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歷史地圖

  巴黎市是法國的首都和最大城市,歐洲第七大城市,也是法國的政巴黎治文化中心。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歡迎欣賞閱讀。


  一、資訊概述

  巴黎市是法國的首都和最大城市,歐洲第七大城市,也是法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四大世界級城市之一,與美國紐約、日本東京、英國倫敦並列。歐洲三大都市之一:與倫敦,米蘭並列。同時尚之都米蘭一樣,巴黎也是世界的時尚中心。巴黎同時也是法國的第75省,屬於法蘭西島大區。巴黎大都會為歐洲最大的都會區之一。

  從古至今,從世界各地彙集到巴黎的年輕人都擁有各種夢想和野心,在這裡他們曾實現夢想,也曾有過失望,然而正如利爾克曾說過的,“巴黎是一座無與倫比的城市。”巴黎***Paris***,一個夢幻的地方,一個浪漫小資的城市,一個時尚之都,是值得一生多來幾次的地方,讓我們試著放慢腳步,在街頭喝喝咖啡,懶懶的晒晒太陽,感受這裡的藝術氛圍,大街有繁華,小巷裡留有文化遺韻。去過巴黎的人,都會無條件的愛上這個城市,愛上她的浪漫,愛上她的時尚,愛上她的文化。全新的巴黎攻略增加更多景點介紹,收拾行囊到巴黎度蜜月、到巴黎流浪、到巴黎度假、到巴黎購物...C'est la vie!

  二、地理位置

  狹隘的巴黎市只包括原巴黎城牆內的20個區,面積為105平方公里,人口230萬。大巴黎地區還包括分佈在巴黎城牆周圍、由同巴黎連成一片的市區組成的上塞納省、瓦勒德馬恩省和塞納-聖但尼省。巴黎市、上述三個省以及伊夫林省、瓦勒德瓦茲省、塞納-馬恩省和埃鬆省共同組成巴黎大區。這片地區在古代就已經被稱作“法蘭西島”***ile de France***。

  三、歷史文化

  公元508年,法蘭克王國定都巴黎。10世紀末,雨果·卡佩國王在此建造了皇宮。此後又經過了兩三個世紀,巴黎的主人換成了菲利浦·奧古斯都***1165-1223年***。此時的巴黎已發展到塞納河兩岸,教堂、建築比比皆是,成為當時西方的政治文化中心。

  18至19世紀

  17***,法國爆發了大革命。作為革命的措施之一,巴黎

  巴黎的很多地名被更換:路易十五廣場被更名為協和廣場,巴黎聖母院被更名為“理性堂”,傑出的哥特式建築聖雅克教堂被夷平,旺多姆廣場的路易十四銅像、新橋的亨利四世銅像和巴黎其他各處的國王銅像被推翻。大革命結束後,拿破崙對巴黎進行了新的擴建工作,興建了巴黎凱旋門和盧浮宮的南北兩翼,整修了塞納河兩岸,疏浚河道,並修建了大批古典主義的宮殿、大廈、公寓。

  此後的巴黎歷經反法同盟佔領、1830年七月革命、1848年革命。到拿破崙三世時期,城市已經破敗不堪,自中世紀沿革而成的市街風貌及古老狹隘的城市動線已不符合十九世紀西方對於一國之都的期待及需求。

  1859年,拿破崙三世任命塞納大省、巴黎警察局長喬治·歐仁·奧斯曼男爵***Balon Georges Eugène Haussmann***負責巴黎的大規模城市改造。奧斯曼拆除了巴黎的外城牆,建設環城路,在舊城區開闢出許多筆直的林蔭大道,並建設了眾多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廣場、公園、住宅區、醫院、火車站、圖書館、學校,以及公共噴泉和街心雕塑,還利用巴黎地下縱橫交錯的舊石礦建造了城市給排水系統。但是他也拆掉了許多珍貴的歷史遺產和文物,對巴黎舊城的破壞一直存在歷史爭議。奧斯曼男爵在沒有提供暫時住所的情況下拆除巴黎市區所有貧民區,將貧民全趕到城外,另外為避免革命再起,將許多運河地下化,讓軍方瞭望塔無死角,使反抗人士無法躲在河堤開槍與政府軍對抗。

  1870年普法戰爭和1871年巴黎公社期間,巴黎再一次遭到戰爭的破壞。巴黎公社在面臨失敗時,於1871年5月24日放火燒燬了巴黎的眾多主要建築。此後巴黎經歷了第二次大規模發展時期。作為法國大革命一百週年紀念,同時為了迎接巴黎世界博覽會,於18***修建了埃菲爾鐵塔。為迎接1900年世界博覽會修建了巴黎地鐵,同時建造了大皇宮和小皇宮。

  20世紀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巴黎都沒有遭到嚴重破壞,但是在二戰 期間被德軍佔領。1944年巴黎解放前夕,希特勒曾經下令徹底摧毀這座城市,但這個命令沒有被執行。1944年8月25日,巴黎解放。

  戰後巴黎繼續向四周發展,到1970年代停止盲目擴張,改為發展郊區衛星城。70年代末開始,在巴黎西郊的上賽納省***Hauts de Seine***建設了拉德芳斯中心商務區***CBD***。如今巴黎作為法國的首都和政治、文化、商業中心,仍然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的人還:

1.戰國曆史地圖

2.初二上冊歷史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練習題及答案

3.高中歷史必修1第四單元檢測題及答案***2***

4.人教版高二歷史選修1第八單元試題及答案***2***

5.七年級上冊歷史與社會複習要點***2***

6.人教版初二歷史下冊第五單元複習資料***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