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羅斯福新政

  現在的美國異常強大,是世界首屈一指的發達國家,但是在二十世紀初期,美國曾經發生經濟蕭條事件,整個國家都陷入了貧困,是羅斯福帶領美國走出困境,下面由小編帶大家去看下吧。

  羅斯福新政是指1933年富蘭克林·羅斯福就任美國總統後所實行的一系列經濟政策,其核心是三個R:救濟***Relief***、復興***Recovery***和改革***Reform***,因此有時也被稱為三R新政。新政以增加政府對經濟直接或間接干預的方式大大緩解了大蕭條所帶來的經濟危機與社會矛盾。通過國會制定了《緊急銀行法令》、《國家工業復興法》、《農業調整法》、《社會保障法案》等法案。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新政基本結束,但羅斯福新政時期產生的一些制度或機構如社會安全保障基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美國聯邦住房管理局、田納西河谷管理局等至今仍產生著影響。

  但隨著2008美國和全球金融危機的發生,使美國經濟主流界對新政產生了完全不同的認識,他們認為正是由於羅斯福加強政府的管制,才導致美國大蕭條的時間又延長了十多年。

  《美國大蕭條》是奧地利經濟學派的重要著作。作者根據米塞斯關於商業週期的理論,細緻而全面地分析了美國20世紀20至30年代的經濟狀況,對那場發生在上世紀初的經濟危機進行了深入的探討。羅斯巴德認為那場大蕭條不是因為政府實行了“自由放任主義”的政策引起的,而恰恰相反正是政府過多地干預經濟使然;對於金融領域,羅斯巴德採取了反中央銀行的立場,批評了中央銀行違背金本位原則,而對金融貨幣領域加以干預的做法,認為這樣對長期的經濟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新政特點

  儘量避免國有化而力圖保持資本主義的自由企業制度的前提下,政府對經濟全面干預;儘量控制商品大量生產,達到平衡狀態;同時採取一些有利於工人和小生產者的措施以緩和國內階級矛盾,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

  1***新的理論和政策:資本主義經濟思想——羅斯福新政是與凱恩斯主義基本一致的。

  2***新的特點:儘量避免採用國有化形式而力圖保持資本主義的自由企業制度,政府對經濟全面干預,同時採取有利於工人和小生產者的措施,以緩和國內階級矛盾;

  3***新的起點:新政實際上是對生產關係進行的區域性調整,把美國的私人壟斷資本主義迅速推向美國式的、非法西斯式的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這正是歷史唯物主義理論中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反作用的具體體現。這種模式在二戰後被西方國家普遍採納,資本主義制度由此獲得新的生命力。

  4***新的模式: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發展的新模式,二戰後被一些主要的資本主義國家借鑑和繼承,促使二戰後資本主義發展出現新變化,進入資本主義發展的“黃金時期”。

  可以說羅斯福是美國近代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個人物,羅斯福新政帶領美國走出了經濟危機,當時他提出的一系列具有創造性的措施現在仍然被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