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湖上初晴後雨散文
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後雨》是讚頌西湖美景的名篇,接下來請欣賞小編給大家網路收集整理的。
一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那一年,詩人因為得罪了權貴被貶到西湖。當時的西湖因為當地居民大面積種植荷花,已經快被淤泥填滿了。詩人得知這一情況,馬上帶領百姓挖淤泥,築堤壩,才使西湖恢復了以前的面貌。
有一天,詩人坐在一隻小船上游西湖,當時正是正午,天上碧空如洗,水與天的界限並不那麼清晰。偶爾飛過的幾隻水鳥和白雲,更給這人間仙境般的美景增色不少。水面蕩起一圈圈波紋,被太陽照得波光粼粼,顯得十分美麗。不知怎麼的,天逐漸暗了下,天空即刻下起了絲般的細雨,落下的一個個雨點在水中蕩起一圈圈波紋,整個西湖都籠罩在這如煙的細雨中,遠處的山被蒙上了一層乳白色的面紗,好像一名害羞的少女。是人心想這樣的美景可不多見,詩性大發,立刻寫出了: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不一會兒,詩人又凝望著雨中朦朧的一切,陷入了沉思。這麼美的景色,用什麼來比喻才好呢?忽然,濛濛的雨簾中顯現出一張秀麗的臉:西施!西施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首,美麗至極,而西施不論淡妝濃抹總是最美的,這不也正好和西湖無論晴雨總是最美的相對應麼?
於是他寫下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二
這是一首讚美西湖美景的詩,也是一首寫景狀物的詩,寫於詩人任杭州通判期間。杭州美麗的湖光山色沖淡了蘇軾內心的煩惱和抑鬱,也喚醒了他內心深處對大自然的熱愛。
一天,蘇軾和朋友在西湖邊上飲美酒。開始天氣晴朗,不大工夫竟然陰了天,下起雨來。這樣,飲酒未盡,詩人便飽覽了西湖上晴和雨兩種截然不同的風光。於是詩人讚歎說: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盪漾,閃爍耀眼,正好展示著那美麗的風貌;雨天的西湖,山中雲霧朦朧,縹縹渺渺,又顯出別一番奇妙景緻。西湖無論是晴是雨無時不美。我想,最好把西湖比作西子,空濛山色是她淡雅的妝飾,瀲灩水光是她濃豔的粉脂,不管她怎樣打扮,總能很好地烘托出天生麗質和迷人的神韻。
這首小詩前兩句是描寫:寫晴天的水、雨天的山,從兩種地貌、兩種天氣表現西湖山水風光之美和晴雨多變的特徵,寫得具體、傳神,具有高度的藝術概括性,以致有人評論說,古來多少西湖詩全被這兩句掃盡了。後兩句是比喻:天地之間,人類最靈;人類之中,西子最美。在前兩句描寫的基礎上,把西湖比做美女西施,說它和西施一樣同為天下靈與美的極至,何況又經過淡妝或濃抹的精心打扮呢!
然而,極寫西湖之美還不是這個比喻的全部奧妙。歷史上有些女子,美名和西子不相上下,詩人何以偏偏要拿西子來和西湖相比呢?這是因為,西子除了她靈秀美麗,她和西湖還有兩點獨特的契合:一是西子家鄉離西湖不遠,同屬古越之地;二是西子、西湖,頭上都有“西”字,叫起來自然天成。由於這種種原因,蘇軾這個妙手偶得的比喻,博得了後人的稱道,西湖也就被稱作西子湖了。 這首詩概括性很強,它不是描寫西湖的一處之景、一時之景,而是對西湖美景的全面評價。這首詩的流傳,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也表達了作者喜愛西湖。
三
蘇軾朝手心裡呵了一口氣,將窗戶開啟,仰望著才矇矇亮的天空,說道:“呵,又是一個晴天,還不如出去走走。”蘇軾將門推開,慢步出了小屋。
一隻沒有栓住的舟子停在湖邊,蘇軾見狀,笑道:“是哪位船伕粗心大意,沒有把這舟子管好,就讓蘇某借用一下罷。”蘇軾將船一拉,一個翻身,便上了船。
蘇軾坐在小舟上,太陽剛剛從地平線上升起,在兩山之間遊玩,霧氣像輕紗一樣披在山肩,將朝陽的光芒羽化。一股清涼的風將輕紗一角掀起,日光趁機射出幾束來,在瀲灩的水上變成了閃閃的金鱗,遠處山上升起的裊裊炊煙,慢慢和霧氣融為一體。漸漸地,青山將輕紗褪下,金光從山頂綻放,風兒將柳枝吹拂,水面被枝條劃過的痕跡慢慢平息,船下盪漾的湖水使湖面變得波光粼粼,啊,又是另一幅西湖之晨。
山肩又披起了輕紗,金鱗被朝陽悄悄收回,霎時,千萬細針落入水中,一個個水圈擴散開來,銀光閃爍其間,好似天空賜給西湖的銀鐲。遠處的樹木也披上輕紗,空濛的山色,和起伏的湖水,仔細聆聽,還有著婉轉的歌聲。
“真是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啊!”蘇軾讚歎道。
太陽出來了,雨依然沒有停,萬束金光把銀針轉為金線,銀鐲變成金環,閃閃金鱗又是一片。綠水青山,鳥語花香,含苞的小荷與荷葉竊竊私語,白雲飄過,是一片藍天。
蘇軾心想:“這美麗的西湖不是好比美女西施嗎?無論是以什麼樣子出現,都是那麼美麗,和諧。”於是,這千古佳句便脫口而出:“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西湖之景,猶勝西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