資早已經跟不上通貨膨脹了,老大,老二,老三,老四已經相繼退休,孩子們都為了找錢拼命的工作,而老三家已經不在乎那幾個錢了,每年把房租一收,存一些貨幣基金,一些定期吃利息都吃不完,剩下的拿來養身體,培養孫子,加強營養,琴棋書畫都找專業的老師,把一個發育晚的孫子教育成才,將來高考藝考還有加分,即使是完全啥都不會,這家產也會越來越好,成為了良性迴圈,然而老大,老二,和老四,他們的孩子還在疲於奔命,能把生活保障就不錯了,啥保險不敢買,孫子雖然天資聰明,可別提培養藝才,把生活開好點就不錯了,孫子看見別人有的,自己卻什麼都沒有,心裡鬱悶,自卑,回家做作業,不會的沒人教,因為父母上班打工還沒回來,家教又請不起,孩子學習只能靠自己了成了個惡性迴圈。於是老三的兒子孫子有了不要的東西又來給他們填補,他們又感恩戴德了,紛紛讚揚老三家,現在,老三家一代強過一代,兒子有個稱呼叫“富二代”,孫子叫“高富帥”,而老大,老二,老四家一代不如一代,孩子有個稱呼叫“屌絲”,孫子叫“矮戳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