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海戰史上規模最大的海戰
日德蘭大海戰是嗎?萊特灣大海戰?還是別的?我來幫您回答吧,本人精通海戰史,希望對您有幫助
萊特灣海戰的確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海戰1916年5月31日,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發生於斯卡格拉克海峽的日德蘭半島海戰,英德兩國海軍投入軍艦總噸位約190萬噸,稍不及萊特灣海戰的206萬噸,前者為無畏艦時代最大的海戰。萊特灣海戰海戰進行的時間從1944年10月20日至10月26日。在六天之內,日軍與盟軍投入船艦總噸位超過兩百萬噸,其中盟軍艦隊多達133萬噸,日本海軍則達73萬噸。21艘航空母艦、21艘戰列艦、170艘驅逐艦與近2,000架軍機參與了戰鬥。美軍9艘重型航空母艦8艘輕型航空母艦18艘護衛航空母艦12艘戰列艦24艘巡洋艦141艘驅逐艦許多其它艦隻、魚雷艇、潛艇和約1500架飛機日軍1艘重型航空母艦3艘輕航空母艦9艘戰列艦19艘巡洋艦34艘驅逐艦約200架飛機日德蘭海戰英軍28艘戰列艦9艘戰鬥巡洋艦8艘重巡洋艦26艘輕巡洋艦78艘驅逐艦1艘佈雷艦1艘水上飛機母艦德軍16艘戰列艦5艘戰鬥巡洋艦6艘無畏艦11艘輕巡洋艦61艘魚雷艇,對於戰列艦時代來說,日德蘭大海戰算是,萊特灣大海戰其實還是以航空兵為主導的戰鬥。
一戰日德蘭海戰:
日德蘭海戰亦稱斯卡格拉克海戰。這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規模最大的一次海戰,也是英國海軍主力艦隊和德國海軍大洋艦隊唯一的一次傾巢出動的較量。
自1805年特拉法爾加海戰以來,英國一直保持著海上霸主的地位,它的龐大艦隊耀武揚威地遊戈於全球的各個海洋上。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儘管德國加強了海軍力量,但在艦隻數量和排水噸位上仍然落後於英國,火炮口徑和數量也不及英方。因此,在戰爭開始後的兩年半時間裡,英國海軍憑藉其優勢對德國實行海上封鎖。英國的主力艦隊像一條看門狗一樣蹲在斯卡帕弗洛港,死死盯住了德國的大洋艦隊,使其多半時間困在威廉港和不來梅港,成了名副其實的“存在艦隊”。
1916年1月,萊因哈德.舍爾海軍上將被任命為德國大洋艦隊司令。面對實力強大的英主力艦隊,舍爾這位“粗暴好鬥”的老水兵認為,戰爭雖說是實力的較量,但擺在他面前的現實選擇只有一個,要麼困在港內無所作為,要麼拼掉英主力艦隊。如何以不佔優勢的德國海軍去拼掉強敵呢?經過一番冥思苦想,一個富有進攻性的大膽計劃在舍爾腦海裡醞釀成熟:首先以少數戰列艦和巡洋艦襲擊英國海岸,誘使部分英國艦隊前出,然後集中大洋艦隊主力聚殲,繼而在決戰中擊敗英國主力艦隊。為實現這一計劃,舍爾用了4個月的時間,派出戰列巡洋艦、潛艇和“齊柏林”飛艇,多次襲擊英國東海岸。並實施佈雷和偵察行動。
