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家為什麼認為夏朝不存在

  夏朝距今大約有四千年的歷史,由於年代久遠,加之至今我們仍未發現任何原始的文獻與文字記載,所以歷史上是否有夏代存在,曾被許多人懷疑。下面小編給大家講解一下?

  夏朝是中國最早的具有國家形態的王朝,這是國內絕大多數歷史及考古學者們所主張或承認的,而外國的一些學者是不承認的,甚至有否定的。這是為什麼?

  中國學者主張夏朝曾存在過,其根據是古人留下來的歷史文獻 以及田野考古成果的輔助證明 。

  有些人以為中國歷史學家盲目迷信《史記》和司馬遷。其實,在中國現存的 更 早 的 文獻中絕大多數都提到了夏朝或 大 禹 , 一般都是夏商周三代並列的。司馬遷 只是綜合已經存在文獻而已。

  例如,《尚書》有不少篇說到夏朝和商朝,周朝人確認夏、商是“受天命”的正統朝代。 其中 《周書》產生的年代 在 西周初年,距夏朝不過數百年。 稍 晚 一 些的《春秋左傳》中,夏商周三代是並列的,且提到夏朝及《夏書》的地方極多。也直接提到了夏朝君王***夏朝時稱為“後”,商周稱為王,以後稱皇帝***的名字,如啟、相、皋、孔甲、桀等。

  更多的例子就不舉了。更重要的是田野考古的成果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支援中國古文獻的記載。按照記載,夏朝是商朝以前的王朝,其中心區在豫西 、 晉南等地,建立了國家,建有宮室,曾鑄鼎為國家重器等。豫西二里頭遺址,按 14 C測定為3900至3600年之前,其時代恰在商之前,確實開始建立了相當不小的宮室 和 宗廟,及道路及排水體系,其青銅鑄造技術已經比再早一些年代的文化有了很大進展,開始鑄造鼎、爵等禮器 , 這和夏朝鑄鼎的歷史記錄是符合的。從這些考古可以相當肯定的說,那時確實到達青銅時代、進入了文明社會、出現了國家,和文獻記載相當符合。

  雖然還沒有田野考古證據直接證明二里頭遺址就是夏朝的都城,但是,從年代上看,它確實 是 夏朝時期的文明遺址,也就是說,它明確的證明了,在文獻中記載的夏朝的年代,中原地區確實已經進入了青銅時代,有了國家的出現,即使二里頭不是夏朝都城,夏朝都城文明也不應比它差,甚至有更高的發展。

  這樣,按理性的考慮,確證當時的王朝名稱為夏,或暫時不能確證或否定這一點,已經沒有原則的差別了。不稱其為夏,而稱為,比如,中國第一王朝,也沒質的差別。

  這樣,承認這時的王朝就是夏朝,或是另一個王朝,就成為對於中國古代史書記載的相信度問題了。從前面所講,對於古史中的記載,應有相當程度的相信 。 有些外國學者不承認夏的存在 ,是什麼原因 ? 並不是因為他們治學更嚴謹。他們對中國古籍是不熟悉的,且不熟悉就容易產生偏見;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囿於其經驗。

  他們在研究埃及、美索不達米亞等古代文明曾取得了極大成績,其研究的基礎是考古成果,及乎沒有可依據的歷史文字記載,所能看到的只是一些神話傳說。當他們轉過來看東亞文明時,不熟悉浩如煙海的漢字文獻,很自然的他們也會以同樣的心態來對待上古歷史研究。

  比如在我們看來,甲骨文的發現的重要貢獻之一是證實了中國歷史文獻中關於商文明的記載,而在歐美學者看來,殷墟的發掘發現了一個新文明——商文明。“證實”和“發現”兩個詞,表徵了學者對待中國歷史記錄的態度的區別 。

  把中國古史等同於西方古代神話傳說,是不合適的。 在《左傳》之類歷史書中神話傳說之類 的成分是很弱 的。當史官們站在宮庭中,把他認為該記的都記錄下來 ,可能還經過學者的編輯 而形成《春秋》,然後人們給它再作說明的過程,和編造神話有著根本的不同。不承認這種不同,把中國歷史記錄看作和神話傳說一類,只能走上錯誤的研究路線。當然,我們不能肯定這些歷史記錄的細節上都準確,但是,在大關節上,如夏商周並列為三代這在事,是不能亂說的。

  二十世紀中國最偉大的國學大師王國維提出“二重證據法”,即考古成果和文獻並重。這在中國上古史學研究中起到極大的積極作用。而歐美學者則只能有一重證據——考古。

  歐美的學者們對於自己的觀點,通常是要堅持到最後的。我在國外曾和物理 學 方面的學者有所接觸,他們確是這樣。這不是壞事,但是,如果原來的觀點並不正確,我們當然沒必要因為他們堅持就盲從。

  所以,不要迷信所謂“主流”。作為主流學者,他們曾認為水稻是從印度傳過來的,中國文字是埃及象形文字的後代,中國青銅器鑄造技術是從中亞傳過來的等,現在來看這些都是錯誤的。其原因也很簡單,因為他們接觸中華古文化時,他們對於北非中亞的古文明已經研究了很長時間了,滿腦子都是西方考古成就,當時中國又沒有足夠的田野考古成果,他們對於中國古文獻的又是那樣生疏,掌握起來又是那樣困難,所以,他們得到這樣的結論並沒有什麼奇怪的。

  他們有權力堅持自己的觀點,有權不去 下功夫 研究中國古代典籍。我們卻完全沒有必要盲從。

  但是,迷信盲從外國人的總是有的。 有人 就在 沒有任何證據 條件下, 硬說夏朝的存在是周人為了推翻殷商師出有名而編造的。這種說法真有些滑稽。如果當初根本沒有夏朝,周人 憑空 捏造一個夏朝來哄殷商人,一定會起反作用的,殷商人對自己祖先有沒有取代夏朝而成為中原共主當然是知道的,捏造其歷史只能弄巧成拙。

  統觀中國歷史 ,一群人為 推翻一個王朝時 ,不會 拿它曾推翻更早的王朝為理由的 ***除非冒充更早一朝皇族後裔***。 因為 , 如果 以此為理由, 按邏輯說,新建立的王朝就應該把統治權交給前面被推翻的王朝的後裔。比如,如果周推翻殷商 的原因 是因為殷商曾推翻夏,那麼周在推翻商後,就應把統治權交給夏人後裔才最合邏輯。這樣的事是不會發生的,編造一個夏朝的存在也就沒有了理由。

  有人舉出疑古學派大師顧頡剛為不承認夏朝存撐腰。顧頡剛在早期確曾懷疑過夏是否存的,後來修正了自己的觀點,不但承認夏朝曾存在,而且還對夏朝的都城及疆域進行過研究。 不輕信古書,但是,但在有了新發現的考古成果後,能據其修正自己的觀念,這才是大學者應有風範。