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機的發明過程簡介

  電動機***Motor***是把電能轉換成機械能的一種裝置。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電動機的發明過程,希望能幫到你。

  電動機的發明過程

  電動機使用了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的作用的原理***這是不同於電流的磁效應的說法,現行人教版八年級物理明確把二者分開***,發明這一原理的的是丹麥物理學家奧斯特,1777年8月14日生於蘭格朗島魯德喬賓的一個藥劑師家庭。1794年考入哥本哈根大學,1799年獲博士學位。1801~1803年去德、法等國訪問,結識了許多物理學家及化學家。1806年起任哥本哈根大學物理學教授,1815年起任丹麥皇家學會常務祕書。1820年因電流磁效應這一傑出發現獲英國皇家學會科普利獎章。

  1829年起任哥本哈根工學院院長。1851年3月9日在哥本哈根逝世。他曾對物理學、化學和哲學進行過多方面的研究。由於受康德哲學與謝林的自然哲學的影響,堅信自然力是可以相互轉化的,長期探索電與磁之間的聯絡。1820年4月終於發現了電流對磁針的作用,即電流的磁效應。同年7月21日以《關於磁針上電衝突作用的實驗》為題發表了他的發現。這篇短短的論文使歐洲物理學界產生了極大震動,導致了大批實驗成果的出現,由此開闢了物理學的新領域──電磁學。

  1812年他最先提出了光與電磁之間聯絡的思想。1822年他對液體和氣體的壓縮性進行了實驗研究。1825年提煉出鋁,但純度不高。在聲學研究中,他試圖發現聲所引起的電現象。他的最後一次研究工作是抗磁性。他是一位熱情洋溢重視科研和實驗的教師,他說:“我不喜歡那種沒有實驗的枯燥的講課,所有的科學研究都是從實驗開始的”。因此受到學生歡迎。他還是卓越的演講家和自然科學普及工作者,1824年倡議成立丹麥科學促進協會,建立了丹麥第一個物理實驗室。1908年丹麥自然科學促進協會建立“奧斯特獎章”,以表彰做出重大貢獻的物理學家。1934年以“奧斯特”命名CGS單位制中的磁場強度單位。1937年美國物理教師協會設立“奧斯特獎章”,獎勵在物理教學上做出貢獻的物理教師。

  1821年法拉第完成了第一項重大的電發明。在這兩年之前,奧斯特已發現如果電路中有電流通過,它附近的普通羅盤的磁針就會發生偏移。法拉第從中得到啟發,認為假如磁鐵固定,線圈就可能會運動。根據這種設想,他成功地發明了一種簡單的裝置。在裝置內,只要有電流通過線路,線路就會繞著一塊磁鐵不停地轉動。事實上法拉第發明的是第一臺電動機,是第一臺使用電流將物體運動的裝置。雖然裝置簡陋,但它卻是今天世界上使用的所有電動機的祖先。

  這是一項重大的突破。只是它的實際用途還非常有限,因為當時除了用簡陋的電池以外別無其它方法發電。

  電動機簡介

  電動機是一種旋轉式電動機器,

  它將電能轉變為機械能,它主要包括一個用以產生磁場的電磁鐵繞組或分佈的定子繞組和一個旋轉電樞或轉子。在定子繞組旋轉磁場的作用下,其在定子繞組有效邊中有電流通過並受磁場的作用而使其轉動。根據電機可逆性原則,如果電動機在其結構上沒有發生任何改變,電機即電動機使用,也可作發電機使用。它是將電能轉變為機械能的一種機器。通常電動機的作功部分作旋轉運動,這種電動機稱為轉子電動機;也有作直線運動的,稱為直線電動機。電動機能提供的功率範圍很大,從毫瓦級到千瓦級。機床、水泵,需要電動機帶動;電力機車、電梯,需要電動機牽引。家庭生活中的電扇、冰箱、洗衣機,甚至各種電動機玩具都離不開電動機。電動機已經應用在現代社會生活中的各個方面。

  電動機的工作原理:通電導線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

 

 電動機的發明過程的人還:

1.電動機的發明者是誰

2.dd電機是誰發明的

3.哪個德國人發明發電機

4.高二歷史備考知識:從蒸汽機到網際網路

5.縫紉機是誰發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