1916年5月31日凌晨,希佩爾海軍中將按計劃率領5艘戰列巡洋艦、5艘輕巡洋艦和30艘驅逐艦組成的“誘餌艦隊”駛出威廉港。根據舍爾的命令,這支“誘餌艦隊”將沿丹麥西海岸北駛直趨斯卡格拉克海峽。這樣,海峽兩邊地區的眾多英國間諜就會將希佩爾艦隊所經過位置報告給倫敦。航行中,希佩爾還讓各艦的無線電發報機不停地發報,以誘使英國人上鉤。
在希佩爾出發2小時後,舍爾親自率領大洋艦隊主力也悄悄地離開了威廉港。這是一支由21艘戰列艦、6艘輕巡洋艦和31艘驅逐艦組成的的龐大艦隊,隱蔽在“誘餌艦隊”艦隊之後50海里處,隨時準備聚殲上鉤之敵。另外,一支由16艘大型潛艇、6艘小型潛艇以及10艘大型“齊柏林”飛艇組成的偵察保障部隊,已預先在英國海域和北海海域展開,嚴密監視英國海軍動向。
與充當“誘餌”的希佩爾艦隊大張旗鼓的航行相反,舍爾所率主力編隊的出航保持了嚴格的無線電靜默。同時,威廉港的無線電臺仍繼續使用舍爾的旗艦――“菲德勒大帝”號的呼號,同外界聯絡,造成舍爾海軍上將及大洋艦隊主力仍在港內的假象。
舍爾的計劃看上去似乎無懈可擊,然而,他怎麼也沒想到,此次行動的天機已經洩露。這是因為1914年8月,俄國在芬蘭灣口擊沉德國“馬格德堡”輕巡洋艦後,俄國潛水員在德國軍艦殘骸裡,意外發現了一份德國海軍的密碼本和旗語手冊,並將其提供給英國,使英國人輕而易舉地破譯了德國海軍的無線電密碼。5月30日下午,英國海軍主力艦隊司令約翰.傑利科海軍上將接到一份來自倫敦的絕密情報:“德國大洋艦隊將於明日出航。”獲悉情報後,傑利科連夜制定出一個與舍爾如出一轍的作戰計劃:貝蒂海軍中將率領前衛艦隊從蘇格蘭的羅賽思港出發,於31日下午到達挪威以東日德蘭半島附近海域,以期與德艦隊相遇。傑利科則親自率主力艦隊從斯卡帕弗洛港出發,也於31日下午到達貝蒂艦隊西北方向60海里處的海域,如果此刻貝蒂與德艦隊交上火,在主動示弱後,他應將對方引向艦隊主力的方向,這樣傑利科龐大的艦群就會出現在德艦的側後。憑藉英艦隊龐大的火力和速度,傑利科認為完全有把握殲滅出現在預想海域上的德國艦隊。
5月30日晚20時30分,傑利科親率由24艘戰列艦、4艘戰列巡洋艦、20艘巡洋艦和50艘驅逐艦組成的龐大艦群開出了斯卡帕弗洛港。之後,貝蒂率領由4艘戰列艦、6艘戰列巡洋艦、14艘輕巡洋艦和27艘驅逐艦組成的前衛艦隊駛離了羅賽思港。幾小時後,設伏在羅賽思港外的德國潛艇向大洋艦隊發回了“敵人艦隊出航”的電報。而德國的“誘餌艦隊”也早在英國人的監視之下。幾乎傾巢而出的兩支艦隊都認為自己的“誘餌戰術”獲得了成功,他們相向而行奔赴預定戰場。這時,無論是舍爾還是傑利科,都未預料到對方艦隊已經全數出動。更未預料到在不久之後,他們將親自參與世界上最大規模的艦隊決戰。
5月31日14時,貝蒂海軍中將率領的英前衛艦隊到達了合恩礁以北海域。此時,在貝蒂艦隊以東的海面上,希佩爾海軍中將率領的德前衛艦隊也正按平行的航線向北行駛,其後40海里處是舍爾海軍上將率領的德國大洋艦隊主力。貝蒂和希佩爾誰也不知道敵人就在自己不遠處,眼看這兩隻敵對的艦隊就要擦肩而過,但命運的玄妙安排硬是把這兩個死對頭拉在了一起。14時20分,一艘丹麥籍貨輪“弗約爾”號經過日德蘭半島以南海面時拉響了汽笛。隨著一聲尖利的嘯叫,一股濃濃的蒸氣衝上天空。英巡洋艦“加拉蒂”號和德輕巡洋艦“埃爾平”號同時發現了這股異常的蒸汽,並都前往檢視。當兩艦共同向這艘貨輪接近時,不久便相互認了出來,於是立即向各自艦隊司令官發出警訊:“發現敵艦!”的訊號。14時28分,“加拉蒂”號首先向德艦開炮,德艦“埃爾平”也開炮還擊,雙方展開了一場短暫的炮戰。這幕序劇之後,一場總共有265艘各型別軍艦,其中英國149艘,德國116艘和10萬名左右海軍官兵,在400平方英里洋麵上展開的日德蘭大海戰很快就拉開了正劇的戰幕。
