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歷史教案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

  教學設計主要是以促進學習者的學習為根本目的,運用系統方法,將學習理論與教學理論等的原理轉換成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等環節進行具體計劃、創設有效的教與學系統的“過程”或“程式。這是小編整理的,希望你能從中得到感悟!

  ***一***

  第 1 課 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瞭解人類歷史的起源;***2***掌握我國主要的遠古居民元謀猿人、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的生產、生活情況、距今年代,氏族生活的特點。***3***培養學生的讀圖和識圖能力、比較分析歷史事物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總結出我國主要的遠古居民的代表,讀懂圖表、文字材料並從中總結規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1***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起源地之一,增強民族自豪感。***2***正確認識人類歷史的起源。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我國最早的人類、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的生活和生產狀況
  難點:遠古居民的生存方式

  ***二***

  [教法、學法]應用多媒體課件,運用啟發式和問題目標教學法。
  [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
  [課時]1課時
  [課型]新授課
  [教具]地圖冊、我國原始人類相關多媒體、考古新發現圖

  ***三***

  板書設計:
  第1課 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
  一、元謀猿人:最早、170萬年
  二、北京人:時間:70---20萬年
  生活方式:群居生活
  發展水平:用天然火
  三、山頂洞人:時間:1.8萬年
  生活方式:氏族生活、工具進步
  發展水平:人工取火
  [授課過程]
       教學內容        教法、學法
匯入新課:
 
 
1、 我國最早的人類
元謀人 距今170萬年 中國最早的人類
    多媒體展示女媧造人的民間故事,詢問學生:誰能講一講民間故事女媧造人的傳說,以此匯入。可問學生:西方人類起源的傳說。
   展示多媒體圖片:閱讀教材第一段,同學們得到了哪些歷史資訊?材料中提到了什麼人、什麼時間、什麼證據?
    鼓動學生爭先回答,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集體回答還是單人回答。
    簡單介紹考古的一些知識,如化石、定年方法等。
 
        教學內容        教法、學法
2、 北京人
發現時間:1929年
發現地點:北京西南周口店
生存年代:20—70萬年
體貌特徵:手腳分工明顯、殘留猿的某些特徵
生活狀況:群居生活
生產水平:能製造和使用工具,使用天然火
 
 
 
 
 
 
 
3、 山頂洞人:
    時間:1.8萬年
生活方式:氏族生活、工具進步
發展水平:人工取火
 
 
 
 
 
 
 
 
 
小結:總結本節課學習的三個遠古居民的代表。
鞏固練習:(見課件)
 
作業:(見課件)
    多媒體展示北京人頭部復原圖和思考題:讀課文找一找北京人發現的時間、地點、生存年代、體貌特徵。
     學生共同回答時間、地點、年代,分組討論根據頭部復原圖得出的體貌特徵。
    多媒體展示北京人生活想象圖和閱讀要求:北京人過怎樣的生活?為什麼?要求學生分組討論。
     多媒體展示問題: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樣生活的?提示可以按時間順序,也可以按衣、食、住、行的順序。
     多媒體展示問題:想一想,北京人是怎樣得到火的?
     問:讀第5頁小字,你能得出什麼結論?
      多媒體展示:我國遠古人類主要遺址的分佈圖。說明了什麼問題?學生回答。
 
    讀第5頁最後一段,找出山頂洞人的生存年代和體貌特徵。學生回答。
     多媒體展示:山頂洞人的頭部復原圖和北京人的頭部復原圖,比較兩種居民的差別。
     讀第6頁第一、二段,多媒體展示:山頂洞人的生活復原圖及其使用的骨針和裝飾品。分析山頂洞人的生產和生活情況。學生回答。
     多媒體展示問題:動腦筋,海蚶是生活在海里的。在山頂洞人人的洞穴中發現海蚶殼說明了什麼問題?你是怎樣看的?學生分組討論後回答。
     多媒體展示:本節課的主要知識點。以此為本節課的板書設計。在展示的過程中,要求學生共同回答。
     多媒體展示:設計的練習題,可以採取分組搶答的形式。
多媒體展示,鼓勵學生自己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