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美德故事古代篇大全精選
古時候的表達美德的故事太多了,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
:馬遷.無瑕玉璧不可收-德育名人小故事
西漢史學家,思想家司馬遷在編寫《史記》的時候,朝中最受漢武帝劉徹寵信的將軍李廣利派人給他送來一件禮物。司馬遷的女兒開啟精緻的盒子一看,不禁欣喜於色。原來,盒子裡放著一對圓潤、光滑的稀世珍寶--玉壁。於是,她喜盈盈地跑過去告訴了父親。
這對玉璧使司馬遷思緒萬千,他想到;我是一個平凡而品位低下的小官,人家是皇上的寵臣,為什麼要送我這麼珍貴的禮物呢?況且,這無瑕玉壁,不正是做人的一個榜樣嗎?富貴貧賤不由人,而品行則可以追求,使其潔白似玉。如果收下這對玉璧,我身上就增添了一分瘢痕汙點。想到這裡,他對女兒說: "自古無功不受祿,這無瑕玉璧咱們不能收。"說罷,他包好
:馬援.窮當益堅
馬援***前14-後49***是漢代一位有名的將領。他幼年父母雙亡,由其兄馬況撫養成人。他從小胸懷大志,眼光高遠,深為其兄器重。王莽時期,馬援在軍隊裡當個小軍官。一次上司派他率隊押送一些犯人,在途中,馬援看到犯人們哭得挺傷心,不由動了側隱之心,便把犯人們都放了。私放犯人是大罪,馬援只得逃亡到北方的邊境上,躲避朝廷的追捕。
碰巧時間沒多長,趕上朝廷大赦,馬援也得以免罪。之後,他就在那裡經營畜牧業和農業。他心胸寬廣,樂於助人,為人忠厚而有遠見,沒幾年功夫,來歸附他的人竟有好幾百。他常對身邊的人們說:做人不能因為貧窮潦倒而喪失志氣,不能因為年紀老邁而頹唐, "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
不幾年,馬援有了幾千頭牛、羊和馬匹,幾萬斛糧食,家產多得花不完用不盡,但他不為物累,仍舊和從前一樣,過著簡樸的生活。他曾感慨地對人說:財產之所以可貴,在於能夠幫助人;要不然,做個守財奴有什麼意思呢?"後來,懷著高遠志向的馬援果然把財產分給了他的本家和親友,自己空身外出投軍謀事,後歸附了漢光武帝劉秀,為國家立了很多功勞。
:孔融讓梨-德育名人小故事
孔融,字文舉,孔子的後代,漢末山東曲阜人,漢獻帝時曾任北海相,人稱"孔北海"。他為人剛直敢言,後應觸怒丞相曹操而被殺。
相傳,孔融四歲的時候,父親帶回一些梨讓他們弟兄分吃。因孔融最小,全家人都讓他先挑。孔融拿了一個最小的梨。大家都很奇怪,父親問他為什麼要揀最小的拿,他回答說: "我年齡最小,應當吃最小的梨。"從此,幼年孔融這種懂禮謙讓的美德,受到人們的稱頌。後代教育家們又把"孔融讓梨"的故事寫進啟蒙課本《三字經》中,以此教育兒童學會禮貌讓人,使這個故事得到廣泛流傳。 孔融長大後,成了當時有名的文學家,是"建安七子"之一,並步入仕途,做過北海相。雖權重位高,但仍保持著謙虛禮讓樂於助人的美德。他在北海做官時,有一次被敵兵圍困城中。正當危急之時,忽見城外一人挺槍躍馬,殺入敵陣,左突右衝,解了重圍,前來拜見孔融,說道: "我叫太史慈,剛從遼東回家探親,聞知敵寇圍城,家母平日蒙君恩顧,特地命我前來相救。"原來,太史慈有一老母住在城外,孔融聽說老人孤獨無靠,常派人送去粟、帛之類,逢年過節,還親往探望。老人家深為感動,才命兒子太史慈來救。
孔融為官數十年, "座上客常滿,杯中酒不空",甚得人心,不能說跟他謙虛禮讓平易待人的美德沒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