希佩爾海軍中將在他的旗艦“呂措夫”號上收到“埃爾平”號發現敵情的報告後,即下令所屬各艦轉向東南,儘量將貝蒂引向大洋艦隊主力。貝蒂見希佩爾要溜,便驅艦猛追。他的行動太過急切,以至於手下4艘威力巨大的戰列艦未能看清訊號而掉隊10多海里,結果,貝蒂對希佩爾本來是10∶5的實力降為6∶5。
15時45分,日德蘭海面,英德海軍的兩支前衛艦隊成同向異舷的航行狀態,由於貝蒂在速度上稍快一些,他和希佩爾的距離越來越縮短。與此同時,雙方的主力艦隊――傑利科距此約20海里,舍爾距此約40海里。但在希佩爾的引誘下,貝蒂逐漸向舍爾所在的海域接近,而他自己卻渾然不知。當然,希佩爾也不知道在貝蒂艦隊之外,還有一支由傑利科海軍上將親自率領的規模更龐大的英國艦隊,也正向這裡駛來。15時48分,希佩爾命令命令各艦向21000碼之外的貝蒂艦隊開火,隨著德艦發出的第一批炮彈,雙方前衛艦隊之間的戰鬥終於打響了。
由於德艦採用了先進的全艦統一方位射擊指揮系統,火炮命中率遠遠高於英艦。另外,德軍的穿甲彈也優於英軍。雙方交火後,德艦的第一次齊射就命中了貝蒂的艦隊,貝蒂的旗艦“獅”號頻頻被擊中。16時,一枚穿甲彈洞穿中“獅”號中部炮塔,並在塔內爆炸,引燃了火藥袋。就在千鈞一髮之際,雙腿已被炸斷的炮塔指揮官哈維上校掙扎著通過傳聲管下令向彈藥艙注水,才使2.6萬噸的“獅”號免遭覆沒的厄運。戰後,哈維上校被追授維多利亞十字勳章。
16時5分,英1.9萬噸的戰列巡洋艦“不屈”號被2枚穿甲彈擊中,發生了驚人的大爆炸,不久就連同艦上1017名官兵沉沒了。之後,希佩爾下令集中火力猛轟英戰列巡洋艦“瑪麗皇后”號,使這艘2.635萬噸的超級無畏戰艦連中數彈,爆炸後一折兩段,迅速沉沒,全艦1275人僅有9人生還。
在短短几十分鐘內,英戰列巡洋艦艦2沉1傷,而德軍只損失了2艘小型驅逐艦。力量對比迅速發生逆轉,英軍的形勢岌岌可危。就在這個關鍵時刻,掉隊的4艘英戰列艦趕到,巨炮怒吼,彈如雨注,總算把貝蒂從困境中解脫出來。
在英戰列艦大口徑火炮的轟擊下,德國艦隊有些頂不住了,希佩爾指揮他的戰艦,向東邊打邊撤,貝蒂緊追不捨。直到發現迎面而來的德國大洋艦隊主力時,才發覺上當,急令他的艦隊北撤,同時向傑利科發電呼救。舍爾見狀下令艦隊全線追擊,但他萬萬沒想到,自己釣上的“魚”,也是他人佈下的誘餌。希佩爾則復仇心切,轉身率領他的艦隊衝在最前面。
