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物鄧世昌

  鄧世昌***1849-1894***,近代著名海軍將領,祖籍廣東番禺,中日甲午戰爭時為致遠號巡洋艦管帶,在1894年9月17日海戰中捐軀報國。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簡介

  鄧世昌,原名永昌,字正卿。清末海軍愛國將領,民族英雄。1849年10月4日生於廣東番禺***今廣州市海珠區***,祖籍廣東東莞懷德鄉人。生於富裕人家,其父鄧煥莊,專營茶葉生意,嘗於廣州及津、滬、漢、香港、秦皇島等地開設祥發源茶莊,並始建鄧氏家祠。少時隨父移居上海,從西方學習算術、英語。

  1867年6月,沈葆楨***林則徐女婿***到福州馬尾船政學堂任職。以製造輪船須培養造船人才,開辦製造學堂***前學堂***;因法國長於製造,故應用法文教學。以駕駛輪船須培養駕駛人才,開辦駕駛管輪學堂***後學堂***;因英國長於駕駛,故應用英文教學。這兩個學堂與船廠同時興辦,所招學生,自是福建省本地人羅豐祿、何心川、蔣超英、劉步蟾、葉伯鋆、方伯謙、林同書、鄭文成、林泰曾、李達璋、嚴復、沈有恆、邱寶仁、陳毓淞、林永升、葉祖珪、陳錦榮、黃煊、許壽山、林承謨、柴卓群、鄭溥泉、黃建勳。船政第一次招考學生後,又從廣東招來已學過英語,並[1]且基礎較好的學生鄧世昌、葉富、呂瀚、李和、張成、李田、黎家本、林國祥、樑梓芳、卓關略等十餘人。他少年時就聰穎好學,“有幹略”。

  1868年,他懷著救國的志願,以各門課程考核皆優的成績入福州船政學堂學習航海,成為該學堂駕駛班第一屆畢業生。他在福州船政學堂畢業後,1871年被派到“建威”練船,隨船巡歷南洋各島。1874年被任命為“琛海”兵船大副,以後歷任“海東雲艦”、“振威艦”、“飛霆艦”等兵船管帶。

  1879年,李鴻章籌辦北洋海軍,他被調到北洋海軍,任“鎮南”炮船的管帶。1867入馬尾船政學堂駕駛班第一期學習,1871年,被派至“建威”艦練習航海。1874年以優異成績畢業,並被船政大臣沈葆楨獎以五品軍功任命為“琛航”運船幫帶,次年任“海東雲”炮艦管帶,時值日軍侵臺,鄧世昌奉命扼守澎湖、基隆等要塞,得補千總。又調任振威炮艦管帶,代理“揚武”快船管駕,升守備,加都司銜。

  1880年調入北洋水師,先後擔任“飛霆”、“鎮南”蚊炮船管帶和“揚威艦”、“致遠”艦管帶。

  1894年9月17日在中日甲午黃海海戰中壯烈犧牲。

  影響

  鄧世昌犧牲後舉國震動,光緒帝垂淚撰聯“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並賜予鄧世昌“壯節公”諡號,追封“太子少保”,入祀京師昭忠祠,御筆親撰祭文、碑文各一篇。李鴻章在《奏請優恤大東溝海軍陣亡各員折》中為其表功,說:“……而鄧世昌、劉步蟾等之功亦不可沒者也”。清廷還賜給鄧母一塊用1.5公斤黃金製成的“教子有方”大匾,撥給鄧家白銀10萬兩以示撫卹。鄧家用此款在原籍廣東番禺為鄧世昌修了衣冠冢,建起鄧氏宗祠。威海衛百姓感其忠烈,也於1899年在成山上為鄧世昌塑像建祠,以志永久敬仰。

  1996年12月28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命名新式遠洋綜合訓練艦為“世昌”艦,以示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