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網病毒的事件介紹

  伊朗到底是什麼時候才發現中毒的,外界不得而知。震網病毒到底有什麼影響呢!下面由小編給你做出詳細的震網病毒事假介紹!希望對你有幫助!

  震網病毒事件介紹:

  2010年,震網病毒公佈後,引起了資訊保安界的轟動,經過許多專家的深入研究,它針對納坦茲核工廠的攻擊意圖已經被揭露成了司馬昭之心。但即便如此,伊朗仍然矢口否認核工廠遭到了攻擊。當然,伊朗到底是真的認為自己的工廠固若湯金,還是出於某種宣傳策略而拒不承認,外界同樣也不得而知了。

  受害一方不肯承認,作案一方同樣也沒人出來領功。開發像震網這樣一款高度複雜的病毒,對資金、人才、情報、組織等各方面都有極高的要求,再加上其獨特的攻擊目標設定,世界上有這種能力和動機的,只有美國或以色列政府。但美國和以色列並不承認自己與此有關,從病毒程式碼中也找不出什麼證據能牽涉到美以兩國,外界也只能停留在猜測而已。震網病毒如同一件孤獨的凶器,不知道誰製造了它,也不知道它殺害過誰,外界只能從那鋒利的刀刃推測它可怕的戰鬥力。

  直到2012年,伊朗核問題波瀾已定,一些美國退休官員才向《紐約時報》透露,針對伊朗核工廠的攻擊,是由布什總統發起的、經過奧巴馬總統大力推動的、一場精心策劃的網路戰爭。

  2006年伊朗重啟核計劃時,形勢正如伊朗所料,美國的選擇並不多。美軍已經佔領了伊拉克,卻遲遲找不到傳說中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布什總統在國內國際政治上都處於被動局面,沒有足夠的政治能量再次以消滅核武器之名發動一場伊朗戰爭。但如果不解決伊朗核問題,又無法對以色列交待,因為伊朗一旦擁有核武器,首當其衝的使用目標必定是以色列,以色列感受到極大的威脅。以色列一再表態,要像1981年空襲伊拉克核反應堆一樣,也對納坦茲核工廠來一場外科手術式的打擊,將伊朗核計劃消滅在萌芽狀態。如果任由以色列空襲伊朗,這無疑又將攪亂中東局勢,使地區紛爭進一步升級,當地的反美情緒也會更加狂熱化。因此,當時的美國夾在以色列和伊朗之間左右為難。

  萬般無奈之下,布什總統接受了中央情報局的一個建議,向納坦茲核工廠傳播一點病毒。其初始目的,不過是給伊朗人制造一點麻煩,遲滯其核武器的製造程序,爭取多一點時間,等到形勢變得有利時再著手解決伊朗核問題。

  為了安撫以色列,中央情報局拉上以色列情報部門一塊兒幹,以期把他們的注意力從空襲轉向病毒。沒想到,以色列態度很積極,還通過自己的間諜組織獻上一份厚禮:他們偷到了納坦茲核工廠的圖紙!美國人喜出望外,立即決定升級原計劃,搞一場大的。

  病毒的目標從搞點小破壞,升級為感染全部裝置,控制整個工廠。為了確保計劃萬無一失,美國人還按照圖紙,造了一座模擬的核工廠。美國和以色列招募了一批頂級的黑客和核工程專家,在這片模擬戰場上對症下藥,針對其薄弱環節設計病毒,並且在實際執行中反覆測試,反覆改進。

  布什總統任期快要結束的時候,病毒武器開發完成,測試結果非常成功。美國政府和中央情報局的首腦一起開會,討論將其部署到實戰中去。那場會開得並不輕鬆,與會者明白,病毒攻擊勢在必行,但同時他們也明白,這即將開啟一個網路戰爭的時代。從前的病毒,其破壞不過是竊取一點資料,或者讓電腦宕機,總之都是電腦中來,電腦中去,限制在網際網路中。這個病毒將第一次闖出潘多拉魔盒,殺進我們的現實世界,控制和破壞傳統的機器裝置。

  這種攻擊方式一旦傳播開來,各國必將爭相效仿,一場網路攻擊的軍備競賽即將拉開帷幕。

>

  震網病毒版本當時的中央情報局局長邁克爾·海登形容會議氣氛說:“我們是在跨越盧比孔河。”

  關於震網病毒是怎樣傳播進納坦茲核工廠的,廣為流傳的一個說法是,美國情報部門調查了核工廠工程師的背景,發現其中一個工程師特別喜歡釣魚。於是他們派出一個特工,偽裝成釣魚愛好者,跟那位工程師交上了朋友。兩人熟悉以後,特工給工程師傳送一份郵件,郵件的內容是一張被震網病毒感染的釣魚圖片,工程師一開啟圖片,他的私人電腦就被感染了,並且隨後感染到他的U盤。後來的某一天,那個工程師在工廠內使用了一次被感染的U盤,病毒就此傳進了核工廠內,一步步地感染到所有裝置,並且控制了離心機的執行。

  這種說法未經證實,其中有一些顯然是附會上去的。例如釣魚,其實“釣魚”在資訊保安界是一個專有名詞,是指架設一個假的銀行或社交媒體的網站,引誘使用者輸入其信用卡或個人賬戶的帳號和密碼,從而竊取個人資訊。在這個故事裡,“釣魚”從喻體轉回本體,變成了一種真實的活動,顯然是以訛傳訛了。

  但有一點是研究者所公認的:病毒必定是通過U盤傳進工廠的。核工廠跟大部分工程設施一樣,內部的控制網路跟外部網際網路是完全隔離的,徹底斷絕從網際網路上發動的攻擊。病毒根本無法從網路連線傳進去,唯一可能的途徑就是內部裝置上的USB介面。這一結論,從震網病毒特意加強的USB傳播能力也能得到證實。病毒開發者擁有一座模擬工廠,在實際測試中,他們必定也早已發現,USB口才是唯一的突破口。

  至於具體的傳播者,美國人自然不肯透露。但據研究者推測,不大可能是無意中掉入圈套的工程師,倒更有可能是被收買的內?a href='//' target='_blank'>咳嗽薄R蛭?《景奼靖?滷冉掀搗保?鳸盤的使用是偶爾的、不定期的,靠無意中的USB感染,不能保證新的病毒版本及時傳入工廠。

  病毒的頻繁更新非常重要,它使得每隔一段時期,故障的發作形式就會變化。在美國的模擬工廠中,病毒開發者一直試驗著各種破壞方式。相應地,在伊朗的真實工廠,離心機也不停變換著報廢原因,時而是轉子磨損,時而是壓力閥損壞,繁複多變,不一而足。伊朗人只能看到故障頻發,卻因為故障型別變化無常,始終無法積累足夠的經驗,搞不清到底是出了什麼毛病。核工廠頻頻停工檢修,生產計劃被徹底打亂了。

  一種新型的戰爭方式誕生了

”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