18時左右,傑利科的主力艦隊從東北方向殺入戰場,發現了德大洋艦隊的位置。傑利科立即命令艦隊變換戰鬥隊形,採用海戰中慣常的“T”字頭戰術,24艘戰列艦很快排成一條1.5萬碼長的作戰單行,向東南方向的德大洋艦隊猛撲過去。貝蒂艦隊也調轉航向,與希佩爾艦隊展開激烈的搏殺。18時20分,希佩爾的旗艦“呂措夫”號被英艦密集的炮火擊中。而英國的2艘老式裝甲艦也被德國的戰列巡洋艦擊中,一炸一沉;18時33分,1.7萬噸的英第3戰列巡洋艦中隊旗艦“無敵”號又被德艦擊中,當即炸成兩段,艦隊司令胡德少將連同全體艦員一同沉入海底。但英國艦隊的損失並沒有影響主力艦隊在數量上的優勢,加之傑利科成功地運用“T”字頭戰術,充分發揮了他的艦炮火力。而德方一艘接著一艘的排成縱行的戰艦,由於前面的擋住了後面的射界,所以在發揮火炮威力方面大大受到了阻礙。更加不利的是,提前轉向的貝蒂艦隊,已經開始插入德國艦隊的後方海面, 面對困境,加上英國水兵俘虜的供詞,舍爾終於發現他所面隊的是整個英國主力艦隊。他沒有猶豫,果斷地命令各艦轉向右舷。根據這項命令,德國各艦都倒轉航向,作了個180度的急轉彎,撤出了戰鬥。由於通往德國本土基地的航路被貝蒂艦隊切斷,大洋艦隊只得向西南方向行駛,這就是說大洋艦隊跑得越遠,離東南方向本土基地也就越遠。舍爾見傑利科沒有實施追擊,判斷傑利科一定是把他的主力艦隊部署到自己的返航航線上去了,這比追擊更加可怕。於是,舍爾決定趁英國艦隊變換隊形時轉身殺回去,從主力艦隊的尾部實施突破,打破英軍封鎖,拼殺出一條血路,返回基地。一番琢磨之後,舍爾再次下達了全艦隊轉向的命令。他要打回去,與傑利科再廝殺一番。
晚上19時剛過,舍爾的艦隊在傑利科艦隊的左舷出現了。不幸的是,由於參謀們的計算誤差,德國大洋艦隊沒有衝向英國主力艦隊的尾部,而是直接撞入了英國主力艦隊的中央,戰場上又一次形成了對英國艦隊有利的“T”字行作戰態勢。大洋艦隊再度處於背向日落的方向,其輪廓清晰可見,而主力艦隊仍隱沒在煙霧之中。英國戰列艦在8000碼的距離開炮,德艦看不到英艦,只看到遠方炮口處的閃光。舍爾眼見大洋艦隊又一次陷入危急之境,立即下令施放煙幕和魚雷,並命希佩爾的戰列巡洋艦作“死亡衝鋒”,掩護主力轉向後撤。在煙幕和希佩爾的掩護下,大洋艦隊又一次脫離險境。當最後一批艦隻從亂軍中衝殺出來時,屢建戰功的“呂措夫”號已千瘡百孔,無法繼續航行,被迫棄艦沉沒。戰列巡洋艦“毛奇”號上升起了希佩爾海軍中將的指揮旗。
20時,天色已漸漸地黑了下來,傑利科擔心受到德軍魚雷和水雷的攻擊,便沒有追擊,他打算先將舍爾艦隊圍堵在返回其本土基地的航線外,待天明之後再一舉殲滅。用他的話說,“那將是皇家海軍的一個精彩的白晝”舍爾同樣明白,如果他的艦隊未能在夜間衝出包圍,那麼天亮之後,他將不可能再有任何希望了。經過仔細分析和推算,舍爾決定轉向東南,趁夜從主力艦隊的尾部衝殺過去,然後經合恩礁水道返回基地。為此,舍爾把所有能用的驅逐艦都派出去攔截英軍主力艦隊,掩護大洋艦隊突圍。
按照舍爾的命令,德驅逐艦拼死一搏,如狼群一般,從不同的方向襲擊英主力艦隊,給英軍造成混亂和判斷失誤,使傑利科摸不清德國艦隊在哪個方向。23時30分,大洋艦隊和英軍擔任後衛的驅逐艦遭遇,由此演出了日德蘭大海戰的最後一幕。雙方藉助照明彈、探照燈和艦艇中彈的火光進行著漫無目標的射擊和衝撞。夜戰中,英國的戰列巡洋艦“黑太子”號誤以為向其駛來的幾個巨大黑影是友艦,便發出聯絡訊號,結果招來4艘德國戰列艦的一陣齊射,“黑太子”當即變成一團火球。德國老式戰列艦“波梅恩“號、輕巡洋艦“弗勞恩洛布”號和“羅斯托克”號被英國驅逐艦的魚雷擊沉,還有1艘輕巡洋艦“埃利賓”號同已方戰列艦“波森”號意外相撞而沉沒。夜間戰鬥驅逐艦的損失是:英軍5艘,德軍2艘。進而切斷了德國艦隊與本土基地的航路。
6月1日凌晨3時,德國艦隊終於從英軍封鎖線上殺開了一條血路,向合恩礁水域狂奔。合恩礁水域是出入德國大洋艦隊的基地――威廉港的必經之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德國海軍防禦英國艦隊的海上襲擊,在此佈下了無數水雷。水雷陣極不規則,猶如謎宮。開戰以來,許多企圖偷襲威廉港的英國軍艦都有來無回,葬身雷區。要想通過雷區,只有德國海軍高階將領才知道其間唯一的一條狹窄水道。3時30分,時間已到了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舍爾校對了一下羅盤方位,找到水道的***,指揮他的艦隊排成一路縱隊,一艘緊跟著一艘安然通過雷區,向著威廉港駛去。大洋艦隊總算擺脫了英國主力艦隊!雷區外,隨後追來的英國主力艦隊只能咆哮著鳴炮,卻不敢越雷池半步。凌晨4時15分,英國海軍部給傑利科發來電訊偵察通報,告訴他舍爾的艦隊已安全通過了合恩礁水道,即將回到威廉港,失望的傑利科只好帶著他的主力艦隊悻悻地返回斯卡帕弗洛海軍基地。這場盛況空前的戰列艦海上龍虎鬥結束了。
海戰結束後,交戰雙方都宣稱自己是勝利者,以至於如何評判它成了世界海戰史上的一段著名公案。此戰英國艦隊共損失3艘戰列巡洋艦,3艘輕巡洋艦和8艘驅逐艦,戰鬥噸位達11.5萬噸,傷亡6945人;德國艦隊共損失了1艘老式戰列艦、1艘戰列巡洋艦、4艘輕巡洋艦和5艘驅逐艦,戰鬥噸位達6.1萬噸,傷亡3058人。英德雙方損失比近2比1。就戰術而言,德國人的確是這場海戰的勝利者,大洋艦隊向強大的英主力艦隊發起了勇猛的挑戰,希佩爾艦隊重創了貝蒂艦隊,舍爾準確的判斷和優良的航海技術,使他成攻地擺脫了佔極大優勢的傑利科的追擊。然而就戰略而言,德國海軍沒能打破英國的海上封鎖,全球海洋仍然是英國海軍的天下,大洋艦隊困在港內毫無作用,仍然是一支“存在艦隊”。正如美國《紐約時報》所評論的那樣:“德國艦隊攻擊了它的牢獄看守,但是仍然被關在牢中。”
日德蘭海戰是戰列艦時代規模最大也是最後的一次艦隊決戰。在這次海戰中,大炮鉅艦主義遭到失敗。此後,德國和其它海上強國開始研發爭奪制海權的新型力量和探索新的戰法。二戰中出現的潛艇破襲戰和航母海空決戰正是這一探索的產物。
二戰萊特灣大海戰:
美軍統帥部在1944年6—7月攻佔馬里亞納群島之後計劃奪取菲律賓群島***參見菲律賓戰役***。這次戰役經過深思熟慮決定從攻佔萊特島開始,因為該島能控制太平洋通往南中國海的各個出口。10月20日,美軍開始在萊特島登陸***司令為麥克阿瑟上將***。日軍統帥部查明美軍在菲律賓的主要突擊方向後,向萊特灣派去了3個艦艇編隊;中央編隊***戰列艦、巡洋艦組成的主力,指揮官為慄田健男海軍中將***,南方編隊***包括有2個艦艇隊,指揮官分別為西村海軍中將和志摩清英海軍中將***及北方編隊***為航空母艦編隊,指揮官為小澤治三郎海軍中將***。3個編隊共有戰列艦9艘,航空母艦4艘,巡洋艦21艘和驅逐艦35艘。菲律賓地區的岸基航空兵***400架飛機***及母艦航空兵***116架飛機***負責消滅萊特地區的美軍航空兵。日本海軍的任務是在萊特灣消滅美軍的入侵兵力和阻止美軍在萊特島登陸。美軍統帥部識破了日軍的意圖,把第7艦隊***司令官為金凱德海軍中將***和第3艦隊***司令官為哈爾西海軍上將***展開在通往萊特島的接近水域。兩個艦隊共有戰列艦12艘,航空母艦25艘***其中6艘輕航空母艦,18艘護航航空母艦,共計有1350架飛機***,巡洋艦20艘,驅逐艦130艘及護衛艦11艘。它們的任務是協同已在菲律賓附近展開的潛艇迎擊和消滅駛向萊特島的日本各編隊。 二戰網
10月24日,美第3艦隊的航空兵攻擊了駛入聖貝納迪諾海峽的日本中央編隊,擊沉日本戰列艦1艘。日本中央編隊隨即轉向返航。但在黃昏到來後,這支編隊重新駛入聖貝納迪諾海峽,並於10月24日午夜以後順利進入了太平洋***因為美國第3艦隊當時已離開聖貝納迪諾海峽,出動所有兵力去迎擊新發現的日本北方編隊***。但是,日本中央編隊沿薩馬島海岸向南運動時,又遭到了美國第7艦隊航空兵的攻擊。中央編隊由於沒有航空兵掩護,在離美軍登陸地域約40海里的地方,不得不返航回到聖貝納迪諾海峽。10月25日晝間,美國第3艦隊的航空兵攻擊了日本北方編隊,在恩加尼奧角附近擊沉日本航空母艦4艘、驅逐艦1艘。日本南方編隊的行動也遭到了失敗,10月24日午夜後,南方編隊的第1隊在駛往萊特灣的途中,在蘇里高海峽遭到美國第7艦隊戰列艦、巡洋艦的炮火攻擊和驅逐艦、魚雷艇的魚雷攻擊,全軍覆沒。第2隊確信不能突破蘇里高海峽而決定返航。交戰中,日軍首次使用“神風特攻隊”攻擊美軍航空母艦。共擊沉1艘護航航空母艦,重創4艘,輕傷1艘。
此戰是世界戰爭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海戰,但在戰術上並沒有什麼值得借鑑的地方,實際上是一場海上混戰。萊特灣海戰的結果,日軍損失航空母艦4艘、戰列艦3艘、巡洋艦9艘、驅逐艦8艘、潛艇7艘、損失飛機500架,另有3艘巡洋艦受重傷,傷亡約1萬人。美軍損失航空母艦3艘、驅逐艦3艘、護衛艦1艘,損失飛機100餘架,傷亡2800餘人,另有6艘航空母艦,1艘巡洋艦、4艘驅逐艦負傷。在寬達600海里的正面上展開的這次海戰說明了空軍在海上戰鬥中的愈益增大的作用及雷達器材在海上夜間戰鬥中的重要意義。這次海戰的突出特點是,日本海軍各編隊之間缺乏統一的指揮,不能協同行動;無論日本海軍還是美國海軍,各編隊之間互通情報都很差。美軍由於在這次對日本海軍的作戰中取得了巨大勝利,掌握了全面的制海權和制空權,這對太平洋上以後戰爭的程序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日本海軍則遭到毀滅性打擊,不再對美國海軍構成重大威脅。1944年12月20日,美軍完全攻佔了萊特島,以後又利用該島作基地,進攻菲律賓群島的其餘島嶼
如果單論艦支規模的話,應該是日德蘭大海戰;如果輪戰爭攻擊投入量的話,應該是萊特灣大海戰***其中飛機的數量驚人***
但是從上內容不難看出,從實際產生的意義來看的話,日德蘭大海戰是當之無愧的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